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住校生管理方案【优秀版】.doc
70页小学住校生管理方案【优秀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流村小学住校生管理方案为加强我校寄宿生的教育管理,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服务”的理念,以“安全、有序、规范、优质”为管理目标本着方便家长、服务学生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五自”能力(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凸显教育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求知强能的学园和充满亲情的家园现结合我校实际,将小学寄宿生管理方案设计于后,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教!一、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生活与学习环境为办好寄宿制学校,确保学生有良好的住宿与生活环境学校必须积极主动地筹措资金,着手做好硬件设施建设准备工作,改善办学条件,改造住宿条件学生床铺是铁架造的上下床,可供200名寄宿生单人单床使用再配备寝室管理员室,学生食堂、餐厅等等通过对学生公寓的装修与改造,改善住宿与生活环境,满足了住宿需求,让全体寄宿的学生与家长都很满意,给他们一种“这里的条件比咱家的还要好”的感觉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寄宿制的常规管理如何,直接影响到寄宿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必须把寄宿生的常规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做到制度化、规范化1.制度管理要使寄宿制学校管理规范化,健全领导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是重要环节之一学校要建立由校长室总体抓——政教处、总务主任分管抓——生活管理老师具体抓——班主任、学生干部协助抓的网络管理机构还要成立了宿舍舍长配合生活管理老师抓宿舍内务(物品摆放、纪律秩序、卫生清扫),形成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生活格局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寄宿生一日常规》《文明宿舍评比细则》《学校食堂管理制度》《食堂炊事员工作职责》《寄宿生管理老师职责》《食堂卫生制度》《学生就餐制度》等等,做到制度上墙,使寄宿生管理做到有章可循,要求学生时时对照要求,事事从我做起,人人争做文明学生①生活管理尽量创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寄宿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生活管理教师要重视对寄宿生的生活指导,在生活上要求学生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作息时间,统一用餐,统一排列日用品在时间安排上:早晨6:20开始督促学生起床,洗漱,整理内务,再带孩子们晨练,早读;7:20带孩子们吃早餐,然后再检查学生的宿舍卫生和内务整理情况。
中午12:00带孩子们吃午餐,然后安排他们合理的休息和指导他们完成适量的作业,一直到下午上课晚饭是17:30带孩子们吃晚餐,然后安排他们合理的休息(17:30—18:00让孩子们自由活动,19:00—20:00组织学生参加晚自修,指导他们完成适量的作业或观看有意义的影片、儿童片,或组织其他有意义的活动20:10要求学生到宿舍洗漱,准备睡觉,20:30准时熄灯睡觉夜间生活管理教师要查铺三次,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按时休息,有无生病等等其他意外情况②宿舍管理让学生住得好,睡得香,快乐的生活是宿舍管理的目标,在宿舍管理上要尝试模拟军营管理严格要求统一行动,步调一致首先在学生到校寄宿时,学校动员家长统一购置棉被、床单、脸盆等住宿必须用品(也允许自备);其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要要求学生自己整理宿舍内务,要求是床上用品摆放整齐统一:棉被折叠方正美观,摆放成一线,鞋子等其它物品也应排成一条线洗漱间毛巾挂成一条线,脸盆、口杯等洗刷用品摆放有序,也摆成一条直线③食堂管理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健健康康地生活,要在食堂管理上有一套自己管理的特色——快餐式配餐制饭菜学校食堂要设有厨房、配菜厅、洗漱池、餐厅。
为确保食堂安全卫生,我们在管理上严格要求,按规定的程序开展各项食堂工作在采购上实行定点定滩,并索要三证,及时建立台帐,同时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在食堂食品加工上,炊事员要穿工作服,工作要严格程序,按规章制度操作,对餐具严格实行餐餐消毒2.安全管理原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过“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校要始终把寄宿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看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①路途往返安全为确保学生路途往返安全,建立迎来送往制度生活管理老师周一早到校清点人数,周五晚下班点名组织学生家长接孩子回家为了提高防范意识,要要求运载学生车辆要符合要求,学生不搭随意车,驾驶员和车辆证牌要齐全②饮食安全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保证不吃变质发霉菜,预防食物中毒此外,炊事人员还要保证厨房、膳厅的卫生清洁,坚持每天三小扫,每周一清洗,按时准点供餐③经常开展安全防患教育要经常组织学生收看安全教育光盘讲座、案例,寄宿生集会,分发《告家长一封信》、召开每月一次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同时与镇卫生院取得联系,如发现学生有不适及时送往医院就医3.学习管理刚住校的寄宿生来源于较偏远的村小,存在着知识缺陷较多,学习习惯较差,技能素质得不到培养。
针对此情况,要注重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采取的措施有:①调整编班把学校原年段拆班,寄宿生按好、中、差三类学生比例插入新的班级,尽量达到优化组合效果,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②认真制定计划,全面深刻地分析后进生原因,落实转化后进生措施学校要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要求每位教师期初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期末进行转化后进生的经验总结工作③广泛开展班级“一帮一”互助活动,要通过学习好的同学与寄宿生一帮一交朋友,在学习上热情地帮助,让他们鼓起勇气,树立自信,争取迎头赶上④督促晚自修,安排六年语数科任老师轮流下班,指导学生做作业、温习功课、面批作业、补缺补漏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技能素质要针对寄宿生在校空闲时间多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化的有利空间,指导学生把课余时间转入参加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等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参加学校田径运动队,音乐、美术、学科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得到进一步落实4.师资管理为了做到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抓好寄宿生工作,选好生活管理老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生活管理老师要以“严父慈母”般的身份与寄宿生生活在一起,学校要经常与生管老师交流,告诉他们“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我们要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去呵护他们。
只要生活老师尽职尽责,学校各项制度就会得以全面落实,寄宿管理得以不断规范,寄宿生工作就会出现良好的局面三、创设寝室文化,营造温馨小家一个寝室就是一个小天地如何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空间,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学校生管老师探索的问题设想:1.生管老师指导寄宿生创设寝室小文化活动,根据各寝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布置寝室月主题文化,营造富有个性的温馨小家2.引进激励机制,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通过“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按时作息、言行文明、卫生整.”五个项目的评比活动,颁发“文明红旗”或评选“星级寝室”,以此规范寄宿生养成良好习惯,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四、开辟第三课堂,丰富课余生活鉴于寄宿生在校时间长,午饭、晚饭后空闲时间多,学校要组织开辟第三课堂,设置活动室和专栏,丰富课余生活1、设法在食堂或专用室安装电视机,让寄宿生收看新闻,了解时事,欣赏有益电视节目;2、设立寄宿生活动室,配备乒乓球、象棋、跳棋等文娱活动器材,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增进寄宿生之间的交流;3、设置寄宿生书法、美术作品展览专栏,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培养他们的特长;4、设置卫生宣传专栏,定期出版卫生墙报,了解卫生常识,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乌金山镇流村小学小学二年级(2)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案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为了把班务工作做好,特制定以下班级管理方案:一、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模仿力极强,又缺乏自制力和对与错的判断力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学生从中能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老师,如果在工作中能以身作则,公正处事,将会给学生带来表率式的激励教师要用“人格塑造人格”,例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班主任首先做到有良好的师德;要求学生保护环境,讲究卫生,老师必须从小事做起,不乱扔纸屑果皮,看到垃圾及时捡起;要求学生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老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劳动中去;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老师就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绝不能只是发号施令,纸上谈兵二、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学生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一个班集体里不可能全部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是差生,教育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与闪光点,制定不同的方法。
1、“宠爱”后进生后进生,常常是最让老师头疼的一个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受到的批评与指责要多于其他的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自卑,被置于班级的“阴暗角落”班主任应宽容、尊重、热爱、理解他们,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高于友爱,齐于母爱无论孩子成绩有多差,他也一定拥有自己的特长也许,我们很难帮助他们快速提高成绩,但是我们可以设法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树立人生的自信,让他们尽可能多学一点知识,知识不仅包括课本理论还有为人处事其实,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那里面有日月星辰,有江河山川,有花鸟草虫,有社会人生,有真、善、美、假、恶、丑,关键就在于我们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到自己在班集里有一席之地,有归属感,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表现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2、“严爱”优等生优等生,往往更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喜爱,也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原谅、袒护。
对这类学生,不要偏袒迁就他们,更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不仅在学习上,行为习惯上更是如此时常教导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积极向上的人优等生不单纯是学习成绩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3、“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集里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镜子,是班级体的中间力量,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三、 关爱学生,学会表扬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老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老师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爱,那就丢掉了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因此,老师应该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理想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使双方产生理解和信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细致入微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例如:天气有变化,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关心学生冷暖;每天吃午饭时,观察学生就餐情况,多问学生吃的好不好、饱不饱;发现学生有异常,及时询问原因并能做出相应处理等。
学会表扬,多给学生鼓励与肯定,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班主任作为教育者,应端正教书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