把握特点科学培育提高教练员队伍建设质量.docx
4页把握特点科学培育提高教练员队伍建设质量建立一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业齐全、科目配套、略 有储备的教练员队伍,是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机 动部队如何紧贴部队建设形势和任务需要,牢牢把握教练员生 长特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机制,保证教练员队伍建设 健康发展,实现既得其用,又得其养的目标,是各级都应该认 真思索的一个问题一、要把握生长特点,掌握育人规律,实施科学培养建立一支适应部队训练需要的优秀教练员队伍,通过“科 学教”促进“科学练”,实现军事训练粗放经验型向质量效益型 转变.必须紧扣教练员生长特点,遵循育人规律一要优化知 识结构,打牢理论根基,实现厚积薄发教练员必须用知识武 装头脑,才能在组织教学中抓住重点,深入浅出,运用自如, 教而得法一名优秀教练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军事理论知识、 法规知识,还应及时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如军事教育学、运筹 学、心理学等通常可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走出去与请 进来、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也可开展周末育才、 函授作业、专题或依托驻地院校培养来提高科学知识学习 效果二要提供熏陶环境,用好专长人才,发挥辐射效应俗 话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育人才的重 要条件,它对优秀教练员的生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培养中,可把教练虽后备军,放到教学骨干示范班中进行熏陶, 通过创造育人环境,使之掌握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对其军事 技能、动作进行更好的雕琢,并通过耳濡目染,掌握教学的基 本经验和要求,实现潜移默化效果三要提供教学舞台,“开放” 用武之地,锻炼独立能力提供教学舞台是培养教练员逐步走 向成熟的良好手段一方面,进行示范教学,树立各类典型 让教练员在年度开训、阶段转换、先行示范等时机进行演示, 在“舞台”上锻炼提高另一方面,召开现场会议,进行观摩 教学大胆启用教学新人,对按纲施训过程中的重、难点课目 进行攻关,使其研究提高,并利用集训、轮训或现场会进行示 范教学,既解决部队训练难题,又提高教学层次再次,结合 训练任务,拍摄教学录像根据训练需要,为统一规范教学路 子、方法、要求和手段,可挑选教练员拍摄教学录像,以镜为 鉴,从中发现自身不足四要善于把握时机,多种方法并用, 实现产出高效在时机上,通常要紧紧抓住预备期、阶段转换 期和周备课日做文章并建立机制,明确职责,制定目标,通 过区分任务“逼”出一批;组织大项活动,交任务、压担子,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压”出一批;组织各类集训,以老带新, 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带”出一批;组织对重、难点课目攻关 研讨,反复实践提高一批。
并做到教练员培养与部队训练“同 频”,与本单位总体规划“同步”、与练兵的总体部署“共振”二、要坚持任务牵引,适应形势发展,加强针对性培养教练员队伍培养必须围绕部队特点,紧贴任务需要,在分 析本单位训练形势的基础上,选准抓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一要 适应编制特点,按专业分类抓结合机动部队编制特点和居住 集中、保障统一的实际,应该坚持把集中培训作为培养教练队 伍的主要方法,町采取大兵种小集中、小兵种大集中和警地结 合等形式,按专业实施分类指导首长机关教练虽培养,可采 取参加上级培训、院校学习实施专长培育,提高其单项教学层 次和深度;共同科目教练员培养,在抓好年度训练预备期、训 练转换期定期教学法集训的同时,均应在科目展开训练前,组 织教练员进行短期小集中、小培训;炮、工、化、侦、通和后 勤专业教练员,则可采取集中训、业务科具体指导的方法分类 培养并可以利用地方高校、企业人才与技术资源优势,为部 队代培计算机操作、修理、卫生、炊事,照摄像等专业技术骨 干,拓宽教练员培养渠道二要满足施训需要,磨炼尖子重点 抓新大纲全面施训后,部分重、难点课目随之突显,制约了 训练水平的提高为解决这个难题,可挑选有救学专长、基本 功过硬和善于研究的人员担任“教头”,结合教学观摩交任务、 压担子进行攻关和“高温淬火”,这样不仅能解决重、难点问题, 而且有利于提高尖子教学水平。
三要开展教学研究,重实践经 常抓教学研究是进行教学改革、推动教练员教学能力向更高 层次发展的最好途径要特别注重把“学、研、教、练”结合 起来,并在把关定向、合理确定教学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科学 使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教学研究的有效性井 坚持按照“优化训练内容,创新教练方法、教学手段,创新处 突和防卫作战战法”的总体要求,紧贴部队作战、训练任务与 现有武器装备、训练保障条件等实际,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三、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落实紧紧抓住教练员队伍培养关键环节,是工作得以有序运行 和持续发展的保证一要强化意识,摆正位置教练员队伍建 设是为训练任务实施而进行的一项预先工作,它是提高训练质 量的前提和基础,是部队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 少数单位对教练员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学与组 训是两回事,只能“看”或“演”,常把训练预备期和转换期当 作放松、休息的时间,有的还安排兵力搞生产或组织其他活动 因此,要澄清模糊认识,并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职责、 完善机制、规范路子,并适时对教练员进行考评检查,把教练 虽教学水平、单位成绩、任教课目质量与晋职紧紧挂钩。
二要 分级管理,权责相宜针对教练员培养工作要求多、指标“软”、 落实难等问题,可采取“到人、到位、到底”的做法,并把人 员、内容、质量指标逐个层次进行分解,并纳入年度正常训练 任务在人员指标亡,根据各单位警官骨干实力和基本素质, 把总体指标分解至各团;团具体分解到下属基层单位;连落实 到个人在内容指标上,根据大纲规定和各类人员的任职、素 质情况,将训练课目按一般、重点、难点进行分类,实施合理 配当,不搞不切实际的任务分配在质量指标上,规定下属单 位“四会”教练员、优秀“四会”教练员年度培养完成率同 时,根据各级职责、权限及工作特点,对培养责任明确区分, 如:师、团分别负责营、连警官和班、排长年度教学法集训和 考评;营、连主要负责下属警官、骨干的岗位培养、周备课目 的落实及试讲试教、评教评学等这样,形成了师、团、营、 连四级责任到位,集中培训与岗位培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 良好结构三要奖惩结合,有效励人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 奋”用人必以激励为先,不激励无以唤起人的进取欲望,无以 激发人的奋进斗志,无以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在教学管理 中,要坚持奖励与处罚并行,既充分关注个人发展进步,又“挥 动鞭子”实施不间断鞭策,真正做到奖得让人“眼红”、罚得止 人“心疼”,才能保证教练员培养工作有持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