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ppt
57页高一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必修一 物理知识点物理知识点总复习总复习知识框架知识框架一、运动部分一、运动部分 (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二、力与物体平衡部分二、力与物体平衡部分 (第三章)(第三章)三、牛顿运动定律三、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第四章)运动学运动学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时间与时刻时间与时刻 路程与位移路程与位移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加速度重点补充重点补充运动图象运动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象匀变速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的规律质点、参考系质点、参考系自由落自由落体运动体运动的证明的证明初速度为初速度为0 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比例式比例式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做参考系明确以下几点:明确以下几点: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观察结果往往不同参考系时,观察结果往往不同。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尽量简化,使解题显得简捷述尽量简化,使解题显得简捷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参参考考系系(1)时刻(某一瞬间):时刻(某一瞬间):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2)时时间间间间间间隔隔隔隔(一段时间):(一段时间):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0 1 2 3 4 5 6t/st/sA B C D E F G例例1 1:在时间轴上找到:在时间轴上找到 1.1.前前2s 2.2s 2.第第1s1s内内 3.3.第第2s2s初初 4.4.第第3s3s末末 t1 t2tt时时间间与与时时刻刻(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质质点点例例2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没有区别C.C.凡是很小的物体(如电子),皆可看做凡是很小的物体(如电子),皆可看做质点质点D.D.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即可把物体看做质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点质质点点1.位移:位移:表示物体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的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用物理量,用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矢量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标量量。
例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x x2 2 x1 12.路程:路程:位位移移和和路路程程3.一般,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一般,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做单向直线运动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t/sv/(m/s)0-1-212123456图一图一t/sS/m0-1-212123456图二图二注意:注意:st和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图像例:例: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 m/s4 m/s运动运动运动运动8s8s,又,又,又,又以以以以6 m/s6 m/s运动了运动了运动了运动了12m12m,全程平均速度是,全程平均速度是,全程平均速度是,全程平均速度是 4.4m/s例例.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其中不是瞬时速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其中不是瞬时速度的是度的是()A、火车以、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深圳到惠州州”这一段路程这一段路程B、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C 、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km/h 注意车速注意车速”字样字样D 、足球以、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向球门的速度射向球门速速度度3.方向:方向: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的变化率)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的变化率)v va a=t t4.注意:若注意:若a a、v v 同向同向,则为则为加速加速运动;运动;若若a a、v v 反向反向,则为则为减速减速运动。
运动例例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减小时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最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最大1.物理意义:物理意义:2.定义式:定义式:与速度变化与速度变化v v 的方向的方向相同加加速速度度二、二、匀变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直线运动的规律 【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物理量的物理量的正负号正负号】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是恒量是恒量(不(不变)变)2.运动学基本公式:运动学基本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几个重要推论:几个重要推论:(1)连续相等时间间隔)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一恒量:推广通式:推广通式:(2)中间时刻中间时刻的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度:(3)中间位置中间位置的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关系:末速度的关系: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恒成立恒成立(4)初速度初速度为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1)1s末、末、2s末、末、3s末末ns末的瞬时速度之末的瞬时速度之比比1:2:3:n2)1s内、内、2s内、内、3s内内ns内的位移之比内的位移之比 1:4:9:n23)第)第1s内、第内、第2s内、第内、第3s内内第第ns内的位内的位移之比移之比1:3:5:7:(:(2N1)4)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三、自由落体运动和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竖直上抛运动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初速度为零,只受零,只受重力作用(重力作用(a=g)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3.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不为初速度不为0,只受重力(,只受重力(a=g)4.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竖直上抛运动规律:上升和下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上升和下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的最大高度落回抛出点速度落回抛出点速度 练习、一个小物体以练习、一个小物体以v0=10m/s的初速度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切阻力不计,求:竖直上抛,一切阻力不计,求:(1)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和所用时和所用时间间t(2)经过多长时间小物体速度大小变为)经过多长时间小物体速度大小变为5m/s?四、运动学中经常遇见的几个问题四、运动学中经常遇见的几个问题1.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停止停止时所用时间时所用时间2.追及问题:追及问题:(1)临界条件:)临界条件:速度相等速度相等,然后再根据,然后再根据位位移关系移关系判断并计算【能否(恰好)追上;判断并计算【能否(恰好)追上;最大(小)距离】最大(小)距离】(2)能追上时:位移关系)能追上时:位移关系 3.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等于两者的初始距离等于两者的初始距离例、下述情况中的物体,不可视为质点的有:(例、下述情况中的物体,不可视为质点的有:()A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 C研究炮弹被射出后的运动轨迹研究炮弹被射出后的运动轨迹 D D研究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研究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B B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速度由v v增加到增加到2 2v v时的位时的位移为移为s,s,则当速度由则当速度由3 3v v增加到增加到4 4v v时时,它的位移是它的位移是()A.3s B.4s C.5/2s D.7/3s A.3s B.4s C.5/2s D.7/3s例、一个物体在例、一个物体在3s3s内通过位移内通过位移30m30m,同时它的速度变为,同时它的速度变为原来的原来的4 4倍,如果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
倍,如果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D Da=4m/s2 2力与物体平衡部分力与物体平衡部分力学基础认识三个力认识三个力弹力弹力摩擦力摩擦力识别两对力识别两对力平衡力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掌握两个方法掌握两个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力的平行四边形力的正交分解力的正交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X轴上合力为轴上合力为0 Y轴上合力为轴上合力为0 重力重力(F F合合=0=0)力力力的概念: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之间的相互相互作用作用力的效果:力的效果:1 1、改变物体的、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 2 2、使物体产生、使物体产生形变形变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大小、大小、方向方向、作用点、作用点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力学中的三大力:力学中的三大力:重力重力、弹力弹力和和摩擦力摩擦力速度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物质性相互性非接触力接触力重重力力产生原因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大小:G=m =m g方向: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重心重心:重力的等效作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用点g g g g为当为当为当为当地重地重地重地重力加力加力加力加速度速度速度速度垂直水平面垂直水平面垂直水平面垂直水平面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施力物体施力物体施力物体施力物体重心:重心:1)几何形状规则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几何形状规则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置跟形状和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置跟形状和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 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重心越低越稳定)重心越低越稳定3.弹力弹力(1)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