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霍 乱培训20140505.pdf

53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7368600
  • 上传时间:2017-09-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6M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培训二○一四年五月六日霍 乱主要内容• 霍乱防治手册》修订指导思想与要点• 霍乱的监测与预防• 霍乱的诊断• 第一版 1962年 副霍乱防治手册• 第二版 1964年 副霍乱防治手册• 第三版 1982年 副霍乱、霍乱防治手册• 第四版 1987年 霍乱防治手册• 第五版 1999年 霍乱防治手册• 第六版 2012年 霍乱防治手册新旧版组织结构比较新版介绍及调整的内容第五版 第六版第一章 概述 概述第二章 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措施第一章 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发病机理第三章 病原学与检验诊断 第二章 预防措施第四章 临床学 第三章 疫情调查处置第四章 实验室检测分析第五章 诊断与治疗第五版 第六版第一章概述 概述第二章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措施 第一章 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发病机理第一节流行病学 第一节 流行环节一、流行环节 第二节 流行特征和流行影响因素二、影响流行的因素 第三节 病原学三、流行特征 第四节 发病机理与病理学四、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第三节 影响流行的因素第二节预防控制措施 第二章 预防措施新旧版组织结构比较新版介绍及调整的内容一、经常性预防控制 第一节 组织管理二、发生疫情后的防制措施 第二节 监测三、防制措施的效果评价 第三节 经常性预防措施第四节 重大自然灾害中灾区的霍乱预防控制第五节 边境地区霍乱疫情监测与防控第三章 疫情调查处置第一节 流行病学调查第二节 控制措施第三节 消毒处置第四节 防制效果评价与疫点、疫区解除第五版 新改版提纲第三章病原学与检验诊断 第四章 实验室检测分析第一节病原学 第一节 实验室工作体系和检测报告程序第二节检验诊断 第二节 实验室检测第三节新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用于疫情调查分析的菌株分型第四章临床学 第四节 耐药性检测第一节发病机理与临床解剖 第五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二节临床表现 第五章 诊断与治疗第三节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临床表现新旧版组织结构比较第四节治疗 第二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三节 治疗附表附件 第四节 隔离区室的卫生与消毒附表附件((续))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潜伏期带菌者、病后带菌者、健康带菌者)人类是霍乱弧菌已知且唯一的自然宿主(Host)水生动物也可带菌,但仅仅是霍乱弧菌的贮主(Reservoir)传播途径:水、食物、接触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概 述地区分布沿海、沿河的水网地区易发水体是重要的贮主河口地区的水体由于富含几丁质,更适宜于霍乱的生长盐碱地区风险高于非盐碱地区地方性生活习惯、经济因素、卫生保健能力的影响时间分布人群分布流行形式:散发、暴发、长时期流行霍乱流行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生物学因素菌型、产毒性、自然生态……- 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地理因素自然灾害概 述社会因素- 贸易与人口活动- 卫生设施与服务- 饮用水安全- 食品安全- 战争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采用行为干预措施、改善饮水卫生和生活卫生设施、动员社区参与等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霍乱防治措施。

      1.胶体金、制动试验阳性怎么报?按行业标准,内紧外松,积极追查(流调+标本检测)2.食品中检出产毒株,尤其在流通环节中检出,需做哪些工作?(食品安全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规范;CDC:食品流通渠道,发现问题)3. 海、水产品中检出非产毒株,如何处理?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病原体属于产毒株时,应严格按照霍乱采取控制措施;如属非产毒株(或噬菌体-生物分型中的非流行株),可考虑按一般感染性腹泻的控制措施进行处置 (第三章疫情调查处置 第二节 控制措施)4. 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包括病例和带菌者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应实行就地(近)隔离治疗”;“病人、疑似病人及带菌者需在医疗机构或临时医疗点隔离治疗,达到出院标准后方可出院;或经粪便检测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管理 ”(第三章 疫情调查处置,第二节 控制措施, 二、疫点处理(一)传染源管理 )给予抗菌治疗,可缩短腹泻时间,减少排便量,缩短病程”(第五章 诊断与治疗,第三节 治疗)5. 疫苗使用6. 肠道门诊是否进一步加强规范将感染性疾病科纳入7. 是否普服抗生素?对粪检阴性且无腹泻等相关症状者无需采取预防服药措施霍乱的监测与预防•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

      •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普及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在监测与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制订本地区的预防控制规划12• 采取以“三管一灭”为中心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抓早、抓紧、抓落实,逐步减少和控制本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政府领导,各有关行政和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并动员全社会参与13第一节 组织管理• 职责分工• 监督检查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霍乱预防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霍乱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霍乱防治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制定霍乱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参与配合的协调工作机制15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政府的参谋,适时向政府提出霍乱防治规划、意见、建议和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疫情防控,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16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霍乱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技术培训和指导、督导检查以及对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督查等任务,并及时提出预防控制策略、建议。

      17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霍乱诊断、排查和隔离治疗,健全感染性疾病科或肠道门诊、公共卫生科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开展规范化治疗,严格掌握病例出院标准,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疑似病例的排查,包括送检标本、隔离治疗等在霍乱防控工作上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18第二节 霍乱监测• 疫情监测• 重点人群监测• 危险因素监测• 以病原为基础的实验室监测霍乱监测——意义• 健全的监测体系是霍乱防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及时发现病例和相关疫情,迅速反应,有效控制疫情• 监测是霍乱疫情预警的手段• 目前,我国霍乱处于低发期,但局部地区的暴发疫情时有发生20霍乱监测——策略(重点)• 及时、敏锐地发现霍乱病例• 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防止疫情的扩散• 加强对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信息的分析利用21霍乱监测——实施•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具体监测任务22霍乱监测——疫情监测(病例发现)• 腹泻病例的就诊登记:疑似症状的病例:采集标本(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快速检测(如霍乱弧菌胶体金试纸条、制动实验等),分离培养,核酸扩增检测等。

      需要考虑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实验质量控制,检测阴性但仍怀疑的病例:隔离收治,并采集标本送辖区CDC或上级机构进行检测23霍乱监测——疫情监测(病例发现)• 肠道门诊:霍乱流行季节,腹泻病例登记,便于病例追踪对疑似或具有典型霍乱临床症状(剧烈腹泻、水样便或稀便、不发热或低热、以及迅速出现脱水、肌肉痉挛及循环衰竭)者,应重点采样和检测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如:与霍乱病人同餐、同住或护理者、来自霍乱流行地区),并出现腹泻、呕吐症状,排除其它原因,应怀疑霍乱的可能在非流行季节或非流行地区,尤其需要具备霍乱诊断意识24霍乱监测——疫情监测(病例报告)• 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两小时”:网络直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疾控机构收到后进行网络直报25霍乱监测——疫情监测(个案调查)• 疾控机构在接到病例报告后,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核实诊断• 个案调查表: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病原学检测等信息,详细的饮食史、接触史、活动与旅行史,可能的污染来源信息(可疑食品、食用地点、购买地点等)• 密切接触者• 预防控制措施• 通过霍乱专报系统进行报告。

      26霍乱监测——疫情监测(暴发发现)• 暴发:短时间内一定范围内发生多个霍乱病例或带菌者早期多表现为散发• 疾控机构要及时调查核实:仅发现多个散在病例时,需调查病例之间有无流行病学联系,是否存在其他病例没有就诊或没有被发现• 实验室人员发现分子分型一致的多个菌株时,要立即告知流行病学人员,以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暴露因素• 建筑工地、学校、幼儿园等企事业单位发现聚集性腹泻病例时,应主动与当地疾控机构联系,以调查核实27霍乱监测——疫情监测(暴发报告与调查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病例的主动搜索:及时发现感染者个案调查,找出传染来源、传播因素,评价扩散危险程度采集腹泻病例标本、相关的食品和环境标本(水体、家居),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以及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分子分型检测,提供病原学依据调查报告: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流行基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病原分型、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28霍乱监测——重点人群监测(范围、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指征及防控工作的需要,选择一定的时机、地区和对象,进行重点人群监测,开展腹泻病例检索和霍乱弧菌的实验室检测。

      • 不能无依据扩大查源• 可通过在当地医疗机构加强门诊检诊、设立专门检测和监测报告点、收集人群标本开展霍乱弧菌分离检测等方式进行29• 阳性水点周围人群;• 与本次流行有关的重点职业人群:渔民、船民、饮食及旅游服务行业人员、粪管人员、清洁工人、流动人口(特别是建筑工地工人等群居人群)、霍乱监测——重点人群监测(对象)经常外出人员等;• 有追溯传染来源意义的上一流行季节的病人、带菌者和旧疫点人群;• 具有流行病学指征的有关地区(如:重点边境地区、沿海地区等)的人群及出入国境人员• 根据不同情况,重点人群可以有所不同30• 造成霍乱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会有所不同;主要经过水和食物,如:海产品、被污染的蔬菜、大排档/小吃摊等;但也霍乱监测——危险因素监测(内容与作用)要注意少见的因素,如跨境传播;沿海地区台风和海水倒灌等,均曾造成霍乱的感染扩散• 危险因素监测能够用于疫情预警、疫情溯源、明确霍乱防控工作重点、制订防控策略等31• 环境水体:必检对象,在以经水传播为主的地区尤为重要;疫点周围及直接关联的水体是监测的重点,其他易于污染的水体(粪肥污染、城市下水道、医疗污水、渔港、海产霍乱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环境)品交易市场等),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抽样检查。

      阳性水体应定期复查,直到完全阴转• 食品监测:霍乱多发地区,重点是水产品、海产品以及生冷、卤制食品,详细记录养殖、销售地点等信息,并进行霍乱弧菌的实验室检测32• 血清群、血清型和生物型、霍乱毒素及其基因检测• 对来自病例、带菌者以及食品和水体的霍乱弧菌霍乱监测——实验室监测(环境)产毒株,应尽快完成菌株的分子分型(PFGE),上传至PulseNet China中心数据库进行比对• 菌株分型能够为评价疫情风险、及早发现暴发、追溯感染来源提供重要依据,与流行病学调查密切配合,对霍乱防控具有重要意义33第三节 经常性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建立食品追踪溯源制度• 确保饮用水安全•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规范疫情的报告和管理• 建立与完善以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为主体的腹泻病诊疗监测体系• 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