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资料.doc
26页《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注意:每次作业的最后一道题,不能照抄,仅供参考)作业一(导论--第3章)习题部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 资料收集 和 分析研究 ,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结识活动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自然环境 、 人口和 文化 3、 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核对象的范围可分为 全面调查 和 非全面调查 两大类4、 变量间的互相关系重要有两种类型: 因果关系 和 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 完整性 和 互斥性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2、描述性研究是指 ( B )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性、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3、 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 A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4、 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 D )。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5、 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 C )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 ACE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4、检查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E、复本法 F、对分法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ABC )A、查阅文献 B、征询活动C、实地考察 D、拟定课题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重要涉及哪些内容?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涉及选择和拟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拟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探索性研究的任务是什么?应当如何进行? 答:探索性研究的任务重要有:第一, 拟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第二, 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第三, 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第四, 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第五, 拟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第六, 拟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重要方法有:查阅文献、征询、实地考察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毕操作化25)规定: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涉及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定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推断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实践部分:无固定答案,按自己的选题完毕2、根据本人的爱好或条件的便利,选择和拟定一个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并设计出调查总体方案。
30分)规定:内容完整,条目清楚 答:具体内容自定,无固定答案(不要照抄)(附:方案内容和规定:①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在课题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名称、生产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性质在目的方面,要具体说明调查研究要解决哪些 问题,解决到什么限度,意义如何在基本观点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的重要命题和假设是什么,所涉及的概念如何定义,变量及其关系②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要说明调核对象有哪几类,有哪些调查的基本单位;需要通过这些单位来调查哪些项目和指标,收集哪些资料,对资料的系统性和精确性有何规定;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调核对象的时间跨度有多大③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调查方式涉及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调查方法即收集资料的方法,如访谈、实验、文献、问卷、观测等;要说明资料整理、分析方法,涉及采用的资料整理、分析的重要内容以及具体操作方法④调查研究的时间与环节安排一方面要拟定调查研究的总的期限另一方面要排出具体的进度表,标明调查研究中每一个具体环节的所需时间,以控制调查研究计划的进程⑤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要拟定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根据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可选用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不同组织形式。
必要时还可以在其下细分具体部门和小组要明确调查研究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凡是涉及到多学科或部门的,应当有有关学科的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与,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顺利进行⑥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在经费预算中,须详列各项用途并计算出具体数目经费使用要有一定的制度,大型调查研究的钞票出纳,应指派专人负责在社会调查的物质保证方面重要是对调查工具、技术设备以及资料整理与分析设备做出安排仅供参考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实行方案2023年以来,通州区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在新的形势下,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仍然严峻,居民出行特性发生着主线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呈现出新的特性为了应对城市交通拥堵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促进通州的可连续发展,全面掌握当前全区交通建设、运营和发展现状,按照北京市的统一部署,定于2023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开展全区交通综合调查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连续的科学发展观,以解决通州区交通问题需求为导向,坚持区域交通综合调查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积极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以获取综合交通信息为出发点,以提高区域交通综合服务水平为中心,以丰富区域交通发展现状内容和提高区域交通信息质量为重点,稳步推动区域交通综合调查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区域交通现代化提供信息支持和科学保障。
二、工作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掌握当前全区交通建设、运营和发展现状,通过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拟对现状交通特性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区域规划、管理、建设、经营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定量分析基础一)通过多项调查和综合分析,全面反映目前通州区域交通特性和问题五年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机动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动,区域空间格局和交通结构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次调查就是通过结合区域布局和土地运用结构的变化,了解客流和机动车交通流的时空分布和规律,掌握全区交通基本状况和重要交通特性;力求从各专项角度到系统综合角度全面分析交通系统的运营特性和规律,评价区域交通网络的使用功能和效率,探讨交通问题产生的因素、机理和相关因素,总结各项改善交通与环境的政策和措施的成效,从而进一步拟定努力的方向二)更新通州区交通基础数据库,为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本项目将从区域交通系统运营的各层面展开调查,更新各交通子系统数据子库,从而最终更新全区交通基础数据,建立反映通州区交通发展变化的动态数据库,为各类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为各交通部门的平常实际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三)分析交通发展变化趋势,为交通治理和对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调查成果汇总、分析和研究,揭示通州区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的空间与前景,为综合治理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制定有效的交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测试方案和效果评价四)建立通州区域交通模型,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平台当前区域交通的紧张局面是区域快速发展进程中多种矛盾的集中反映,因此通州交通问题的解决需要放在区域总体规划的大背景下加以审阅本次调查即可以全面掌握区域土地运用和空间布局、交通系统运营状况、居民和机动车出行特性等基本数据信息,建立范围覆盖全区的交通模型,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将区域土地使用结构与交通流基本信息结合,进行交通模拟测试,从而提高交通方案分析和政策评估的准确性、科学性三、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主管区领导挂帅,成立调查领导工作组,由区教委、通州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通州国土分局、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区建委、区交通局、区商务局、区市政管委、区劳动保障局、区卫生局、区审计局、区记录局、区旅游局、区委宣传部、通州交通支队、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共同开展工作四、工作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具体内容见附件2五、保障措施(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本次区域交通综合调查工作,抽调精兵强将,尽快成立各级专门工作小组,尽职尽责,切实做出成效,保证高质量地准时完毕本次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领导和执行机构划分为3个层面,自上而下依次为区调查领导小组、区全市交通综合调查办公室、街镇全市交通综合调查办公室,对内及时沟通,便于协调,对外能统一口径,和谐互动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全区交通综合调查是一项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被调查者—居民的合作限度决定于其对调查目的和意义的了解与结识限度由于被调查者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各异,其能接触到并且比较关心的新闻媒体也各不相同,故一方面新闻媒体的宣传应当是全方位的、立体的,既要涉及电视、广播、报纸等常规媒体,也要采用在乡镇、居民社区中广泛张贴调查动员材料、居委会宣传等临时手段;另一方面媒体宣传连续时间要长,做到进一步人心,计划在10天内,各种宣传力度应逐渐加大,在调查前一个星期左右达成高潮三)积极准备,严格把关在调查工作过程中,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做好各方面地准备工作,始终保持高度地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调查方案,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间规定开展工作附件:1.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项目任务及时间安排2.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作业二(第4章--第6章)习题部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 总体 自身所具的有的 异质性 。
2、 常用的简朴随机抽样方法有 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 随机数表法 3、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重要有 人工文献检索 和 计算机文献检索 4、 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 定性分析 和文献 定量分析 5、 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 直接发送法 和 间接发送法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1、 分类抽样重要解决的是( A )A、总体异质性限度较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