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A层次知识点主观题必背点.docx
14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政治A 层次学问点整理 砚山县第一中学 张珠黎 本资料是依据 《2022 年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考点中的 A层次进行编写的, 其中必修 一 7 个,必修二 5 个,必修三 7 个,必修四 8 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同学能更好的把握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主观题的主要考点;每年中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基本的点没有变化,可以对本年度与上两年度的考点进行比较, 假如有新增加的就可能是今年重点要考察的, 要特殊重视,如 2022年比 2022 年在《标准》中增加了“ 意识的能动作用” 在《经济生活》1、价格变动的影响〔1〕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影响2022 年 1 月考题中就进行了考察;①一般来说:某商品价格上升(下降) ,需求量下降(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商品价格上升 (降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削减 (增加),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削减); 〔2〕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剂产量(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规模和产量,反之亦然) ②调剂生产要素的投入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 生产打算消费 ①生产打算消费的对象 ②打算消费的方式 ③打算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制造动力 〔2〕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进展;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显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显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制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1〕 内容、位置(是什么) : ①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②位置: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 意义(为什么) : ①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进展不平稳、多层次的状况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进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 态度(怎么办) : ①必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进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位置,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 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掌握力、影响力)②必需毫不动摇地勉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制造力;③国家保证各种全部制经济公平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正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 护、依法监管各种全部制经济,形成各种全部制经济公平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4、我国财政的作用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1〕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正、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2〕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3〕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科学进展观的内涵〔1〕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进展 〔2〕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3〕 基本要求是全面和谐可连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 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如何促进我们经济进展)〔1〕 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进展新动力)〔2〕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①要把进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进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养提高、治理创新驱动;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道路;③实施区域进展总体战略 〔3〕 推动城乡进展一体化 〔4〕 全面促进资源节省和环境爱护,增强可连续进展才能 7、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国策、战略、方式、步伐、原就、安全) 〔1〕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2〕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稳,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积极体系;〔3〕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进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进展新优势)〔4〕 要坚持“ 引进来” “ 走出去” 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5〕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就;《政治生活》1、主体是公民 1〕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和真实性 . ;2〕 公民享有政治权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3)公民要履行义务:爱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坚持权益与义务统一的原就;4〕 公民参与要遵循三原就: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的原就;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就;5〕 通过四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治理,参与政治生活 2、民主决策 ①方式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询问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②意义: A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表达决策的民主性;B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C有利于促进公民对政府打算的懂得,推动决策的有效实施; D有助于提高公民参 与决策的热忱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主体是政府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 的政府;3〕 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就的需要; 对人民负责的原就: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4〕 履行保证人民民主和爱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剂、市场 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供应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5〕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需依法行政;6〕 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7)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实行政务公开;4、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 1〕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大代表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要与人 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看法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由人民选举产生,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①立法权②打算权 ③任免权④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就;表现:①人大代表民主选 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 中心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合理划分职权,充分发挥中心和地方两个积极性;5、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1)位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2)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进展观)为指导思想;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文化生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①经济、政治打算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赐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进展中, 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进展训练事业、培育各种高素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养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富强;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结力 的重要保证;名师归纳总结 3、文化创新的途径(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2)着眼于文化继承,做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面对世界,博采众长;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5)发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主体的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4.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是人民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存、进展的精神支柱;是走向富强、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养的必定要求;②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进展强基固本;5、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 的作用,即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现代化建设中 的指导作用;(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人人都应当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是主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7、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提倡自由、公平、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生活与哲学》 1、哲学基本问题: 是什么: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打算谁;(最重要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依据; 〕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