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东城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共32页DOC).docx
33页……………………………………………………………最新资料推荐…………………………………………………东城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东城区环境保护局2011年8月目 录序 言 3一、环境保护形势 4(一)“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 4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 42、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53、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加强 84、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9(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9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规划原则 12(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131.规划目标 132、规划指标 13三、规划的重点任务 15(一)扎实推进污染减排 15(二)开展部门协作,改善空气质量 161、深化燃煤污染控制 162、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水平 173、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174、提高扬尘污染控制水平 175、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18(三)深化污染防治,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191、强化水源防护区的保护 192、继续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 193、推进工业水污染防治 19(四)防治结合,保持声环境质量 201、强化噪声影响预防 202、大力开展声源降噪 203、不断加强噪声管理 20(五)突出风险管理,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监管 211、提高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水平 212、加强化学品环境监管 213、生活垃圾集中密闭清运率保持100% 21(六)提高预警水平,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21(七)推进绿色生态建设 22(八)提升监管能力,完善环境监测执法体系 221、完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232、健全环境执法监察体系 233、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 24四、规划保障措施 24(一)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环境保护绩效考核 241、完善责任与考核机制 242、深化各部门协调与联动机制 25(二)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环境法规和标准 25(三)确保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25(四)完善落实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26(五)促进科技创新,增强环境保护支撑能力 26(六)推进公众参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保的氛围 271、提升公众环境意识 272、提升绿色信息传播 273、鼓励公众参与 27序 言“十一五”时期,东城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使环境保护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发展模式、加强污染防治特别是申办奥运成功以来,围绕奥运会的举办,把筹办奥运与优化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质量十一五”末,东城区迎来了区划调整的新机遇,也为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是东城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国际现代化都市功能核心区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着力点,是“绿色东城”和“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东城区将在继续做好“四个服务”和保护古都风貌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绿色东城”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制定本规划,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时期东城区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推动东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编制规划的依据1、 《北京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纲要(2009年-2015年)》2、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4、《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5、《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6、《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0年-2015年)》7、《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一、环境保护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东城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总量减排为主线,以防治大气污染为重点,全面加强各项污染防治、环境安全监管,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特别是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期间,空气质量天天优良,环境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圆满兑现了申奥的环保承诺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 大力推进煤改清洁能源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建立健全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25吨,五年累计削减率为54.3%,提前超额完成北京市下达的“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控制在1500吨的目标专栏1 “十一五”时期东城区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指标年份二氧化硫排放量(吨)较2005年削减率(%)2005年1586—2006年119025.02007年111329.82008年102035.72009年84746.62010年72554.3 2、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组织实施了第十二至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通过抓“绿色施工”,控制扬尘污染;抓机动车路检和黄标车淘汰,控制尾气污染;抓餐饮业油烟治理,控制油烟型污染;抓工业污染治理,控制有机污染;抓平房煤改清洁能源改造,控制了低空面源污染。
2005到2010年,空气质量呈逐年好转趋势,空气质量二级比例,东四和天坛子站二级天分别由2005年的237天和239天,增加到2010年的271天和277天,分别增加了14.4%和 15.9%专栏2、“十一五”时期东城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统计分析表1、东城区子站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变化情况2005年(天)2006年(天)2007年(天)2008年(天)2009年(天)2010年(天)增长率(%)东四子站23723924526726827114.4天坛子站23923825026727327715.9图1、东城区子站二级和好于二级天变化情况 专栏3、居民燃煤改清洁能源工程2007—2010年,在平房文保区积极开展了煤改清洁能源采暖工作,相继完成南锣鼓巷、东四、前门草厂地区改造项目,8万户平房居民改用了电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进行冬季采暖从而在古都风貌保护和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 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实施了严格的水污染源监管措施,2006-2010年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均为100%,实施了北护城河、玉河、龙潭湖水质改善工程等整治措施,地表水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建立完善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执法检查和协调查处机制,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和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始终保持在国家标准以内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得到有效监管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生活垃圾集中密闭清运率一直保持100%,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也均得到安全处置辐射环境安全状况开展了涉源单位的摸底排查,建立了动态档案,制定辐射源监管规范,组建了专业队伍,逐步建立辐射安全监管体系,涉源单位和在册放射源得到了有效监管 专栏4、“十一五”时期东城区主要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 一、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逐年完成北京市下达的二级天考核任务,2010年二级天比例75.1%,超额完成73%年度目标)●降尘量小于等于8.4吨/平方公里•月;(2010年为7.4吨/平方公里•月)●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等于55.0分贝;(2010年53.3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等于70分贝;(2010年68.0分贝)●辖区地表水基本达到国家四类水体标准;(2010年青年湖、柳荫湖部分指标超标,其他断面达标)●危险废物集中安全处置率一直保持100%二、污染控制指标●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25吨,比2005年削减861吨,削减率为54.3%。
超额完成北京市下达将二氧化硫控制在1500吨,削减6%的减排目标;●烟尘控制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工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排放稳定达标率连续五年保持100%;●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连续五年保持100%.三、环境建设指标●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1.19%,比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增加绿地60.4公顷●生活垃圾密闭清洁式储运率五年保持100%四、环境管理指标●环保投资指数五年持续超过2.0% 3、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加强 开展东城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08年完成东城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2009—2010年,分年度开展了污染源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准确掌握了东城区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开展环境监管打下了基础专栏5“十一五”时期东城区污染源企业数量行业分类合计(家)合计3142工业源83生活源3058 严格依法行政许可严格污染项目环境准入和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严格依法验收,针对重大敏感项目,实行合议制度,听取相关部门意见,保证了行政许可工作的准确性及严肃性 建立常态监管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保证环境安全。
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及时发现污染源的变化,成立了区重点污染源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医院污水、医疗垃圾、辐射源、工业企业的危险废物等重点污染源监督执法检查和联合专项检查完成了风险污染源摸底、调查、建档和数据更新等一系列工作组织应急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开展应急队伍建设,为全区的环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建设污染源监控中心2009年底建成东城区污染源监控中心,包括污染源管理、污普资料开发、环境质量管理、污染源环境地图、辅助应急指挥、多媒体管理和新闻发布等60个子模块,实现了污染源的建库、统计、查询、分析、地图标注等功能主要环保业务纳入管理,做到了检查检测有记录,数据有汇总分析,建立了数据更新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更新 4、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展环保宣传,激发建设“绿色东城”的热情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主题共开展各种形式的宣教活动通过“少开一天车”,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大讲堂,中小学生“我爱地球妈妈”演讲比赛等一系列专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把环境宣传带进社区、学校,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绿色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