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材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225045302
  • 上传时间:2021-1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新教材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明浪潮 提纲(重要资料 妥善保管)【本单元综合解说】 本单元主要讲说了席卷全球的工业明浪潮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蒸汽机和电气为标志的两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明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奠定了我们现代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工业明也带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东西方发展的巨大差异;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西方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空前激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下,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19世纪60年代,受工业明浪潮的推动,一些国家发生重大变革,成为现代化国家普鲁士的武力统一为德国赢了统一的市场;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在工业明的浪潮中,这些崛起之路虽各不相同,但都抓住了历史机遇本单元在全册乃至中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年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 【单元重点】【单元难点】1工业革命的进程、重大发明及影响;2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3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过程及意义;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意义;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意义;6罪恶的“三角贸易”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大发明;1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2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意义;3理解南北战争的原因及意义;4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影响;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6认识“三角贸易”对非洲、欧洲的影响。

      第一 工业革命开始首先发生于用过的原因政治上:17世纪,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英国初步确立经济上: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急剧扩大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部门棉纺织业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与应用(哈格里夫斯)发展瓦特改进蒸汽机背景:工业革命后,机器数量不断增多,仍有很多地方不能使用机器作用:成为工业产的动力机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意义: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交通工具的革命原因:人们开始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表现:美国人富尔顿首先制造了蒸汽机作用动力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于1841年发明了蒸汽机车工厂及工厂制度的出现1工厂建立规模逐渐扩大2工厂制度的出现: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逐步完善31840年,英国主要工业部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完成扩展情况及作用419世纪初,从英国扩展到德意志、法国等欧洲国家及美国,开启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完成时间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完成标志及器材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的斗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工业革命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差别,造成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工人斗争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的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的宪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 ;英国的欧,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1)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2)为什么能创立:马克思、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疾苦;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化成果;考察了当时工人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意义: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为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困和愚昧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世界各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巴黎公社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 资本主义的扩展一、德国统一 背景德意志的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核心人物俾斯麦(铁血宰相)核心力量普鲁士方式三次王朝战争(对丹麦、奥地利、法国)时间1871年标志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威廉一世成为帝国皇帝)影响积极: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德国成为世界强国消极:德国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未得到充分实现。

      二、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原因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大种植园经济 造成南北矛盾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废除问题北方废奴运动高涨(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当选美国总统过程起止时间:1861-186年逆转战局的举措: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激起了广大黑人的参战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宅地法》颁布结果:186年,以北方的胜利告终意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 未彻底解决知识拓展:美国独立战争VS南北战争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时间177-1783年1861-186年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两种经济模式之间的矛盾内容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方式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 以内战的方式进行领导人华盛顿林肯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标志177年莱克星敦的枪声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颁布《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性质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扫除障碍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度影响赢得了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阶段特征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本主义的扩展阶段相同点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独立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两者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俄国改革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农奴制阻碍工商业发展时间1689年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影响俄国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农奴制改革背景农奴制阻碍工业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目的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人物亚历大二世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影响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俄国现代化进程,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四、明治维新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内忧外患严重(美国侵略日本);倒幕运动的胜利时间1869年 19世纪中后期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的国际制度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置产兴业)社会生活:提倡“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军队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成功经验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从而摆脱了民族危机性质资产阶级改革作用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启示主动学习先进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积极进取等第四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三角贸易背景16-19世纪三百多年间,欧洲殖民的国家对印第安人野蛮屠杀造成美洲劳动力短缺殖民扩张的中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路线出程: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中程:在非洲通过各种手段掳获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归程: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影响对非洲:三百多年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导致非洲长期贫困。

      对欧洲:黑奴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把赚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时间18-19世纪初领导人玻利瓦尔、圣马丁结果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除古巴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后果:印度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87年,印度爆发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起义第五 第二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新阶段的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时间姓名国家发明时间姓名国家发明1831年法拉第英国磁铁产生电的实验1882年法国电力铁路1866年西门子德国发电机188年卡尔本茨德国小型发电厂1870年格拉姆比利时电动机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飞机1879年爱迪生美国电灯1876年贝尔美国 2.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处阶段早期阶段(蒸汽时代)新阶段(电气时代)开始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后半期主要特点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技术发明成果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蒸汽机车电动机、电灯、汽车、飞机、 工业发展领先国家英国 美国、德国主要工业门类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共同影响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工业革命新阶段与早期阶段相比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最突出特点)(3)新的技术和发明越出了一国的范围,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