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6页附件2血南女修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专业名称专业代码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1083203083202083204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 2006年7月6日修订日期: 2006年10月16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食品科学(083201)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1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研究食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各 成分在加工保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木专业 在功能化学、分子营养学、风味化学等研究 有显著特色阚建全(博导) 陈宗道(博导) 李学刚(博导)*2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与食殆有关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 性,微生物生长培养条件和调控方法,利用 有益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并対食品加工中 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保证食品的安全 性贺稚非(教授) 丁晓雯(教授) 曾凡坤(教授)3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现代化生物技术在食殆领域中的 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发酵工程和下游技术本专业在酶工程、发 酵工程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具有显著特色李洪军(博导) 陈宗道(博导) 阚建全(博导) 赵国华(教授)4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影响食晶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及 英检测评价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 食品卫生质量。
本专业在食品法规标准、 HACCP实施等研究有显著特色丁晓雯(教授) 童华荣(教授)焦必宁(研究员)* 李林(主任医师)*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1现代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科学技术与工 程问题,主要研究不同类型食品加工原料 的加工贮藏特性,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新技 术,研制岀安全营养的优质食品,探讨其 加工特性及英变化规律,实现农产品加工 增值和传统食品现代化,这止是本方向最 核心的课题和垠基本的任务李洪军(博导) 吴文标(研究员) 钟耕(教授) 曾凡坤(教授) 吴厚玖(研究员)*2卜品发酵与酶工程研究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 并对食品加工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 通过发酵动力学、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研究, 建立资源高效转化的动力学模型,揭示其 代谢机理,同时,在对新型的发酵菌株和 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 酵工艺和发酵设备,利用现代发酵技术和 酶工程技术改造传统食品产业,保证食品 的质量与安全贺稚非(教授) 曾凡坤(教授)3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研究食品材料(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在保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 化,以及现代保藏手段在食阳保藏中的应 用。
本专业在果蔬保藏、动物食品保藏等 研究有显著特色焦必宁(研究员)* 吴厚坎(研究员)*3、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粮食工程研究粮食的纽成、结构和性质及其在国 民经济中的应用本专业在薯类、豆类作物 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钟耕(教授)2油脂化学与工程研究食用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其 营养功能和风味功能本专业在油脂代用 品、油脂营养功能等研究有显著特色童华荣(教授)3蛋白质化学与工程研究食物蛋门质的纽•成、结构、性质和 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本专业在蛋 白质表面化学等研究有显著特色吴文标(研究员)4碳水化合物科学研究碳水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 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本专业在糖 生物学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阚建全(博导)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1水产品科学研究水产品的纽成、结构和特性及其在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的变化本研 究在水产品化学、流变学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邓尚贵(博导)2水产品加一 1一 L程研究各种水产品的加工原料的纽•成和特 性,加丄的丄艺和装备。
本研究在水丿"品加 工工艺和综合利用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邓尚贵(博导)3冷冻冷藏工程研究食晶冷加工(冷却、冷冻和冷藏) 的制冷原理、装备、技术及英应用本方现 在冷却食殆、食品物流冷链等研究有昭著特 色焦必宁(研究员)*4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水产殆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检 测评价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本专业在水 产食品杀菌技术等研究有显著特色丁晓雯(教授)*系食品科学学院院外指导教师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本专业博士研究生是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最高层次,应成为以后本学科的学术骨干 和学术带头人,对博士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吐界、面向未來”的指导思想,全 面贯彻质最第一,徳、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1、 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止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祖国、献身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作风,遵纪守法、品徳优 良、有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 在业务上具有对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的系统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全而深入的 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组织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教学和推广工作能力,并在研究中収得创造性的成果。
3、 外语水平达到熟练的听、说、写、读,能熟练操作微机4、 身体健康学 制: 全日制博士生3~6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应修学分:不少于14学分其中 必修:垃学分选修:4-6 学分%1. 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类羽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注必 修 课公共课0100000001第一外国语11003研究生院考试010000000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专 家系列讲座)1603研究生院考试平台课0108320011食品科学Seminar1402陈宗道考试食品学院业课0108320021食品科学技术进展1402陈宗道等考试食品学院0108320022食品丁•业高新技术2402李洪军等考试食品学院0108320023食品安全专题2402丁晓雯等考试083201必选0108320024粮油工程专题2402钟耕等考试083202必选选修课0108320051食品大分子结构与功能2402阚建全等考查食品学院0108320052食品贮藏加工专题2402曾凡坤等考查食品学院0108320053食品生物技术右题2402贺稚非等考査食品学院0108320054食品实验科学技术进展2402赵国华等考查食品学院必修 环节学术活动(至少8次),参加学术报告、前沿 讲座、学术研讨活动并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1402提交学术报告册,导师签字, 学院核查综合考试2不计学分,评定考试成绩后,向学 院提交相关材料一份文献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2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 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4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 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同等学 力考生 补修课程1高级食品化学60不计学分,5门课程任选3门2食品微生物学进展60不计学分3食品加工专题40不计学分4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50不计学分L□食品感官分析40不计学分备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1-2 N,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 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4、 选修课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而増列,并按照研究生课程管理程序中报°四、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1、学术活动(前沿讲座课、学术研讨、学术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1) 学术活动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食品科学研究热点(功能化学、糖生物学、蛋白质表面化学、分子营养学、 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及食品加工、贮藏工程的研究热点(膜技术、气调 技术、生物反应器、高压杀菌、果实成熟基因调控、传统食品现代化技术与装备等)。
2) 学术活动基本形式学术活动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出国访问研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前沿讲座、国内 外专家学术报告、博士生学术研讨、博士生论文进展工作报告等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学习期间博士研究生至少参加8次学术报告,每次要交学术心得或评论参加一次至二 次省级的学术会议或一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完成两次学术报告式综吞考试的基本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1. 时间:学习年限为3年的博士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学科综合考试学习年限为5-7年的硕博连读生,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学科综合考试2. 方式:由考试委员会主持每一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专设一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 (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考试 委员会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并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进行考试 考试委员会聘一名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作学科综合考试的记录详细记录材料经 分委员会主席审阅后由教学秘书存入博士生个人档案袋中3. 内容:考查博士生是否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相关研究方向学术前沿的动向,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考察该生是否具有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范围除本方案规定学习的课程,还包括导师指定学 习的其他有关文献4. 标准:按照考生对考试内容涉及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评语,并按优、良、不合格三级评定成绩考试成绩达到优或良为合格,可进入(或 继续)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成绩未达到优或良,则为不合格视其情况,或按硕 士生培养,或予以退学按规定时间逾期末考试者,按不合格处理5. 形式:口、笔兼试考试之前,导师向考试委员会报告博士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任务考试委页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生个 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考试范围,拟定考试题目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时间、内容.标准及公开论证方式等)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提出来,第二学年上半期举行开题报告会,通过 者方可进入论文研究和论文撰写阶段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当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和应用性,对 学科发展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 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要求:(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博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或独立承担科研项目,每学年至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