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l项目教学讲义5-2.doc
38页二)设置原理图的环境参数前面讲述了如何绘制原理图,以及制作电路元器件等知识,但是一张原理图绘制的效率和正确性,常常与环境参数设置有重要的关系,本章特将此节安排在讲述了图形绘制基础知识后讲解,以便读者能有效掌握设置原理图的环境参数可以执行 Tools | Preferences 命令来实现,执行该命令后,系统将弹出如图 3.34 所示的参数设置对话框通过该对话框可以分别设置原理图环境、图形编辑环境以及默认原始状态设置等,分别通过 Schematic 选项卡、Graphical Editing选项卡和 Default Primitives 选项卡实现下面分别对这三个选项卡的操作进行讲解图 3.34 参数设置对话框1.设置原理图环境理图环境设置通过 Schematic 选项卡来实现,如图 3.34 所示,该选项卡可以设置的参数如下: (1)Pin Options 设置引脚选项,通过该选项可以设置元器件的引脚号和名称距离边界(元器件的主图形)的间距★Pin Name Margin:在该编辑框输入的值可以设置引脚名离边界的距离★Pin Number Margin:在该编辑框输入的值可以设置引脚号离边界的距离。
2)Multi-Part suffix 设置多元器件流水号的后缀,有些元器件内部是由多个元器件组成的,比如 74LS04 就是由 6 个非门组成,通过该编辑框可以设置元器件的后缀★Alpha 选中该编辑框,则后缀以字母表示,如 A、B 等,如图 3.35 所示为选中该选项时的后缀显示图 3.35 后缀以字母显示★Numeric 选中该编辑框,则后缀以数字表示,如 1、2 等,如图 3.36 所示为选中该选项时的后缀显示图 3.36 后缀以数字显示(3)Orcad Load Options 该选项设置 Orcad 加载选项,当设置了该项后,用户如果使用 Orcad 软件加载该文件时,将只加载所设置域的引脚4)Options 选项设置,该选项有三个复选框,其意义分别如下:★Auto-Junction:选中该选项,则用户在画导线时,就会在导线 T 字相接处自动产生节点,而十字相接处不会产生节点;如果没选中本选项,则无论在 T 字或十字相连接处都不会自动产生节点,用户必须手动添加节点★Drag Orthogonal:选中该选项后,只能以正交方式拖动或插入元器件,或者绘制图形对象,如果不选中该选项,则以环境所设置的分辨率拖动对象。
★Enable In-Place Editing:选中该选项后,用户可以对嵌套对象进行编辑,即可以对插入的连接对象实现编辑5)Default Power Object Names 该选项各选项用来设置默认的电源的接地名称,可以分别设置电源地、信号地、地球地的默认名称★Power Ground:该编辑框用来设置电源地名称,如 GND★Signal Ground:该编辑框用来设置信号地名称,如 SGND★Earth:该编辑框用来设置地球地名称,如 EARTH6)Default Template File 该选项可以用来设置默认的模板文件, 当设置了该文件后,下次进行新的原理图设计时,就会调用该模板文件来设置新文件的环境变量单击Browse 按钮可以从一个对话框选择模板文件,单击 Clear 按钮则清除模板文件2.设置图形编辑环境图形编辑环境设置可以通过 Graphical Editing(图形编辑)选项卡来实现,该选项卡如图 3.37 所示图 3.37 图形编辑选项卡(1)Options 该选项可以用来设置图形编辑环境的一些基本参数,分别介绍如下:★Clipboard Reference:剪贴板参考,选中该选项后,则当用户执行 Edit | Copy或 Cut 命令时,用户将会被要求选择一个参考点,这对于复制一个将要粘贴回原来位置的原理图部分很重要。
该参考点将是粘贴时被保留部分的点建议用户选中该选项★Add Template to Clipboard:添加模板到剪贴板,选中该选项后,则当用户执行Edit |Copy 或 Cut 命令时,系统将会把模板文件添加到剪贴板建议用户也选中该选项,以便保持环境的一致性★Convert Special Strings:转换特殊字符串选中该选项后,用户将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特殊字符串的内容★Display Printer Fonts:选中该选项后,用户可以看到哪些文本与打印出的文本一致,因为并不是所有文本都会被输出设备所支持★Center of Object:选中该选项后, 将可以使对象通过参考点或对象的中心进行移动或者拖动★Object’s Electrical Hot Spot:选中该选项后,将可以通过对象最近的电气点移动或拖动对象★Auto Zoom:如果选中该选项,则当插入元器件时,原理图可以自动实现缩放★Single ‘\’Negation:选中该选项后,则可以以“\”表示某字符为非或负2)Color Options 该选项用来设置所选择的对象和栅格的颜色★Selections:该颜色选项用来设置所选中的对象的颜色,默认为黄色。
★Grid Color:该颜色选项用来设置栅格线的颜色,默认颜色为 213 号颜色3)Auto Pan Options 该选项各选项用来自动移动参数绘制原理图时,常常要平移图形,通过该选项可设置移动形式和速度4)Cursor/Grid Options 该选项用来设置光标形式和栅格的类型,其中:★Cursor Type:设置光标类型,用户可以设置三种:90°大光标、90°小光标和45°小光标★Visible Grid:设置栅格类型,包括点栅格和线栅格两种5)Undo/Redo 设置撤销操作和重做操作的最深堆栈次数设置了该数目后,则用户可以执行此数目的撤销和重做操作如果选择了 Ignore Selections 复选框,则会忽略选择对象的操作3.设置默认原始环境默认原始环境设置可通过 Default Primitives 选项卡(如图 3.38 所示)实现图 3.38 默认原始环境设置选项卡用户可以通过该选项卡设置对象的默认设置,用户可以选中原始默认设置类型(Primitive Type),然后在 Primitives 列表框中选择需要设置的对象,使用鼠标双击选项(或单击 Edit Values 按钮也可,按 Reset 按钮使设置复原)后,系统即可弹出对象属性设置对话框,用户设置了各对象的原始默认属性后,再执行图形绘制或插入元器件操作时,就会以原始默认设置为基准进行操作。
三)元器件位置的调整本节将以一个放置了电子元器件的图形为例,在前面放置元器件的基础上,再放置一些元器件,如图 3.39 所示元器件位置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命令将元器件移动到工作平面上所需要的位置,并将元器件旋转为所需要的方向一般在放置元器件时,每个元器件的位置只是估计的,在进行电路原理图布线前还需要对元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图 3.39 放置一些元器件的图纸1.对象的选取对象的选取有很多方法,下面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方法1)直接选取对象元器件最简单、最常用的选取方法是直接在图纸上拖出一个矩形框,框内的元器件全部被选中具体方法是:在图纸的合适位置按住鼠标左键,光标变成十字状,如图 3.40 所示拖动光标至合适位置,松开鼠标,即可将矩形区域内所有的元器件选中,如图 3.41 所示的被选中元器件可以看到有一个黄色矩形框标志,表明该元器件被选中要注意的是在拖动的过程中,不可将鼠标松开;在拖动过程中,光标一直为十字状另外,按住 Shift 键,单击鼠标,也可实现选取元器件的功能图 3.40 按住鼠标拖出一个矩形框图 3.41 选取元器件后的效果(2)主工具栏里的选取工具在主工具栏里有三个选取工具,即区域选取工具、取消选取工具和移动被选元器件工具,如图 3.42 所示。
图 3.42 主工具栏里的选取工具区域选取工具的功能是选中区域里的元器件它与前面介绍的方法基本相同惟一的区别是:单击主工具栏里的区域选取图标后,光标从开始起就一直是十字状,在形成选择区域的过程中,不需要一直按住鼠标取消选取工具的功能是取消图纸上所有被选元器件的选取状态单击图标后,图纸上所有带黄框的被选对象全部取消被选状态,黄色框消失移动被选元器件工具的功能是移动图纸上被选取的元器件单击图标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单击任何一个带黄框的被选对象,移动光标,图纸上所有带黄框的元器件(被选元器件)都随光标一起移动3)菜单中的有关选取命令在菜单 Edit 中有几个关于选取的命令,如图 3.43 所示图 3.43 菜单中的选取命令★Inside Area 区域选取命令,用于选取区域内的元器件★Outside Area 区域外选取命令,用于选取区域外的元器件★All 选取所有元器件,用于选取图纸内所有元器件★Net 选取网络命令,用于选取指定网络使用这一命令,只要属于同一个网络名称的导线,不管在电路图上是否有连接线,都属于同一网络,都被选中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某一导线上单击鼠标,不仅将该导线和与该导线连接的所有导线选中,而且将和该导线具有相同网络名称的导线也一并选中。
★Connection 选取连线命令,用于选取指定连接导线使用这一命令,只要相互连接的导线,都被选中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某一导线上单击鼠标,将该导线以及与该导线有连接关系的所有导线选中★Toggle Selection 切换式选取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某一元器件上单击鼠标,如果该元器件以前被选中,则元器件的选中状态被取消;如果该元器件以前没有被选中,则该元器件被选中2.元器件的移动Prote199SE 中,元器件的移动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元器件在平面里移动,简称“平移”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一个元器件将另外一个元器件遮盖住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移动元器件来调整元器件间的上下关系,将这种元器件间的上下移动称为“层移” 元器件移动的命令在菜单 Edit | Move 中,如图 3.44 所示图 3.44 菜单中的“移动”命令移动元器件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光标移动到元器件中央,按住鼠标,元器件周围出现虚框,拖动元器件到合适的位置,即可实现该元器件的移动菜单 Edit | Move 中各个移动命令的功能如下所述★Drag 是一个很有用的命令,特别是当连接完线路后,用此命令移动元器件,元器件上的所有连线也会跟着移动,不会断线。
执行该命令前,不需要选取元器件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需要拖动的元器件上单击鼠标,元器件就会跟着光标一起移动,将元器件移到合适的位置再单击一下鼠标即可完成此元器件的重新定位在具体操作时,将光标移到要拖动的元器件上,先按住 Ctrl 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接着再松开 Ctrl 键,然后拖动鼠标,也可以实现 Drag 的功能★Move 用于移动元器件但它只移动元器件,与元器件相连接的导线不会跟着它一起移动,操作方法同 Drag 命令★Move Selection 和 Drag Selection 与 Move 和 Drag 命令相似,只是它们移动的是选定的元器件另外,这两个命令适用于多个元器件同时移动的情况★Move To Front 在最上层移动元器件,这个命令是平移和层移的混合命令它的功能是移动元器件,并且将它放在重叠元器件的最上层,操作方法同 Drag 命令★Bring To Front 将元器件移动到重叠元器件的最上层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单击需要层移的元器件,该元器件立即被移到重叠元器件的最上层单击鼠标右键,结束系统层移状态★Send To Back 将元器件移动到重叠元器件的最下层。
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单击要层移的元器件,该元器件立即被移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