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展经济学 马工程课件 3.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pptx

38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185254431
  • 上传时间:2021-07-0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5.27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篇 总论,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一、发展目的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二、全面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二)“五位一体”的发展,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重申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把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又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更高阶段,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提出来的。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进行了规定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按照十三大表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十三大之后,我党历次代表大会都重申我国现阶段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九大再次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二、“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已经胜利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的小康。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目前处在三步走的第二个阶段结束期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三个子阶段,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三、全面小康之后“两步走”发展战略,十九大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即在第二步目标实现之后的“两步走”战略,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及其转化,1981年对主要矛盾的表述与1956年基本相同, 但2017年对主要矛盾的表述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 我国主要矛盾供需两方都发生了变化,从供给方角度看,主要矛盾的表述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取代了“落后的社会生产”,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的科学判断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一、发展要务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根本任务,从没有动摇过,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第一要义”。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二、发展动力论,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当生产关系不适用生产力发展时,改变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进行的,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改革与开放总是连在一起,改革促进开放,开放也倒逼改革,而且改革本身也包含了开放因此,改革与开放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把改革开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而且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发展方式是指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发展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阶段向前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一、发展战略转换论,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发展战略也要适时加以转换,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二、四化同步发展论,四化是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四化发展中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和主要标志 但是,工业化不能单独实现,必须要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才能实现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十八大对四化同步发展进行了精辟的表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央先后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四化同步发展是指符合中国国情的四化同步发展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三、发展方式转变论,(一)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内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社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从一种状况转变到另一种状态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说,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国现有一切可得资源来实现最大的产出 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经济发展方式涉及资源在各个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配置问题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二)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演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概念 两个概念不只是两个字的差别,而是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涉及到投入结构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包括“三个转变”: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并且首次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概念,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动”理论,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三)转变发展方式着重点的转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影响巨大,为了应付需求下滑,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把调整需求结构也就是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首要战略任务扩大国内需求主要是大规模增加投资,为遏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趋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2015年底,中央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提出了一整套操作性很强的政策体系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思路的提出不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替代,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重大调整,即转方式的思路从最初的需求侧转变到现在的供给侧,工作重点从需求结构调整转变到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强调供给侧的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并没有否定总需求和需求结构调整的作用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一、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新发展理念是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的,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它也是针对我国经济进入中高收入阶段、经济总量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出现的增长速度减缓,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因此,新发展理念是时代的产物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二、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三、新发展理念的整体观与系统论,整体,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割裂开来,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贡献,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不是对以往我们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替代,而是其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

      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而且是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传统发展经济学只是针对陷入贫困陷阱状态的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发展战略和政策;新发展理念是在一个国家已经起飞但还没有进入发达状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如何发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思路 新发展理念为构建基于中国实践的新发展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思考题,从我党的宗旨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和全面发展思想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主要矛盾相比有哪些变化?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发展要务论和发展动力论 发展方法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试述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和各个理念之间的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