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换梭织机》word版.doc
2页自动换梭织机 automatic shuttle changing loom 以自动换梭方式补充纬纱的织机这种织机可节约人工换梭时间,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和增加挡车工看台能力,从而使织机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提高自动换梭织机的工作宽度有105~280厘米等多种可织制各种纯纺或混纺纱线的织物自动换梭织机是1926年由日本人丰田佐吉在前人的基础上研制成的,经过不断改进后进入商业生产中国3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40年代中期设厂制造,以后为棉织厂所广泛采用自动换梭机构由诱导、梭库、梭箱、推梭机构等四个部分组成梭子中纬纱将用完时,换梭一侧的推梭机构,受到开关侧的探针诱导,将装有纡子的梭子从梭库底部水平方向推入梭箱,而纬纱已用完的梭子则从梭箱背后被推出,完成换梭动作自动换梭织机有单只梭库和2只或4只并列梭库两种织制单色纬织物时用单只梭库,可容纳10只梭子;织制多色纬织物时,用2只或4只并列梭库,可容纳2或4色纬纱各10只在实际生产中自动换梭织机的装纡、摆梭仍需要辅助工手工操作,综合劳动生产率较低丰田佐吉(1867~1931)Toyota Sakichi 日本织机改革家明治维新前夕出生于棉织品产地浜松附近的一个木匠家庭。
13岁小学毕业后从父学木工23岁时改 制成一台 手工木织机,比传统织机提 高生产能力 40%~50%1897年研制成功柴油机带动的狭幅动力木织机,后称丰田织机同年与他人合办乙川棉布合资公司,采用丰田织机生产棉织物此后,在三井物产公司的资助下,丰田织机在日本迅速推广,并于1906年成立丰田织机公司1904年美国J.诺恩勒普发明的自动换纡织机传入日本,丰田佐吉遂积极从事自动织机的研究,但受到三井财团反对而辞职赴美考察归国后在名古屋和刈谷等地独立经营纺织厂,积累研究资金1926年他终于研制成功自动换梭织机丰田自动织机上的张力机构、自动换梭机构、投梭机构等重要部分基本上已经具有现代织机的形制,是日本织机制造技术赶上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曾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丰田佐吉 (1867 - 1930) 日本杰出的发明家,实业家丰田家族的开山门祖,丰田财团的创始人 出生于浜松以西浜名湖对岸的湖西市自1890年木制人力织机的发明开始,发明了多种织机,对纤维产业及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志向不仅止于织机的发明,更进一步向以汽车为首的日本产业界进军,丰田佐吉的名言:“一代一事业”其后,其长子喜一郎创建了丰田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