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节胆道解剖生理概要.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8596843
  • 上传时间:2019-05-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03.6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第一节第一节 胆道解剖生理概要胆道解剖生理概要 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胆道起于毛细胆管,其终末端与胰 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外有 Oddi 括约肌围绕 (一)肝内胆管起自毛细胆管, 汇集成小叶间胆管, 肝段、 肝叶胆管及肝内部分的左右肝管肝内胆管的左、右肝管为 一级支,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胆管为二级支, 各肝段胆管为三级支 (二)肝外胆道(图43-1)左右肝管和肝总管左、右肝管出 肝后, 在肝门部汇合形成肝总管 左肝管细长, 长约2.5~4 cm, 与肝总管间形成约90°的夹角;右肝管粗短,长约1-3 cm 在肝门处,一般是左、右肝管在前,肝左、右动脉居中,门 静脉左、右主干在后;左、右肝管的汇合点位置最高,左、 右门静脉主支的分叉点稍低;肝左、右动脉的分叉点最低 肝总管直径为0. 4~0. 6 cm,其下端与胆囊管汇合形成 胆总管,由于这一汇合点高低不同,胆总管一般长约3 cm, 最长可达7 cm.有时肝总管前方有肝固有动脉发出的肝右动脉 或胆囊动脉越过,6~10%的人有副肝管,1%左右的人可无肝 总管,胆道手术时应注意这些解剖变异 胆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长约7~9 cm, 直径0. 4-0. 8 cm。

      胆总管分为四段:①十二指肠上段:经 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下行,肝动脉位于其左侧,门静脉位于 两者后方临床上胆总管探查、引流常在这个部位施行② 2 十二指肠后段:行经十二指肠第一段后方其后方为下腔静 脉,左侧有门静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③胰腺段:在胰头后 方的胆管沟内或实质内下行 、④十二指肠壁内段:行至十二 指肠降部中段,斜行进入肠管后内侧壁,长约1.5-2 cm. 80~ 90%人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合,膨大形成胆胰壶腹, 亦称乏特(Vater)壶腹 壶腹周围有括约肌(称 Oddi 括约肌), 末端通常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另有150o-20%的胆总管与 主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Oddi 括约肌主要包括胆管括约 肌、胰管括约肌和壶腹括约肌,它具有控制和调节胆总管和 胰管的排放,以及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重要作用(图 43-2) 胆囊呈梨形,位于肝的胆囊窝内长5-8 cm,宽3-5 cm, 容积40~60 ml;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为盲端,向左上 方延伸为体部,体部向前上弯曲变窄形成胆囊颈,三者间无 明显界限颈上部呈囊性扩大,称 Hartmann 袋,胆囊结石常 滞留于此处 胆囊管由胆囊颈延伸而成,长2~3 cm,直径约0. 2-0. 4 cm。

      胆囊起始部内壁粘膜形成螺旋状皱璧,称 Heister 瓣 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 (Calot 三角)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在此区穿过, 是胆道手术极易发生误伤的区域胆囊淋巴结位于胆囊管与 肝总管相汇处夹角的上方,可作为手术寻找胆囊动脉和胆管 3 的重要标志 (三)胆道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胆管有丰富的血液供应, 主要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和肝右动脉,这些动脉 的分支在胆总管周围相互吻合成丛状胆囊、肝总管、胆总 管上部由胆囊动脉供血;胆总管下部的血供来自于胰十二指 肠动脉及十二指肠后动脉的分支胆囊静脉和肝外胆道静脉 直接汇人门静脉 胆囊的淋巴引流人胆囊淋巴结和肝淋巴结,并与肝组织 内的淋巴管有吻合肝外胆管的淋巴引流人位于肝总管和胆 总管后方的淋巴结 胆道系统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腹腔丛发出 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术中过度牵拉胆囊致迷走神经受激 惹,可诱发胆心反射;严重者可产生胆心综合征,甚至发生 心跳骤停,需高度重视 (四)胆道的结构肝外胆管粘膜层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 含杯状细胞和其他含粘液的细胞;肌层含平滑肌和弹力纤维 层,受刺激时肌纤维可痉挛性收缩引起绞痛;浆膜层由结缔 组织组成,含神经纤维和血管分支。

      胆囊粘膜层由高柱状细胞组成,具吸收作用;底部含小 管泡状腺体,可分泌粘液胆囊内的众多粘膜皱9-,能增加 浓缩胆汁的能力肌层内层呈纵形,外层呈环形,夹以弹力 纤维外膜层由结缔组织及肝包膜延续而来的浆膜形成 4 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胆道系统具有分泌、贮存、浓缩与 输送胆汁的功能,对胆汁排放人十二指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 用 (一)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胆汁的分泌和功能成人 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200 ml,胆汁主要由肝细胞分泌,约占 胆汁分泌量的3/4,胆管细胞分泌的胆汁,约占1/4胆汁中 97%是水,其他成分主要有胆汁酸与胆盐、胆固醇、磷脂和胆 红素等 (二)胆汁呈中性或弱碱性,其主要生理功能是:①乳 化脂肪:胆盐随胆汁进入肠道后与食物中的脂肪结合使之形 成能溶于水的脂肪微粒而被肠粘膜吸收,并能刺激胰脂肪酶 的分泌和使其被激活,水解脂类,促使脂肪、胆固醇和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②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 素形成的作用;③刺激肠蠕动;④中和胃酸等 胆汁分泌的调节胆汁分泌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迷走神 经兴奋,胆汁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减少促胰 液素、胃泌素、胰高糖素、肠血管活性肤等可促进胆汁分泌; 生长抑素、胰多肤等则抑制胆汁分泌。

      胆汁分泌还受药物和 食物的影响最强的促进胆汁分泌的是促胰液素胃酸、脂 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十二指肠 粘膜分泌促胰素和促胆囊收缩素(CCK),两者均可引起胆囊平 滑肌收缩和 Oddi 括约肌松弛 5 胆汁的代谢胆固醇不溶于水而溶于胆汁胆汁中的胆盐 和磷脂形成的微胶粒将胆固醇包裹于其中,而使其溶解当 胆盐与磷脂的比例为2~3:1时,胆固醇的溶解度最大再者, 胆汁中的 Zeta 电位越高,微胶粒的稳定性越大在胆汁中还 存在着一种由磷脂酞胆碱和胆固醇按同等比例组成的球泡, 亦称胆固醇磷脂泡,其中无胆盐球泡溶解胆固醇的能力比 微胶粒大10-20倍,可溶解80%以上的肝胆汁内的胆固醇但 球泡的数量随胆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胆汁中胆盐浓度超 过40 mmol/L 时,球泡消失胆汁中球泡愈少,胆固醇愈不稳 定,易于析出形成结石 胆汁酸(盐)由胆固醇在肝内合成后随胆汁分泌至胆囊内 储存并浓缩进食时于胆盐随胆汁排至肠道,其中95%的胆盐 能被肠道(主要在回肠)吸收人肝,以保持胆盐池的稳定,称 为肠肝循环当胆盐的肠肝循环被破坏,胆汁中胆盐减少, 或胆固醇增加,则胆固醇易于析出形成结石。

      胆红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随胆汁排人肠道后不 被重吸收,在回肠下段及结肠内经细菌作用转变为尿胆素原, 后者小部分被肠吸收,由肝细胞摄取、处理后再从胆汁排人 肠腔,形成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如胆色素在肝内未与葡萄糖 醛酸相结合,或当胆道感染时,大肠杆菌所产生的牙葡萄糖 醛酸酶将结合性胆红素水解成为非结合性胆红素,易聚结析 出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促发胆色素结石形成 6 (二)胆囊、胆管的生理功能 胆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 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胆管还分泌胆汁胆管输送胆汁至 十二指肠则由胆囊和 Oddi 括约肌协调完成由于空腹时或餐 间 Oddi 括约肌的压力高于胆总管和胆囊管的压力,从而迫使 胆汁流人胆囊进餐后,胆囊收缩,括约肌松弛,胆汁排人 十二指肠 胆管内压力超过胆汁分泌压时即可抑制胆汁分泌和发生 胆血反流近来认为,1. 96 kPa (20 cmH20)的压力即有可 能导致胆血反流,因为毛细胆管直接与肝窦相通因此,在 行 T 管造影或胆道冲洗时,注人压力不宜过高 (三)胆囊的生理功能 胆囊通过吸收、分泌和运动而发挥 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有: 浓缩储存胆汁 胆囊容积仅为40~60 ml,但24小时内能 接纳约500 ml 由肝分泌的胆汁,胆囊粘膜有很强的吸收水和 电解质的功能,胆汁可浓缩5-10倍而储存于胆囊内。

      排出胆汁 胆汁的分泌是持续的,而胆汁的排放则随进食 而断续进行, 通过胆囊平滑肌收缩和 Oddi 括约肌松弛来实现, 受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胃肠道激素、代谢产物、药物等)的 调节每次排胆时相长短与食物的种类和量有关每个排胆 时相完成后仍约有15%的胆汁留在胆囊内CCK 是餐后胆囊收 缩的主要生理性刺激因子 分泌功能 胆囊粘膜每天分泌约20 ml 粘液性物质,主要 7 是粘蛋白,有润滑和保护胆囊粘膜的作用胆囊管梗阻,胆 汁中胆红素被吸收,胆囊粘膜分泌粘液增加,胆囊内积存的 液体呈无色透明,称为白胆汁积存白胆汁的胆囊称胆囊积 水 胆囊切除后,胆总管可稍有代偿性扩大,管壁增厚,粘 膜腺体肥厚增多,从而使肝胆汁在通过胆管系统时可得到一 定的浓缩 (罗开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