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标准书号38-39 308-03920 第一章.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89369661
  • 上传时间:2019-05-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3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界电影思潮,作者:范志忠,责任编辑:俞亚彤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IDPN:308-2009-160 课件章数:17,当代电影思潮,课程名称:当代电影思潮 教材名称:当代电影思潮 作 者:范志忠 总 章 数:十七章 出 版 号:ISBN978-7-308-05968-2 出版日期:2008年8月,,第一章 西部的百年传奇,1、课时要求:1课时 2、教学目标:认识和掌握西部片的叙事方式和美学流变 3、基本概念:西部片表现的是19世纪后半叶的西部美国历史,牛仔、左轮枪、歹徒、警长、马匹、仙人掌、酒馆、小镇、荒漠、篷车、印地安人等,成为西部片不可或缺的叙事代码;东部与西部、文明与野蛮、自然与文化、集体与个人、警察与歹徒、牛仔与印地安人、男人与女人的矛盾,构成了西部片叙事的基本冲突;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则是西部片叙事的最终结局西部片:美国个人主义的英雄神话,一、西部片诞生的历史渊源: 西部片以19世纪美国开拓西部边疆为背景,张扬一种美国人心目中的坚忍不拔、扶弱凌强的民族性格和英雄主义精神众所周知,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中,西进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页1776年美国独立后,在大规模的西部拓荒运动中,奉行自由移民政策,尽管移居西部的美国人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能否在西部这片不毛之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或者血统关系在那里都没有实质的意义,从价值观的意义上讲,西进拓荒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孕育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平等主义观念,西部片也就因此成为美国个人主义的英雄神话。

      第一节:集体理想的仪式化,二、西部片开山之作 1903年,美国人埃德温·S·鲍特导演了《火车大劫案》,被认为是西部片开山之作 影片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首次运用了分镜头,创造了剪辑技巧,通过7个内景镜头和7个外景镜头的交叉剪辑来叙述同时发生的平行动作,充满了电影特有的艺术张力和悬念,特别是最后歹徒面对银幕开枪的镜头,极具震撼力,从而使得该片不仅是美国第一部最卖座的影片,而且被许多电影史学家推崇为“美国叙事性电影的诞生之日”《火车大劫案》:西部片的开山之作,三、西部片的全盛时期 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可谓是西部片的全盛时期1930年,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西马龙》,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西部片 约翰·福特《驿车》中“历险+社会反省”的模式,创造了标准的西部片叙述范式,并透出这样一个信念:在所有荒蛮地带,拯救都是可能的而驿车的漫漫长路,也使得影片充满了这样一种悬念:前方还有什么危机?主角们又将如何度过?这实质上为后来的“公路片”提供了雏形《驿车》:荒蛮地带的拯救,一、西部片蜕变的历史渊源 西部片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渐显颓势,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积极推行“新开拓精神”的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越战爆发、性解放的泛滥……都在无形中深刻影响了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人们逐渐对束缚思想的旧秩序产生逆反心理,传统西部片那种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再也提不起人们的胃口,曾经风靡一时的西部片终于越来越缺乏市场。

      第二节、旧秩序的反叛与亵渎,二、西部片的转型之作 1952年,弗莱德·齐纳曼导演的《正午》,却是影片突破了传统西部片以表现动作场面为主的叙述方式,开拓了以对人物心理的细心刻画的“心理西部片”的先河 《正午》片长84分钟,却用了长达70多分钟的时间来叙述凯恩在匪徒到达之前寻找帮手的努力和失落,从而深刻而又细腻地展示出在危机时刻公众的冷漠与抛弃给凯恩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于是,获胜之后的凯恩,并没有像传统西部片英雄那样神采飞扬地与向他欢呼的市民们挥手告别,而是充满厌恶地扔掉了象征着维持地方秩序的警察的徽章它意味着“西部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怀疑主义的色彩,曾经弥漫在“经典西部片”中的英雄主义色彩和乐观主义精神已渐渐消失《正午》:心理西部片开山之作,三、西部神话的终结 山姆·佩金伯在《流寇志》中,对西部片的传统则显然采取了一种极为大胆的反叛与亵渎的叙述立场这具体表现在《正午》中的主人公仍然是代表正义和秩序的警长,从而契合着好莱坞类型片那种将集体理想聚焦于主人公的经典叙述;而《流寇志》中主角们却不再是正义的牛仔,而是一群敢于蔑视法律、向传统秩序挑战的不法之徒,他们所对付的不过是比他们更坏的坏人,这就对观众习惯将自己认同于主人公的观影规则构成了一种根本的挑战。

      与此同时,影片极度渲染死亡场面,用慢镜头拍摄人体中弹的特写,以一种赤裸裸的暴力美学终结了好莱坞的西部神话《流寇志》:西部神话的终结,第三节、不可饶恕的十字架,一、西部片反思与重审的历史渊源 在西部片兴起之初,真正的西部还没有消失,开拓西部还处于轰轰烈烈之时,为了证明对西部这种征服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白人警长作为西部的拓荒者而被视为现代文明的守护神,反抗这种征服的西部土著印第安人则往往被处理为野蛮、危险和凶残的符号;但是,随着西部拓荒的大功告成和原始西部的消失,那些依赖自然为生的印第安人也已处于绝种的边缘时,美国人在享受西部繁华的生活的同时,终于有可能对当年的西部拓荒史进行一番重新的审视与反思二、西部文明对大自然的冲突与对话 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的西部片《与狼共舞》,以远景和大远景的摇拍把昔日的西部荒野拍得如诗如画,这些作为大自然化身的印第安人,于是也就不再被视为是一种必须征服的对象,反而成为一种文明的标志作为西征历程的参加者和反思者形象出现的邓巴中尉,在用自己的生命换来英雄的勋章之后,拒绝了传统西部片中最具吸引力的都市的诱惑,而毅然走向了广阔无垠的大草原,表明西部片这一好莱坞最古老的类型片,终于从世纪初讴歌人类文明对大自然的征服,转向世纪末呼唤人类文明对大自然进行沟通与对话。

      《与狼共舞》:西部荒野如诗如画,三、西部神话的幻灭之作 1993年伊斯特伍德导演的《不可饶恕》,揭示了美国西部世界实质只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阴暗世界,是一个充斥着枪战与谋杀的暴力世界,即使是那些举着正义和秩序旗帜的实践着美国西征历史的人们,其自身因背负着不可摆脱的罪孽和厄运,而在道德与伦理上都负载了不可饶恕的十字架从这个维度上看,好莱坞的西部片,也只不过是为社会冲突提供了一种虚妄的解决方法,是一个延续了近百年而最终不得不走向幻灭的神话!,《不可饶恕》:弱肉强食的西部世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