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ppt
2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地形图的判读,,地面高度的测量,等高线的绘制,坡度陡缓,五种地形形态,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今天我们班一起,,带地形图出去考察第一关地面高度的测量,甲山高也是,,1000m,丁山高1000m,返回,为什么呢?,,难道是量错了吗?,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过关斩将一,1000+500=1500,1000,1500-1000=500,,等高线概念,,,,,2cm,4cm,6cm,8cm,,,,,,,,,,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称等高线A,B,第二关等高线的绘制及等高距,等高线绘制,,,,,130,120,120,110,100,等高线地形图,牛刀小试二,1.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 ),,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B,什么是等高距呢?,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的大小是随地图比例尺的大小而定的1,、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2,、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米100,M,3,、如果,M,和,N,都在等高线上,,M,与,N,的,,,相对高度是 米300-100=200,400,牛刀小试,,2.,第三关坡度陡缓,缓坡与陡坡如何区分呢?,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陡坡,缓坡,,第四关五种地形形态,山顶,——,,,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等高线,向低处突出,,的地点的连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向内凹,,进去(低处突向高处,,的地点连接起来 ),,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低,,,四周高,等高线,重叠在一起,,1.,读下图,找出图中的山顶、鞍部、山谷和山脊,山顶,山顶,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脊,山脊,山脊,山脊,山脊,牛刀小试,,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2.,第五关地形剖面的绘制,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等高线特点:,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在两个山顶之间,当然,也在两个山谷顶端正对处,,陡崖,——,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叠(也就是高度密集),,山顶,——,等高线是同心圆状,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是同心圆状,内低外高,知识点回顾:,,地形图的判读(口诀),,,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起伏特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