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邹城市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20页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3.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上、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水县沂城街道河奎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跋山遗址出土丰富的古人类遗物遗迹,发掘出石制品、骨牙角制品及动物化石5000余件骨牙角制品包括用动物肢骨、象牙和鹿角磨制的锥形器、铲形器,其中一件用古菱齿象门齿修制而成的大型铲形器,年代数据为距今9.9万年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了金属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 ③发明了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 ④人们主要以天然食物为生活资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这属于原始社会,这个时期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①④正确。
②:金属工具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封建君主专制是在封建社会才出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不可能有这些,②排除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材料体现的是原始社会,③排除故本题选B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据此,下列传导顺序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发展 ②私有制确立 ③劳动产品出现剩余 ④国家产生 ⑤阶级产生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④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③-④-②-⑤【答案】C【解析】【详解】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阶级与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故①排第一③: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劳动盛行,逐渐代替了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劳动产品出现剩余,故③排第二②:个体劳动盛行,使生产资料也逐渐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故②排第三⑤:私有制确立,使得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也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故⑤排第四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故④排第五传导顺序正确的是①-③-②-⑤-④故本题选C3. 土地兼并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后期表现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沦为佃农繁重的地租、苛捐杂税往往使农民难以承受遇上天灾人祸,社会矛盾加剧,农民战争爆发这说明( )①封建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③封建制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④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是农民战争的根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土地兼并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后期表现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农民不得不遭受地主的剥削,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①②符合题意③:封建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封建制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封建制生产关系才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③错误④: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农民战争的根源,④错误。
故本题选A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社会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②资产阶级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③资本家有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这说明资产阶级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②④正确 ①:材料强调的是资产阶级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社会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①排除 ③: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③排除 故本题选C5.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布利在《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中提出一个从私有制社会过渡到公有制社会的社会改革纲领,倡导建立一个以自由、平等和劳动为基础的公众福利的“平等共和国”此主张( )①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从法律角度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④摆脱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错误。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并没有阐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错误 ③:根据材料“马布利在《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中提出”可知,此主张从法律角度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③正确 ④:材料中“提出一个从私有制社会过渡到公有制社会的社会改革纲领,倡导建立一个以自由、平等和劳动为基础的公众福利的‘平等共和国’”,说明此主张摆脱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④正确故本题选D6. 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在当今时代,尽管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彻底抛弃资产阶级时代的思想和文化④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共产党宣言》以第一全面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①②应选。
③:应该是对资产阶级时代的思想和文化进行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抛弃,③不选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不选故本题选A7.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由此可以推断,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①认清近代中国革命问题 ②正确选择中国领导阶级 ③争取民主独立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认清近代中国革命问题,正确选择中国领导阶级,这均不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排除①②故本题选D8.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前,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个伟大的时刻是中国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战争和牺牲所取得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中国的诞生( )①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实现中国向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④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①正确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正确③: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③排除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排除。
故本题选A9. 1952年底,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提上日程,转变的时机与条件成熟了经过反复酝酿,党中央决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这个转变的时机和条件包括(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个体农业经济完全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新形势③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④国际形势不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机和条件包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已经掌握政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③符合题意②:当时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②错误④: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错误故本题选A10. 以下是1950-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中国(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虽然经历了波折,但仍取得巨大成就②已经完全建立起了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③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新形势下的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④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从1950-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变化示意图看出,中国工业总产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虽然经历了波折,但仍取得巨大成就,①正确。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错误③④:党的八大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