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所有章节习题及知识点最新(精华版).pdf
47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网络 答案:相对显性性状DD Dd dd 1:2:1 3:1 配子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 体配子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配子等位基因 两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实 验 一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实 验 (4)归纳综合 - 揭示规律(分离定律) (现代解释)在形成的时候,随着 分开而分离,独立的随 遗传给后代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同源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 因 重点难点 一概念辨析 1交配方式: 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如豌豆)和同株异花受粉(如玉米)基因型相同的生 物间相互交配 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测交: 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 正交与反交:若甲 乙为正交方式,则乙 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 显性性状, F1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 因组成叫基因型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 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 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表现型=基因型(内因) +环境条件(外因) 3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 因叫隐性基因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 因叫成对基因成对基因(两个相同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子,成对隐性基 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子,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子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等位 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子 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 位基因;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也是非等 位基因如图: Aa 是 1、2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是 3、4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 A和 B,a 和 B ,是 1、2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和 B是成对 基因;A和 D,A和 d,a 和 D,a 和 d 以及 B和 D ,B和 d 则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二问题理解 1遗传定律的实质及适用范围 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两个基本定律 所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遗传给子代的规 律,所以,原核生物的遗传、细胞质遗传都不符合该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的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减 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减 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由组合发生的时期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 揭示规律 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自由组合定律主要说明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的同 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去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为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提供了 细胞学上的依据例如,杂种中有两对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产生四种类型的数目均等的 配子,这是因为带有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组合有两种 可能性,并且这种组合是随机的(如下图),这样就会得到下列四种配子:AB、 ab、Ab、aB,它们之间的 比例是 111 1 4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基因分离定律研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的分离情况,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分别位于几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非常简便 5遗传定律的应用: 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 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基因型为纯种) 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 理论上可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授精时配子之间随机结合,导致基因 的重组。
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的重组,必然导致性状的重组这样,后代出现 了亲代所没有的性状组合, 也就是出现了变异 如黄圆绿皱, F2代出现了黄皱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和绿圆高等生物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 个基因,这些基因很多呈杂合状态,这样,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而产生极其多样的基因型的后代 杂交育种:每种生物都有很多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 不良性状,如果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 由组合就能帮助我们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从而培育出优良品 种 如利用高杆(易倒伏)抗锈病小麦和矮杆(抗倒伏)易染锈病小麦获得既 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可以有两种做法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4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 (1)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 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如一对正常夫妇生出一个 白化病的孩子,就可以直接用遗传图解推出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2)概率计算 熟练掌握分离定律的有关计算,是进行遗传学概率计算的关键计算的关键地方是要能准确地计算出各种类 型的配子比例,当然理解了后代分离比1 21 的来源,计算更简便 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 2Aaaa,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 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如白化病遗传,Aa AaAA 2Aaaa父方产生A、a 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 配子的概率也各 是 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三重点归纳 1.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基因的 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n 对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的对数一对两对n 对 等位基因及其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 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 n对等位基因位于n 对同源染色体 上 F1的 配子 2 种,数量相等1:1 4 种,数量相等 1:1:1: 1 2 n 种,数量相等 1 :1: 1 F2的表现型及比例2 种, 3:1 4 种, 9:3:3: 1 2 n 种, (3:1) n F2的基因型及比例3 种, 1:2:1 9 种, (1:2:1) 2= 4:2:2: 2:2:1:1:1:1 3 n 种, (1:2:1) n 测交表现型及比例2 种,数量相等1:1 4 种,数量相等 1:1:1: 1 2 n 种,数量相等1:1: 1 遗传 实质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 离,进入两个配子中 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进行自由组合,从而进入同一配子中 实践 应用 纯种鉴定及杂种自交 纯合 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联系在遗传时,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 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 如何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
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 题显得简单易行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常用“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来解决自由组合的复杂问题 所谓“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 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其理论依据 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 乘法定理:如某一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则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的多对基因各自 独立遗传,因此依据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多对基因共同遗传的表现就是其中各 对基因单独遗传时所表现的乘积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力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 Aabb可 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提示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六种交配组合及结果是进行遗传判定和运算的基础: AA AA AA 全显性 全为纯合子 AA AaAA:Aa=1:1 全显性 1/2 纯合,1/2 杂合 AA aaAa 全显性 100% 杂合 应用 如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AA) AaAaAA:Aa:aa=1:2:1 显性: 隐性=3:1 ,显性=3/4, 隐性=1/4 ,1/2 纯合,1/2 杂合 应用 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3:1,则双亲一定都为杂合子(Aa) 。
AaaaAa:aa=1:1 测交类型显性 : 隐性 =1:1 显性 =1/2, 隐性 =1/2,1/2纯 合,1/2 杂合 应用 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1:1,则双亲为 Aa和 aa aaaaaa 全隐性全为纯合子 应用 如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将上述六种交配组合记忆熟练, 分析透彻 , 解决遗传判定和运算就有了保障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配子类型的问题: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解:Aa Bb Cc222=8 种 AaBbCc与 AaBbCC 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解: 先求 AaBbCc 、AaBbCC 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 8 种配子 AaBbCC 4 种配 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 因而 AaBbCc 与AaBbCC 配子间有 8432 种结合方式 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AaBbCc与 AaBBcc杂交,其后代有种基因型 解: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 3 种基因型( 1 AA:2Aa:laa ) ;Bb BB 后代有 2 种基因型( lBB:lBb ) ;CcCc后代有 3 种基团型( lCC:2Cc:lcc ) 。
因而 AaBbCc AaBBCc 后代中有 32318 种基因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