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539066076
  • 上传时间:2024-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三物理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量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向外辐射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子,三种光子的波长分别为,且有,波长为的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波长为的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D.跃迁后的氢原子电势能不变2.如图甲、乙所示的交流电分别加在两定值电阻两端,已知,若两图中的横、纵坐标均为已知量,图甲为正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B.乙图中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C.时间内两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之比为D.时间内两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之比为3.如图所示为某透明介质制成的棱镜截面,该截面由扇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已知,,一细光束由平面上的点斜射入棱镜,细光束在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弧长等于弧长的3倍,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B.光束在点入射角的正弦值为C.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从边射出D.光束从点射入到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的时间为4.甲、乙两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已知小球甲的质量小于小球乙的质量,两小球碰撞前后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A为碰前乙的位移—时间图像 B.图线C为碰后甲的位移—时间图像C.小球甲、乙的质量之比为1∶2 D.两小球的碰撞为非弹性碰撞5.如图所示,两人用两根轻绳拴接一重物于点,跨过两侧的定滑轮用外力缓慢地提升重物,使重物沿竖直虚线运动,已知,左、右两侧施加的外力大小分别为,两定滑轮处在同一高度.则重物上升到与定滑轮等高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一直减小,也一直减小C.为定值 D.的合力大于重物的重力6.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水平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上的两质点,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已知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长可能为B.该波的波速为C.从时刻起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D.从时刻起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7.6G通信能力将达到5G的10倍以上,5G向6G的发展是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数字李生”的一个过程,只要有卫星信号就能够实现6G通讯.假设如图所示的四颗卫星刚好覆盖全球通讯,四颗卫星到地面的高度相等,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同步卫星到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公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忽略四颗卫星间的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密度为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C.四颗卫星到地球表面的高度为D.四颗卫星的环绕周期为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甲所示,一导体棒与导线构成闭合回路,然后用绝缘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空间存在一圆形磁场区域,导体棒刚好与圆的水平直径重合,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圆形磁场区域的半径为,导体棒的质量为、长度为、电阻,当时绝缘轻绳的张力刚好为零,忽略导线以及轻绳的重力,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流过导体棒的电流方向向右 B.C.流过导体棒的电流为 D.时,轻绳的张力为9.一带正电的物体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轴正方向运动,物体的动能随位移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为,坐标原点为电势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电场方向沿轴正方向B.与区域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C.处的电势为D.0与处的电势差为10.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圆弧轨迹沿竖直方向固定,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与弧形轨道相切于点,点为轨迹的最低点,为圆心,其中,质量为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由点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到点,由于物体与圆弧轨道不同位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相同,物体在段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点到点的距离为,物体在段与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到的过程,合力的冲量等于零B.C.物体在两点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D.物体在两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之比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6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铁架台上固定一角度测量仪,用一长度为的细线拴接一小球,自然下垂时小球刚好位于光电门处.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小球的直径,然后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角度,使小球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多次改变角度,并记录每次所对应的挡光时间,已知重力加速度为.(1)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乙所示,该小球的直径______mm;(2)实验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3)通过记录的实验数据,以为横轴,欲将图线拟合成一条直线应以______(填“”“””或“”)为纵轴,若该过程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则图线的斜率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12.(8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制成了简易欧姆表,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内阻为,电流表的是程为,内阻为,两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足够大.(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2)该简易欧姆表有两个倍率,开关断开时,欧姆表的倍率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在红黑两表笔间接一未知电阻,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处,则______;如果开关闭合,欧姆表的倍率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两表笔短接,欧姆调零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3)如果该欧姆表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电动势减小,内阻略微变大,但该欧姆表仍能进行欧姆调零,在测量电阻时,测量值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13.(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下端封闭长为的玻璃管,用两段长度均为的水银柱将气柱1、2封闭,将玻璃管开口向上静置在斜面上,稳定时气柱1、2的长度分别为,已知环境温度为,大气压强恒为.(以下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仅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稳定时空气柱1、2的长度分别为多少?(2)仅将环境的温度缓慢升高到77℃,通过分析计算是否有水银溢出.14.(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由斜面体上的点以的初速度沿斜面体下滑,质量为、长为的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左端与斜面体的底端衔接,长木板的上表面与斜面体的底端相平齐.已知,滑块与以及长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假设滑块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滑块滑上长木板时的速度大小;(2)整个过程中长木板的位移.15.(16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正方体区域Ⅰ、Ⅱ、Ⅲ,三个区域的侧面竖直,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区域Ⅰ中存在水平向右的加速电压;区域Ⅱ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区域Ⅱ中前后表面为两带电金属板,后表面带正电,前表面带负电,电势差的大小为,间距;区域Ⅲ中的平面将该区域分成两个三棱柱,三棱柱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大小未知),三棱柱中存在与平面平行由指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一比荷为的带正电的粒子由区域Ⅰ左侧面的中心点静止释放,经区域Ⅰ中的电场加速后沿直线穿过区域Ⅱ,最终由区域Ⅲ左侧表面的中心垂直该侧面进入区域正,粒子经时间第一次运动到面,且此时的速度与边平行.已知区域Ⅲ的边界足够大,忽略粒子的重力.求:(1)区域Ⅰ中的电压;(2)三棱柱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粒子从射入区域Ⅲ到第四次通过面的时间以及第二次与第四次通过面上位置的间距.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B【解析】由可知,A错误;由公式可知,又,则,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当波长为的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波长为的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B正确;由光子能量,根据跃迁规律可得,则,C错误;当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半径减小,则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错误.2.【答案】C【解析】图甲中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A错误,设图乙中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则有,解得,B错误;时间内,图甲中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图乙中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解得,C正确;时间内,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解得,D错误.3.【答案】D【解析】由题意,弧等于弧的2倍,则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所以为正三角形,光束在棱镜中的临界角为,由临界角公式得,解得,A错误;设光束在点的入射角为,光束由点射入棱镜的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得,解得,B错误;光线在点的反射光线与垂直,光在面的入射角为,即光线在面发生全反射,光线射到面时的入射角为,小于临界角,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从边射出,C错误;作出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由以上分析可知,光线在点的反射光线与垂直,假设垂足为,由几何关系,则,又,又由几何关系得,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距离为,光在棱镜中的速度为,光束从点射入到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的时间,D正确.4.【答案】A【解析】由图像可知图线对应的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由题意小球甲的质量小于小球乙的质量,即碰前小球乙的动量大于小球甲的动量,又由于碰撞过程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碰后系统的动量方向与碰前小球乙的动是方向相同,结合实际分析可知碰后小球乙静止,小球甲反弹,所以图线为碰前小球乙的图线,图线为碰后小球乙的图线,A正确,B错误;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定律得,由以上解得,C错误;碰前系统的动能为,碰后系统的动能为,显然,所以该碰撞为弹性碰撞,D错误.5.【答案】A【解析】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重物缓慢地提升,则重物处于动态平衡,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的合力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设,由几何光系得,因为,所以,由受力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得,则,A正确;由受力分析并根据余弦定理得,解得,重物上升之和增大,由于重力不变,所以一直增大,也一直增大,B错误;由得,由于变化,则变化,C错误.6.【答案】C【解析】由图丙可知该机械波的周期为,振幅为时刻质点向下振动,且,质点正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则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间距为,又,当时时(舍掉),错误;由公式得,B错误;从时刻起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C正确;从时刻起内质点通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振幅,即,D错误.7.【答案】D【解析】对地球的同步卫星有,又由,整理得,扡球的体积为,地球的密度为,由以上整理得,A错误,对于处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则有得,解得,B错误;由题意四颗卫星刚好覆盖全球通讯,如图所示,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卫星到地面的高度为,C错误;对四颗卫星和同步卫星,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则,解得,D正确.8.【答案】BC【解析】由题意可知,的时间内穿过闭合回路的磁场向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