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9课教案.docx
10页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9课教案 一般课的类型由其教学方法来命名课的结构是由课的类型来决定的,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那么其相应的教案类型也不同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9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9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本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祖国60华诞国庆大阅兵大家观看了吧,那真可以称为雄壮之师、威武之师你们见过一支地下的军队吗?这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它在地下沉睡了2021多年,于1974年苏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见过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将人们带到了秦朝的古战场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2.板书课题 “俑”就是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物,多为木制或陶制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 会读书的孩子,总是善于发现。
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找一找,划下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句子一方面介绍了规模宏大,另一方面介绍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是的,兵马俑大到整体的军阵阵容,小到个性鲜明的各类型兵马俑,都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 三、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到规模宏大?抓住它,想象气势,然后读出来 2.汇报:“宏大”就是宏伟壮观,气势磅礴是怎么介绍的? ●预设一:抓住数字体会宏大 ⑴面积大:“20210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 如果对篮球场还有些陌生的话,与我们的教室相比照,教室约50平方米,那么相当于多少个?(约400个教室) 数量多:“近8000个”“6000多个”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同学们,用数字来说明是说明文中常见的,但我们读的时候,别让它一晃而过,也应该让它和我们熟知的事物比照一下,就更能体会到它的宏大了) ⑵请同学们强调着数字来读一读,读出气势来 ●预设二:巨大的拱形大厅整体的阵容 (1)通过“巨大”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规模宏大。
⑵出示图片,身临其境 随机了解:什么感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震撼) ⑶出示文字,指导朗读: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真像是当年秦始皇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似有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之势) 四、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课文介绍了几种俑? 补充:据资料介绍,光军吏俑就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士兵俑又分为骑兵、步兵俑、车兵俑等,书上的插图叫跪射俑,还有叫立射俑,真是“种类众多” 小结:同学们,查阅资料,掌握更多的资料对于我们学习课文、深入理解会有更大的帮助 2.秦兵马俑的魅力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取胜,更在于它那“千人千面”的雕塑艺术课文中说他们“个性鲜明” ●“个性鲜明”,“个性”是指性格、气质这些俑不能动有不能说,你怎么能感觉到他们不同的个性?(通过他们的神态可以感觉到) ●出示课文第8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动作,选择一个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去掉“好像”的后半句,进行比较体会在描写时联想的作用 ●师生合作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感受联想的表达效果 这一段有个表达方面的特点,即:先写了的所见,之后又加入了的联想,正因为有了联想才让我们读课文时,觉得兵马俑像活了一样惟妙惟肖,似乎有了盔甲之寒,有了肌肤之温,有了一颗砰然跳动的心脏,有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神 五、引读最后一段升华感情 1.以引读的方式: 怪不得,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是因为(文章最后一段) 怪不得,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是因为(文章最后一段) 秦兵马俑的经久魅力在于它雄浑博大的宏观场面,在于它栩栩如生的精雕细刻,让我们共同赞颂:(文章最后一段) 2.小结: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名为《苏醒的地下军团》,你会了解更多的秦兵马俑的情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9课教案2 教学要求: ⒈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⒉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出示图,师问:这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⒉把你知道的秦兵马俑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 ③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习 ⒊交流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⒈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表示神态的词 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业: ⒈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恢弘气势) (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9课教案3 一、引导质疑 1、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为了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课题、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质疑。
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老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 秦兵马俑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发现的?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3、师生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大类: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简单的枝节性问题当即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图片;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在全班发言的要点与理由可以适当作一点儿浅显的记录 三、全班研“疑” 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师相机出示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相机理解“乘”的含义,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照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观察图片,朗读课文,想像神态与动作,照样子模拟形象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一人读句段,一人模拟神态与动作,并在班上适当展示与评议,在模拟表演与评议中形象地理解词句,感悟课文 四、畅谈感受 教师扮演“记者”,走入学生--“游客”中,采访“游客”,如可问: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 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
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探究如果老师能提供思路有关资料,老师要适时提供给学生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