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科晋升副主任医师病例高级职称分析专题报告3篇汇编.docx
15页口腔科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单位:***姓名:***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2022 年**月**日瓷贴面修复上颌切牙牙体缺损病例报告一、基本情况 患者,女,28岁,因上颌前牙外伤变色2年于2016 年10 月 27 日就诊于我院患者 8 年因外伤致 11 近中切角处牙体缺 损,后于外院行树脂修复,近 2 年自觉缺损处牙体变色,影响美 观,遂就诊于我科口腔检查:颜面部基本对称,张口度无异常、 张口型无偏斜,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口腔卫生良好,牙龈无红肿、 溢脓覆合覆盖无异常12 唇面树脂充填物,11 唇面树脂充填 物,近中切角处充填物周围牙体呈黑褐色、浸墨状,牙髓活力正 常,无松动21 唇面见充填物部分脱落,颈部见少量树脂充填 物,22 唇面充填物完全脱落,患者为低笑线二、治疗方法 (1)镜前交流及美学设计:与患者交流并最后制定贴面修 复计划;(2)数码比色:在自然光下用Vita3D比色板进行单 反相机(Canon60DEos」S0 :200,F: 1/25,快门:1/125s, 闪光灯:M :1/4 )数码比色;(3)进行对接式瓷贴面行牙体预 备;(4)单线(5-0)排龈,硅橡胶印模,树脂制作临时贴面 修复;(5)试戴瓷贴面,确定修复体完全就位,边缘密合,邻 接关系良好,正中颌位及前伸无早接触及合干扰,患者对修复体 形态及颜色满意后,隔湿干燥修复体及基牙,按照树脂粘接剂粘 接瓷贴面,部分固化粘接剂,多余粘接剂,完全固化。
修复后2周、6个月,1 年复诊检查牙周组织情况、修复体完整情况、边缘密合度、颜色、形态等各项指标见图 1、2图 1 术前口内正面照图 2 瓷贴面修复后口内照三. 结果全瓷贴面修复后边缘适合性好,修复体形态协调,颜色自然 美观,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修复后2 周,6 个月,1 年复诊检 查牙周组织情况、修复体完整情况、边缘密合度、颜色、形态等 各项指标,均未发现异常情况,修复效果良好保存更多牙体组织及微创修复理念是未来口腔修复的发展 趋势,瓷贴面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剩余牙体组织并提供良好的美 学特性,Fradeani等报道,瓷贴面12年的成功率为94.4% ,表 明瓷贴面具有稳定的修复效果,是一种优秀的修复方法针对本 病例,可以选择树脂贴面修复,全瓷冠修复,全瓷贴面修复树 脂贴面牙体预备量少,但存在耐久度不足,且颜色的稳定性差, 此外,树脂存在吸水性和有机质的降解等问题陶瓷材料能够模拟天然牙的自然结构,同时包括有几种重要 的特性,如: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足够 的抗压性、耐磨性和颜色的稳定性,同时还能良好的再现牙体结 构的光泽性由于陶瓷修复体上釉等工序可使修复体表面光滑, 能减少菌斑附着,减少龈炎的发生。
全瓷冠修复可以达到良好的 美学效果,但牙体组织预备量较大,因此本病例选择了玻璃陶瓷 贴面修复设计,在尽可能保留患者剩余牙体组织,维护牙体组织 的健康的同时恢复前牙区的美观及功能综上,针对前牙美学修 复中,如何选择修复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现有条件,修复 材料和修复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修复设计方案,达到理想的美 学修复效果上前牙美学修复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1年前因上前牙旧修复体脱落,于外院 行根管治疗及临时修复,治疗中2 根管不通,且患者自觉临 时修复体美观性欠佳,2015-01-27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检查,要求重新修复口内多颗烤瓷 牙修复史既往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口内口外检查:21 12树脂联冠,边缘密合性差,可探 及明显悬突临时修复体取下后见2 2齐龈,1 1于龈上1 ~ 2 mm,艮面大面积牙色充填物覆盖;3远中邻面龋坏,3腭 侧远中大面积充填体,见继发龋,探诊敏感,叩痛(-),不 松动;321 234 烤瓷冠修复, 曲线欠佳,叩痛(-),不松 动,龈缘红肿,牙周袋探诊深度(PD)1 mm; 1缺失,修 复间隙已消失(图1a〜b)患者面容憔悴,双侧颜面基本 对称,开口度37 mm,开口型无偏斜;颞下颌关节区未扪 诊弹响、压痛。
影像学检查:21 12根长较短,根管内见高 密度针状物影,未见致密根充影像;2 见原有根治根管偏移 影像,接近远中根管壁;3 龋坏接近髓腔;3 根管空虚,根 尖部有透影区;21 24 可见根充影像, 3 3未见根充影像, 根尖周未见明显异常,齿槽骨未见明显吸收(图 1c)修复前牙齿美学缺陷分析:天然牙唇面白垩斑合并色素 沉着;临时修复体中线左偏;上前牙唇侧牙龈缘不平齐;下 前牙过长咬至上腭黏膜,前牙皿度深覆、皿度深覆盖;上前 牙唇侧突度较大,下颌姿势位时闭口不完全,开唇露齿;上 前牙切缘过长,大笑时仍触及下唇湿线(图1d)正、侧 面容分析:面部水平比例协调,咬合垂直距离无明显降低; 鼻唇角偏小;上唇突度较大,距Ricketts美容线近(图1e )临床诊断:332211 122334牙体缺损;21 12不良修 复体;321 234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 )修复;上前牙牙 龈缘不平齐;下牙列缺损(已无修复间隙)考虑患者前牙 重度深覆、深覆盖的咬合特征,建议首先接受正畸治疗,待 咬合状况改善后,拆除下前牙烤瓷冠重新修复上、下前牙患者考虑到正畸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拒绝正畸治疗, 要求仅修复上前牙。
经与患者充分沟通,为其制定修复方案 为:321 123 完善根管治疗(2 有治疗失败拔除可能);牙 周系统治疗;321 123 制作暂时性修复体;牙周冠延长手术; 321 123 桩核冠修复告知患者相关风险、费用等,在其知 情同意下实施治疗方案图1患者治疗前图片及美学缺陷与面容分析a治疗前 口内照;b拆除临时冠后照片;c影像学检查;d牙齿美学 缺陷分析;e正、侧面容分析二.治疗过程完善牙周系统治疗及321 123 根管治疗后,制取修复 前上下颌印模,并进行面弓转移,将研究模型上架,制作暂 时性修复体21 12制作预成石英纤维桩树脂核,321 123 戴入暂时性修复体,并再次进行美学分析(图 2),此时患 牙主要的美学缺陷为321龈缘水平位置过低,建议行321 牙周手术,改善牙龈美观,患者同意图2 321 123 暂时性修复体美学分析 冠延长术后拆线并调改暂时冠边缘位置(图 3):龈缘 连线、龈乳头高度、牙龈顶点的位置双侧基本对称,整体协 调;暂时性修复体牙冠宽长比可;相邻牙冠宽度比例基本符 合Preston比例;牙冠轴向对称协调;切缘连线形态良好; 切外展隙高度可,左右对称,切缘尖角形态良好;患者放松 时可闭口,上前牙中线与面中线一致,切缘连线形态与下唇 湿线协调,最后通过口唇支撑、发音、唇颊肌肉功能运动等 判断牙齿切缘长度及唇舌向位置适合。
图3 321 牙冠延长术后经过患者口内调整、试戴,在兼顾美观和功能的前提下 确定合适的前导牙冠延长手术后 3个月复查,牙周健康, 龈缘位置稳定开始永久修复:再次转移面弓,上架,制作 个性化切导盘,将暂时性修复体的前导复制并转移到正式修 复体的制作,尽量保持患者口颌系统原有的功能状态(图4); 规范化全瓷冠牙体预备,CAD/CAM获得最终修复体;患者 对修复体形态、颜色等满意,树脂粘接(图5)1 个月及 9 个月后随访,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牙龈健康、美观,咬 合稳定,前牙美观与功能明显改善(图 6)图5修复体粘接完成正中、前伸及侧方咬合a〜c最 终修复体牙尖交错位时右侧、正中、左侧咬合照;d〜f暂 时性修复体下颌前伸、左侧及右侧咬合运动至同名牙尖相对 时咬合接触关系;g〜f最终修复体基本复制暂时性修复体 的动态接触图6美学修复前、后对比a〜b修复前;c〜d修复面颊部肿胀不适病例报告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28岁,2011 年8月30日以“左 侧面颊部肿胀不适3月”就诊专科查体:双侧面部不对称, 左颊部肿胀,张口型张口度正常;口内 24至左上颌结节区 颊侧前庭沟骨质膨隆,扪之乒乓样感,界欠清,压痛(+), 表面黏膜正常,颌下及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全景片示左上颌25 远中至上颌结节区见一囊性病变, 与正常骨边界清晰,病变向上、前份膨隆,上界超过左眶下 缘,病变下后壁骨质不连续;28 位于病变区的上份、牙冠朝 向囊腔;病变区密度不均匀,后、下份可见少许钙化点;2627牙根不规则吸收,左上颌窦被推挤向内上(图 1)点狀钙化[箭头示)根据病变为膨胀性生长的良性占位,含牙,邻牙牙根吸 收,有钙化,局部骨质不连续,影像学诊断为左上颌骨牙源 性良性肿瘤术后切除大体标本为约4 cmx3 cmxl cm大 小的囊壁样组织,含牙冠光学显微镜下:瘤细胞主要为多边形上皮细胞,瘤细胞 排列呈囊状、片状或岛状,胞浆嗜伊红,可见清晰的细胞间 桥,部分区域有胞浆透明的瘤细胞,偶见双核,未见病理核 分裂象,瘤细胞间以及间质内见嗜伊红均质的淀粉样物质沉 积和钙化团块病理诊断: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 , CEOT) (图2)病理 号:112629病例2:患者,男,57岁,2014年5月12日以“右下后牙区疼痛3月”就诊,口服消炎药后症状无缓解,后发 现右颊部一包块专科检查:患者面形不对称,右颊部肿胀, 可触及一大小约1・5 cmx2 cm的包块,质硬,无动度,无 触痛,表面皮肤光滑无破溃。
全景片示右下颌骨体后份自47至右下颌升支见一不规 则的囊性病变,边界清晰,病变区上份见细线状低密度透射 带;中心密度不均匀,可见散在的团片状、点状钙化影,48 阻生位于病变区内,钙化影在牙冠周围浓集成团片状、在下 颌升支区散在分布呈点状;46、47根尖区骨质增生硬化, 与正常骨边界不清晰;47远中根轻度吸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显示包块 向颊舌向膨隆,舌侧部分骨皮质变薄、不连续;下颌角病变 区颊舌侧也可见细线状包膜影(图3 ) 根据右下颌骨体后份及升支的囊性病变,有包膜,含牙、冠 周见高密度钙化团块,影像诊断:囊性牙瘤可能?病变近中 骨质增生硬化可能与感染有关术后切除大体标本:约3 cm x2 cmxl cm大小的囊肿样组织,囊壁厚,附着有颗粒样增 生,含牙,质地实性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排列呈条索状、岛 状或筛孔状,胞浆略嗜伊红瘤细胞和间质中可见嗜伊红的 淀粉样物质沉积,内有较多呈同心圆沉积的钙化物及大的钙 化团片瘤细胞边界较清晰,可见清晰的细胞间桥、双核或 多核瘤细胞,核仁清楚术后病理诊断:CEOT (图4)病 理号:Z-201401732。
拘4病例2术肩病理HE X 102 讨论CEOT 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牙源性良性肿瘤,占牙源性 肿瘤的比例小于1%,目前文献报道的病例约200例CEOT 曾被称为异型性钙化成釉细胞瘤、恶性牙瘤、腺样成釉细胞 瘤、混合性囊性牙瘤等[1]发病年龄分布较广,8~92 岁之 间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 36.9岁),性别之间无明显 差异,可以分为骨内型(中央型)和骨外型(外周型)两种, 骨外型罕见,骨内型约占95%,下颌的发病率是上颌的 2 倍,磨牙区最常受累(69%)临床上多表现为渐进性增大 的无痛性肿块,可引起面部畸形及病变区牙齿松动、移位若发生在上颌骨,患者会出现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 状;骨外型可表现为前牙区牙槽突表面无痛、质硬、生长缓 慢的无蒂肿块,病变位于牙槽嵴时可造成牙齿移位,应与龈 瘤、外周型巨细胞肉芽肿鉴别骨内型CEOT的影像学特征: 多为下颌体后份及升支的囊腔样病变,可为单囊或者多囊, 单囊多见,发生在上颌者常破坏上颌窦后下壁;半数以上的 病例含牙,且多为下颌磨牙;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