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高中化学.doc
8页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化 学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K+和Na+ B.CO2和NO2C.CO和CO2 D.N2和CO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 molL-1H2SO4溶液 B.2 molL-1NaOH溶液C.2 molL-1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4.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2H++2e- =H2 B.Fe2++2e- =FeC.2H2O+O2+4e-=4OH- D.Fe3++e-=Fe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 反应是: (CH3)2C=O+HCN-→(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 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较小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8.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10.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1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CH3COOH+NH3=CH3COONH4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H++OH-=H2OC.碳酸钡溶于醋酸 BaCO3+2H+=Ba2++H2O+CO2↑D.金属钠跟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13.向50mL 18 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14.0.1 molL-1NaOH和0.1 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次序是A.[Na+]>[Cl-]>[OH-]>[H+] B.[Na+]=[Cl-]>[OH-]>[H+]C.[Na+]=[Cl-]>[H+]>[OH-] D.[Cl-]>[Na+]>[OH-]>[H+]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0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0C.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0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16.CaC2和MgC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17.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1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