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13唐诗五首教用书配套教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w****2
  • 文档编号:338163296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 唐诗五首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一、导入新课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二、教学新课野 望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黄鹤楼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三、板书设计黄鹤楼鹤去楼空白云悠悠愁晴川草树日暮乡关使至塞上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1.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后世称其为“诗佛”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朗读并划分诗歌节奏目标导学二:自主探究,理解诗义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小组内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的大意2.概括诗歌主要内容明确:诗人出使塞上途中的所见所感目标导学三:把握内容,体会情感1.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有什么作用?明确:点题并交代地点及事由,衬托出诗人形只影单的孤寂、惆怅。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背景链接:唐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了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明确: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诗人用“征蓬”“归雁”比喻自己,透露出内心的寂寞孤独和飘零之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微难言的怨愤、抑郁以及思乡之情3.试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1)小组合作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紧扣诗歌内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挺拔、坚毅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特殊感受;“孤”字写出作者被排挤后失意的心情;“长”字,将黄河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2)“诗中有画”,从图画美的角度赏析这一句示例:构图美: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苍茫辽阔;线条美:直烟、曲河、圆日——层次丰富;色彩美:黄沙、青烟、碧水、红日——鲜艳优美小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描绘出了一幅极其奇特壮观的大漠中黄昏落日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愧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教学建议】赏析角度示例:一炼字(大、孤、直、圆等);二写景(画面、构图、色彩等);三情感(情景结合等)4.本诗的末尾写到的“燕然”,暗用一个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明确: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以还诗句一则歌颂守边将士为国奋勇杀敌之功,二则暗示自己为国建功立业之心表现出诗人的达观以及慷慨悲壮的情感三、板书设计使至塞上首联——叙事颔联——景中含情颈联——诗中有画尾联——叙事孤寂愤懑、慷慨达观、渴望建功立业可取之处1.重视诵读,并能够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来理解诗歌意思2.善于及时补充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不足之处本诗情感富于变化,在具体解读的时候,还需借助更多的素材,渲染氛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渡荆门送别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三、板书设计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激动 开朗送别——尾联——思乡、惜别积极乐观豪迈向上钱塘湖春行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可以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三、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所行 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所见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所感 喜爱、赞美(最爱 行不足)可取之处紧扣文本特点,对五首诗的教学都紧扣住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学生由于缺乏对诗歌艺术的领悟,很难提起一定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引起学生兴趣的引导,是一大遗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真题汇编实数(37题)【含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一次函数(33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平面直角坐标系(17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三角形及其全等(36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几何图形初步(16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6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因式分解(17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分式方程及应用(7题).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分式(33题)【含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函数的概念及性质(26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中考真题汇编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35题)【含答案】.docx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代数式(36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四边形(39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中考真题汇编有理数(37题)【含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反比例函数(31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应用(31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二次根式(32题)【附答案】.docx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22题)【附答案】.docx 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