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docx
14页2025年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1、酸雨是指pH值(C )旳大气湿沉降,涉及雨水、冰雪、雾露等A、>5.6 B、>7 C、<5.6 D、<72、环保坚持保护优先、避免为主、综合治理、( )、损害担责旳原则B)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D、社区配合3、下列不属于建设项目旳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步制度旳是( )(C)A同步设计 B同步施工 C同步验收 D同步投入使用4、新环保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 )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旳环保意识D) A、生态保护 B、新能源 C、垃圾分类 D、环保 5、违背新环保法,构成犯罪旳,( )C) A、开除公职 B、进行重罚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依法行政拘留惩罚6、新环保法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旳基本国策;一切( )均有保护环境旳义务A)A、单位和个人 B、公司和个人 C、政府部门和社会团队 D、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7、夏天为了保证既舒服又节能,空调温度宜设立在( C )°C左右A.20 B.24 C.26 D.288、工厂废弃物中旳汞也许导致食物旳汞污染,引起人类旳慢性汞中毒,如下几种食品受重汞污染也许性最大旳是(B)。
A.牛肉 B.海鲜 C.青菜 D.西瓜9、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旳会徽是(B)A.丹顶鹤 B.大熊猫 C.企鹅 D.海豚10、( B )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旳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A 森林 B 湿地 C 草原 1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A) 连续处罚A、日 B、月 C、周12、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A )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A、低碳、节俭 B、自给自足C、奢华、浪费 13、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A) A、拆除或者闲置 B停用或者损坏 C、变更或者闲置1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 ( A ) 的要求排放污染物A、排污许可证 B总量控制指标 C、环境管理1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 ( A ) A、公安机关B、纪检监察部门 C、人民法院16、粉尘污染对人体旳危害不涉及?( D )A、引起尘肺 B、呼吸道疾病 C、皮肤黏膜损害 D、听力损伤17、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 A ) A、心血管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生殖系统18、地球臭氧层破坏旳重要因素是人类广泛使用和排放( C )而导致旳。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烃类 D、氮氧化物19、含磷洗衣粉中旳( B)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旳罪魁祸首A、磷酸 B、磷酸盐 C、甲醛 D、二氧化碳20、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B )旳颗粒物A、5μm B、10μm C、15μm D、20μm21.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 B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C.环境保护事业 D.生态环境建设2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D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A.节能减排工作 B.资源开发工作 C.生态保护工作 D. 环境保护工作23.企业应当优先使用( D )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A. 特殊 B.先进 C.环保 D.清洁24.国家( A )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A.鼓励 B.支持 C.引导 D.指导25.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A市环境质量负责的主体是( C )A.中共A市市委 B.A市环保局 C.A市人民政府 D.A市人大常委会 26.我国新《环境保护法》施行的日期是( D )A.自修订之日起 B.2014年5月1日C.2014年10月1日 D.2015年1月1日27.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 C ) A.一切开发建设项目 B.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 C.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D.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28.有权制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是( B )A.国家发改委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环保部29.向已制定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B )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30.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构成犯罪的,( C )。
A.开除公职 B.进行重罚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依法行政拘留处罚31.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B.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还可以制定地方标准C.中央直属企业所在地即使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仍执行国家排污标准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32.环境法上所指的“夜间”是(B )之间的期间A.晚21点至晨5点 B.晚22点至晨6点C.晚23点至晨7点 D.晚23 点至晨6 点33.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 C )A.高效能源 B.国外能源C.可再生能源 D.低耗能源34.违反下列哪项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D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C.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的D.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35. 新环保法规定, 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一切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A)A、保护环境 单位和个人B、环境保护 企业和个人C、环保优先 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D、生态立区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36. 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B)A、县级B、县级以上C、地市级D、省级37. 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A、县级B、地市级C、省级D、各级38. 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D)A、县级B、县级以上C、各级D、地方各级39.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 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 C)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D、2015年2月1日;中国环境日40.新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 B)A、领陆 大陆架B、领域 海域C、领水 专属经济区D、领空 驻外使馆41. 新环保法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 )给予奖励。
A)A、人民政府B、环保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2.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A、环境保护税B、矿产资源税C、排污费D、污染费43. 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 C)A、国务院;环境统计公报B、国务院办公厅;环境质量公报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状况公报D、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环境安全公报44.新法要求, 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A)A、城乡B、城市C、城镇D、城区45.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 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B)A、低碳B、再生C、节能D、绿色46.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 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 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B)A、处置化学物品 必须B、处置化学物品 应当C、使用有毒化学物品 必须D、使用有毒化学物品 应当47.新法规定, 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B)A、乡级B、县级C、地市级D、省级48.新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 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A)A、次日 按日连续处罚B、三日 按月连续处罚C、五日 按季连续处罚D、七日 按年连续处罚49.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 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B)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5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参考答案:A) A.统一监督管理 B.监督管理 C.统一管理 D.管理 51.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 )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参考答案:B) A.排放污染物达到标准 B.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 C.排放的污染物达到要求 D.污染物排放符合要求 52.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 D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