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冷战北约华约部署及编制.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411590
  • 上传时间:2017-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3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师级战役机动集群80 年代苏军标准化摩托化步兵师编制如下全师约 13294 名官兵师部: 245 名官兵,3 辆 BTR 系列轮式装甲车,6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2x 摩步团 : 2x2523 名官兵, 2x156 辆 BTR 系列轮式装甲车摩步团: 2424 官兵,147 辆 BMP 系列步兵战车坦克团: 1143 名官兵,94 辆主战坦克炮兵团: 1062 名官兵, 48 门 2S3 自行加榴, 18 部 BM21 火箭炮地空导弹团: 504 名官兵, 20 部 SA-6/8/11/15(北约代号)机动中近距防空导弹, 21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地地导弹团: 170 名官兵, 4 部 FROG-7 或 SS-21(北约代号) 战术弹道导弹反坦克营: 195 名官兵, 12 门 T12 反坦克炮, 9 辆 BRDM 系列侦察车侦察营: 340 名官兵,3 辆 BRM 侦察车, 16辆 BRDM 系列侦察车 )包括 4 辆 BRDM-2rkh 核生化侦察车 ), 12 辆 BMP 步兵战车, 6 辆主战坦克直升机中队: 200 名官兵, 6 架 MI-24 突击直升机 , 6 架 MI-8 运输直升机, 6 架 MI-2侦察直升机。

      独立坦克营: 51 辆主战坦克工兵营: 395 名官兵80 年代苏军标准化坦克师编制如下全师约 11620 名官兵师部: 245 名官兵,3 辆 BTR 系列轮式装甲车,6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3x 坦克团 : 3x1640 名官兵, 3x94 辆主战坦克摩步团: 2424 官兵,147 辆 BMP 系列步兵战车炮兵团: 1062 名官兵, 48 门 2S3 自行加榴, 18 部 BM21 火箭炮地空导弹团: 504 名官兵, 20 部 SA-6/8 /11/15(北约代号) 机动中近距防空导弹, 21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地地导弹团: 170 名官兵, 4 部 FROG-7 或 SS-21(北约代号)战术弹道导弹侦察营: 340 名官兵, 3 辆 BRM 侦察车, 16 辆 BRDM 系列侦察车)包括 4 辆BRDM-2rkh 核生化侦察车), 12 辆 BMP 步兵战车, 6 辆主战坦克直升机中队: 200 名官兵, 6 架 MI-24 突击直升机 , 6 架 MI-8 运输直升机, 6 架 MI-2 侦察直升机工兵营: 395 名官兵。

      80 年代苏军标准化空降师编制如下全师约 6554 名官兵师部: 160 名官兵,3 辆 BMD 系列空降步兵战车,6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3x 伞兵团: 3x1473 名官兵, 3x115 辆 BMD 系列空降步兵战车炮兵团: 620 名官兵, 30 门 2A18M(D30)牵榴, 6 部 BM21 火箭炮,6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防空营 : 155 名官兵, 18 门 ZU-23 高炮, 12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突击炮营: 180 名官兵, 31 辆 ASU-85 突击炮, 12 部 SA-7/14/16(北约代号)近距防空导弹侦察连: 75 名官兵工兵营 : 220 名官兵80 年代苏军标准化炮兵师编制如下. 加农炮旅: 72 门 2S7 大口径自行火炮或 M30 牵火) 3x 榴炮旅: 3x72 门 2S3/2S5 自行陆或D30/D20 牵榴火箭炮旅: 72 部 BM21 或 BM27 火箭炮反坦克旅: 48 门 T12 反坦克炮, 36辆 BRDM 系列侦察车80 年代苏军有五大战区。

      西部战区包括驻东欧的西方集群(东德) ,北方集群(波兰),中央集群(捷克) ,波罗地海军区,白俄罗斯军区,卡布桑军区西北战区包括列宁格勒军区西南战区包括南方集群(匈牙利 ),基辅军区,欧达沙军区南部战区包括塔吉斯坦军区,北高加索军区,中高加索军区,以及入侵阿富汗的苏军远东战区包括中亚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巴库尔军区,远东军区战略预备队包括莫斯科军区,伏尔加军区,乌拉尔军区苏联解体前夕,中亚军区取消,伏尔加军区与乌拉尔军区合并在战时,苏军的军区和国外的集群自动成为方面军建制苏军的 A 级部队是进入临战状态的部队B 级部队的装备和 A 级部队差不多,但兵力只保持在标准编制的 50-70%C 级部队只有老式装备,兵力不到标准的一半D 级部队是空架结构,只维持 5%的人员,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动员1980 年代苏军远东军区是有 A 级部队的,A 级师有第 194 近卫摩步师(隶属第 3 近卫集团军),第 5 坦克师(隶属第 5 合成集团军),第 14 近卫坦克师(隶属第 6 近卫集团军) ,第 9近卫摩步师(隶属第 11 合成集团军 ),此外军区直辖的第 6 近卫空降师,第 33 炮兵师,第218 炮兵师也是 A 级。

      苏军蒙古集群的第 39 集团军当时也是主要针对中国,其下的第 72近卫坦克师和第 112 近卫摩步师也是 A 级远东军区空军的主力作战部队编有 3 支航空军,标准化的序列如下第 1 远东航空军战斗师(90 架 MiG-23,45 架 Su-27)战斗轰炸师(135 架 Su-17)侦察飞行团(15 架 MiG-21R)第 2 远东航空军战斗师(90 架 MiG-23,45 架 MiG-29)战斗轰炸师(135 架 Su-17)侦察飞行团(15 架 MiG-21R)第 3 远东航空军战斗师(90 架 MiG-23,45 架 Su-27)战斗轰炸师(90 架 Su-17, 45 架 MiG-27)苏联西方(东德)部队集群:第 1 近卫坦克集团军(第 9 坦克师,第 11 近卫坦克师,第20 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 2 近卫坦克集团军(第 7 近卫坦克师,第 21 摩托化步兵师, 第 94 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 207 摩托化步兵师)、第 3 突击坦克集团军(第 16 近卫坦克师,第 10 近卫坦克师,第 12 近卫坦克师,第 47 近卫坦克师)、第8 近卫集团军(第 27 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 39 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 57 近卫摩托化步兵师, 第 79 近卫坦克师)、第 20 近卫集团军(第 25 坦克师,第 32 近卫坦克师,第 35 摩托化步兵师,第 90 近卫坦克师) 东德:第 5 军(第 1 摩托化步兵师,第 8 摩托化步兵师,第 9 坦克师)、第 3 军(第 4 摩托化步兵师,第 7 坦克师,第 11 摩托化步兵师) 北约方面: 中央集团军群—— 西德第 2 军(第 1 山地师,第 4 装甲师,第 10 装甲师)、第 3军(第 5 装甲师,第 2 装甲掷弹兵师,第 12 装甲师)。

      美国驻欧陆军/第 7 集团军—— 美第 5 军(第 3 装甲师,第 8 机械化步兵师)、第 7 军(第 1 装甲师,第 3 机械化步兵师)北方集团军群—— 西德第 1 军(第 1 装甲师,第 3 装甲师,第 7 装甲师,第 11 装甲师)、比利时第 1 军(第 1 机械化步兵师,第 16 机械化步兵师) 英国莱因河集团军—— 英国第 1 军(第 1 装甲师,第 3 装甲师,第 4 装甲师) 70 年代是苏军的顶盛期是相对比较的结果80 年代的苏军更强,但同时期北约的进步更大,所以相对优势反尔降低了当时北约的战略是积极防御,苏军掌握主动权根据理论,防守方与进攻方的力量比例是 1:3,苏军的常规兵力优势基本上维持在这个水平70 年代,美军在越南战败,当时的士气非常低落,军备远不如苏军(不仅是数量的劣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处于下风)如果当时苏军发动进攻,取胜的可能性很大北约基本上是完全依赖战术核武器来阻吓苏军,特别是卡特政府期间发展中子弹,就是针对苏军常规陆战兵力的威胁 80 年代美国重新军扩,完全是以苏军为对象,制定了"空地一体战"策略,依靠空中优势打击苏军的后勤基地和第 2 梯队(增援部队),而地面作战的要求则降低,只需要阻挡苏军第 1 梯队(进攻部队)在战略要点的突破。

      当然,这是否能够成功,谁也没有数所以美军还是很依赖战术核武器,在西欧相继部署了"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和陆基的"战斧"巡航导弹在西方盟国中,法国虽然是其中一员,但从戴高乐时代起就很独立,所以法国没有参加北约统一的军事体系,北约各国在法国也没有驻军虽然在战时,法国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肯定是会参战的其第 1 集团军战时接受北约中央集团军群指挥,其快速反应军战时接受北约北方集体军群指挥 陆军,人数 199 万,分为 16 个军区编为 51 个坦克师、142 个摩托化步兵师、7 个空降师、约 10 个空中突击旅和 16 个方面军炮兵师,装备主战坦克 5.3 万辆、装甲战斗车辆 6.3 万辆、火炮 2.9 万门、地对地飞弹发射架约 1570 部海军,人数为 45.1 万,分为 4 个舰队和一个区舰队装备弹道飞弹潜艇 79 艘,巡航飞弹潜艇和攻击潜艇 268 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只 193 艘,小型水面作战舰只 797 艘,登陆舰艇187 艘,主要辅助船只 269 艘 、空军,人数为 45.3 万,远程航空兵约 10 万人,编为 5 个集团军,装备中远程轰炸机 752架;方面军航空兵约 31.5 万人,编入 12 个军区和驻东欧四国苏军集群的空军序列,装备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 5167 架。

      防空军,人数为 63.5 万,编入 5 个防空区和 10 个军区的防空军序列拥有各型歼击截击机 1300 架,防空飞弹发射架 9600 部,雷达约 7000 部,有反弹道飞弹发射架 100 部 战略火箭军,人数 29.8 万,编为 6 个火箭集团军,有发射控制司令部 300 个拥有洲际飞弹 1398 枚,战略作战飞机 1690 架战略火箭军掌握著令人生畏苏联核武器库,是苏联的战略部队 苏联另有边防军 25 万,内务部队 35 万第六波美拉尼亚空中突击师. 德国有一个装备了从维也纳获得的 M-113 和M-48 的特别牵制营这些装甲车辆涂装均为西德制式,单位人员也是一身西德正规机械化部队人员打扮他们在战时将被用来采取非常规作战来渗透北约防线华沙条约一体化武装部队全序列苏联西方军队集群(驻民主德国)近卫坦克第 2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 9 师(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红旗勋章的乌曼近卫坦克第 9 师),近卫坦克第 12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32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94 师突击第 3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 6 师(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和红旗勋章的基辅—柏林近卫坦克第 6 师),近卫坦克第 7 师(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两枚红旗勋章的基辅—柏林近卫坦克第 7 师),近卫坦克第 47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4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118 师,摩托化步兵第 207 师近卫第 20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 10 师(荣获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和红旗勋章的利沃夫近卫坦克第 10师),坦克第 25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6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36 师,摩托化步兵第 19师近卫坦克第 1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 11 师(荣获苏沃洛夫勋章和红旗勋章的喀尔巴阡—柏林近卫坦克第 11 师),近卫坦克第 42 师,坦克第 9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14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20 师近卫第 8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 20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27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39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57 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59 师民主德国第 3 集团军坦克第 7 师,摩托化步兵第 4 师,摩托化步兵第 11 师民主德国第 5 集团军坦克第 9 师,摩托化步兵第 1 师,摩托化步兵第 8 师苏联北方军队集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