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索具、吊具.pdf
21页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索具、吊具常用索具、吊具 一、索具、吊具的常用端部配件一、索具、吊具的常用端部配件 环眼吊钩、吊环、卸扣、绳卡等是构成吊索、吊具的端部配件(也称末端件)或连接件 选取、使用正确与否,关系到吊具、索具的承载安全这些配件是按照相应的标准由专业生 产厂制造的,在产品标记和技术参数中均应提供“额定载荷”及性能数据,这是正确选择的 依据 作为吊索端部配件按规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4,验证力(试验载荷)应等于额定起重量的 2 倍端配件选择: 端部配件=实际起重量×4 式中实际起重量应是吊索的额定起重量 1.卸扣 卸扣分 D 型和弓型两种(见图 5—2、图 5—3),可作为端部配件直接吊装物品或构成挠 性索具连接件卸扣产品规格较多,根据实际使用状况,按产品额定载荷直接选取表 5— 8、表 5—9 给出了 D 型卸扣 G210 型和弓型卸扣 G2130 型技术参数 图图 5——2 D 型卸扣型卸扣 表表 5——8 D 型卸扣型卸扣 G210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图图 5——3 弓型卸扣弓型卸扣 表表 5——9 弓型卸扣弓型卸扣 G2130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2.端部吊钩 端部吊钩种类很多,选择不同形式的端部吊钩可以组成不同用途的吊具、吊索。
如图 5 —4、图 5—5、图 5—6 所示,表 5—10、表 5—11、表 5—12 为常用端部吊钩基本参数 (1)环眼吊钩参数 图图 5——4 环眼吊钩环眼吊钩 表表 5——10 环眼吊钩环眼吊钩 额定载荷 (t) B (mm) O (mm) H (mm) W (mm) E (mm) F (mm) 重量 (kg) 0.5 80 22 25 15 20 12 0.3 1 96 30 37 24 16 17 0.8 2 110 31 40 27 25 20 1.3 3.2 154 40 52 37 32 25 3 5 184 50 62 40 40 27 4.8 (2)鼻型钩参数 表表 5——11 鼻型钩鼻型钩 额定载荷 (t) T (mm) B (mm) D (mm) J (mm) 重量 (kg) 1 20 40 30 35 1 1.5 25 145 40 35 2 3 30 205 50 42 4 图图 5——5 鼻型钩鼻型钩 图图 5——6 羊角滑沟羊角滑沟 (3)羊角滑钩参数 表表 5——12 羊角滑钧羊角滑钧 链条直径 额定载荷 (Lbs) 参数 (in.) 重量 (Lbs) H-331 A-331 A B C D 1/4″ 1950 2750 0.44 0.94 0.38 2.56 0.50 5/16″ 2875 4300 0.50 1.06 0.44 2.87 0.75 3/8″ 4000 5250 0.59 1.31 0.47 3.25 1.20 7/16″ 5000 7000 0.66 1.56 0.56 3.70 2.06 1/2″ 6500 9000 0.75 1.69 0.63 4.00 2.80 5/8″ 9250 13500 0.91 2.00 0.75 4.94 4.75 3/4″ 12500 19250 1.31 2.50 1.00 6.09 10.30 图图 5——7 吊吊 环环 3.吊环 吊环一般是作为吊索、吊具钩挂起升至吊钩的端部件(见图 5—7)。
根据吊索的分肢数的 多少,还可分为主环和中间主环吊环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5—13、表 5—14 (1)端部吊环 表表 5——13 吊环技术参数吊环技术参数 额定 载荷 圆吊环 (mm) 梨形环 (mm) 试验 载荷长吊环 (mm) 重量 (kg)d D d r R L t A B d 3 24 100 20 60 20 85 6 80 144 20 1.085 28 150 30 65 25 93 10 100 180 26 2.308 33 175 33 75 30 100 16 120 216 32 4.2010 38 225 38 80 50 146 12 24 140 252 38 6.93(2)中间环 表表 5--14 组合吊环中间环技术参数组合吊环中间环技术参数 主吊环载荷 (t) 中间环载荷 (t) A (mm) B (mm) C (mm) 重量 (kg) 3 2.1 51 108 16 0.51 5 3.5 70 140 20 1.04 8 5.6 85 170 25 1.97 12 8.5 100 200 30 3.35 4.索具套环 钢丝绳索扣(索眼)与端部配件连接时,为防止钢丝绳扣弯曲半径过小而造成钢丝绳弯折 损坏,应镶嵌相应规格的索具套环。
索具套环如图 5—8 所示,其技术参数见表 5—15 图图 5——8 索具套环索具套环 表表 5——15 索具套环技术参数索具套环技术参数 型号 钢绳直径 (mm) 套环许用载荷 (kN) A (mm)B (mm)C (mm)D (mm)E (mm) F (mm) 重量 (kg)6 6 3.43 15.028.09.0 30 47 6.6 0.0348 8 6.27 20.037.012.040 63 8.8 0.07410 9~10 9.80 25.046.015.050 79 11.0 0.13212 11~12 14.70 30.056.018.060 95 13.0 0.21214 13~14 19.60 35.065.021.070 111 15.0 0.31116 16 26.46 40.074.024.080 126 18.0 0.5145.钢丝绳夹 钢丝绳夹是制作索扣的快捷工具,如操作正确,强度可为钢丝绳自身强度的 80%其 正确布置方向如图 5—9 所示,为减小主受力端钢丝绳的夹持损坏,夹座应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U 型螺栓扣在钢丝绳尾段上,绳夹的间距 A 等于 6~7 倍钢丝绳直径。
钢丝绳的紧 固强度取决于绳径和绳夹匹配,以及一次紧固后的二次调整紧固绳夹在实际使用中,受载 一次后应作检查, 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夹不得首先单独紧固, 离套环最近处的绳夹应尽可能地 靠紧套环,但不得损坏外层钢丝钢丝绳夹所用的数量与绳径相关,按表 5—16 选取 表表 5——16 钢丝绳夹数量的选用钢丝绳夹数量的选用 绳夹公称尺寸 钢丝绳公称直径(mm) <7 ≥7~16 ≥16~20 ≥20~26 ≥26~40 钢丝绳夹最少数量(组) 3 5 6 7 8 图图 5——9 钢丝绳夹正确布置方向钢丝绳夹正确布置方向 A 型钢丝绳夹如图 5—10 所示,其技术参数见表 5—17 图图 5——10 A 型钢丝绳夹型钢丝绳夹 表表 5——17 A 型钢丝绳夹技术参数型钢丝绳夹技术参数 型号 (mm) A (mm) B (mm) C (mm) D (mm) E (mm) F (mm) G (mm) 重量 (kg) 6 22.5 14 17 5 12 14 24 0.025 8 28 17 21 6 15 16 30 0.045 10 38 21 28 8 19 20 37 0.09 12 45 27 34 10 24 25 47 0.18 15 52 32 40 12 29 30 57 0.28 20 62 38 47 14 36 36 71 0.48 22 69 43 52 16 40 39 78 0.62 二、吊索二、吊索 吊索是以使用挠性元件不同如钢丝绳吊索、 合成纤维吊带和吊链的总称, 是起重作业中 最基本和使用最广泛的工具。
1.吊索的基本形式 吊索可由钢丝绳、合成纤维带、起重短环链制作成以下形式(见图 5—11) 2.吊索最大安全工作载荷 图图 5——11 吊吊 索索 钢丝绳吊索、吊链、人造纤维吊索(带)的极限工作载荷是以单肢垂直悬挂确定的它们 的使用形式是随着物品形状、种类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悬挂角度和吊挂方式,使吊索的许 用载荷发生变化 我们是通过一个吊挂方式系数对吊索的极限工作载荷进行修正, 来达到安 全使用的目的其表达式为: 最大安全工作载荷;吊挂方式系数×标记在吊索单独分肢上的极限工作载荷 工柞中,只要实际载荷小于最大安全工作载荷,即满足吊索安全使用条件不同的工作 条件,吊挂方式系数不同,可参照下列条件选择当物品具有对称分布,且载荷在所有分肢 均等时,吊挂方式系数按表 5—18 选取 表表 5——18 对称分布载荷吊挂方式系数对称分布载荷吊挂方式系数 吊索安全工作载荷=吊挂方式系数×标记在吊索单独分肢极限工作载荷 吊 挂 分肢数 肢间夹角α与铅垂线角 度β 吊挂方式系 数 1 - - 1 2 0°~90° 0°~45° 1.4 90°~ 120° 45°~60° 1 3 - 0°~45° 2.1 - 45°~60° 1.5 4 0°~90° 0°~45° 2.1 90°~ 120° 45°~60° 1.5 注:1.表中吊索各分肢处于“直拉”状态,不穿套;当穿套时,除钢丝绳吊索外,其余吊作用时, 应按实际不承载的分肢数相应进行减少。
荷×cosβ,三、四肢吊索当物品具有非对称分布,载荷在吊索分肢不均等时,吊挂方式系数按表 5—19 选取 载荷=吊的极限索单独分肢极限工作载荷应减少 20% 2.当多肢吊索提升物品,只有部分分肢承担全部载荷,而其余分肢只起平衡 计算吊索安全工作载荷的吊挂方式系数3.用三角法计算可用下面公式: 双肢吊索安全工作载荷=2×标记在吊索单独分肢极限工作载 安全工作载荷=3×标记在吊索单独分肢极限工作载荷×cosβ 表表 5——19 非对称分布载荷吊挂方式系数非对称分布载荷吊挂方式系数 吊索安全工作挂方式系数×标记在吊索单独分肢工作载荷 吊索分肢数 分肢与铅垂线的最大夹角(βmax)吊挂方式系数 2 3 4 ≤45° 11 1.4 .4 2 3 45°<βmax≤60° 1 1 1 4 注:1.表中吊索各分肢处于“直拉”状态,不穿套 吊 式中βmax≤60°) 单肢吊索不同吊挂方式的吊挂方式系数,按表 5—20 选取 表表 5——20 单肢吊索的吊挂方式系数单肢吊索的吊挂方式系数 三、钢丝绳吊索三、钢丝绳吊索 钢丝绳吊索是以钢丝绳配以端部件或用绳端直接插接索扣构成,其形式见图 5—11。
2.用三角法计算可用下面公式: 双肢吊索安全工作载荷=标记在吊索单独分肢极限工作载荷×2cosβmax,三、四肢 索安全工作载荷=标记在吊索单独分肢极限工作载荷×3cosβmax(1.钢丝绳吊索的极限工作载荷 钢丝绳吊索的极限工作载荷可由下式求得: 4、表 5—5; 0.8); Ku——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5) 工作载荷是依据求出的或标记在钢丝绳吊索上的极限工作载荷为 4,分肢夹角α=60°,铅垂线角度β=30°,,强度等级 1670MPa 查表 5—4 得破断拉力 F0 为 131kN 选 Ke=0.8,Ku=5 肢夹角α=60°,铅垂线角度β=30°,查表 5—18 对称公2.1(t)=4.41(t) 度在无载荷测量时,误差不得超过钢丝绳直径的土 2 倍或40 倍 绳公称直径的 96 倍 具套环否则端部配件与软索眼接触连的硬索眼应与吊钩尺寸相适应,两者之间必须有足够的间隙,制成,中间不得有接头,环形吊索只允许有一处接头 )无规律分布损坏,在 6 倍钢丝绳直径的长度范围内,可见断丝总数超过钢丝总数的重锈蚀:柔性降低,表面粗糙,在锈蚀部位实测钢丝绳直径已不到原公称结,扭曲、挤压造成钢丝绳畸变、压破、芯损坏或钢丝绳压扁超过原公称直径绳热损坏;由于电弧、熔化金属液浸烫或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引起的强度的 95%。
连接部分滑出 )(式中:Wll——钢丝绳吊索的极限工作载荷(kg); F0——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kN)查表 5—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