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笔记.docx
27页古代汉语(上)笔记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㈠定义: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区别的,是古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确切的说,是指古代 汉民族的书面语言,习惯上,把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也叫做古代汉语 上限: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开始 下限:五四运动 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分为文言和白话,白话分为古白话和现代白话㈡研究对象:古代汉语主要研究文言文而不是古白话㈢课程的性质和内容1•性质: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它和现代汉语一样,同属语言课,具有较强 的工具课性质2•内容: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几个主要方面,还有修辞、古书的注解、诗词格律等内 容,还有文言文标点、翻译二、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㈠可以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㈡有助于提高分析、研究、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三、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㈠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也要多读文言作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㈡文选、常识、常用词相结合,重点是词汇第一章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 什么是工具书㈠定义:工具书是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知识或文献资料,用特定的体例系统地加以编排,专门 供人们在学习中解决疑难问题的书籍㈡特点:备查性、概括性、易检性㈢工具书的作用:1•解决疑难2.可以提供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二、 工具书的分类㈠字书1定义:字书现在称为字典,它是解释单字的形体、读音、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周《史 籀篇》是最古老的字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字书,自 从清代《康熙字典》问世,才开始使用“字典”命名。
2常用字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新华字典》 ⑴《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人称“五经无 双许叔重”公元 100 年写成初稿,公元121 年定稿完成,它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解释字 义、分析字形、辨识声读的字典该书正文14卷,叙1卷,共15卷,全书共收字9353字, 重文(异体字)1163个,它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它首创部首解字法,是我国 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的释字体例,每字之下,先解字义,然后按“六书”分 析字形,最后辨识声读,后代很多学者都研究这部书,作注者很多,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 是“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 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版本参阅:中华书局 1963 影印版、汤可敬《说文解字今 释》岳麓出版社1997 年⑵《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写的,成书于1716年,是我国古 代收字最多,影响较大的一部字典,共收单字 47035个,全书共分为 214个部首释字体例, 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涉及的韵书:宋陈彭年《广韵》、宋丁度《集 韵》、元熊忠《韵会》、明乐韶凤《正韵》 优点:搜罗的古书资料原始而丰富,注意用不同韵书的反切,释义也很详细,对我们查阅字 的古音古义、阅读古书,无疑是有帮助的,其次,因为收字较多,一些在一般字典中查不到 的字,在其中都以查到缺点:错误比较多,清王引之《字典考证》指出错误二千五百多余,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 误》版本:中华书局1958 年影印版,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横排本⑶《古汉语常用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等几个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之后,又进行修订, 1993年第二版, 1998年第三版,共收古汉语常用字4100多⑷《汉语大字典》,是80年代成书出版,四川湖北两省组织,1985-1990,全书共8卷,这 书共收字56000个左右,分200个部首《字海》收录字数最多)㈡辞书1•定义:辞书在今天称为辞(词)典,它是解释词语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两汉时期的《尔 雅》是我国第一部辞书2•常用辞书一般性工具书:⑴《辞源》(1915年)、《辞海》(1936年)都是综合性工具书,采用214部首,1958年,在 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开始对旧《辞源》和旧《辞海》进行修订《。
辞海》仍旧是综合性辞书, 包括成语、典故、人名、地名以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等《辞源》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 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⑵《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第一部普通话词典,由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主任李叔 相、丁声树1978年第一版, 1983年修订, 1996年再修订, 2002, 2005年再修订⑶《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大型多卷文本工具书,也是最权威的大型语言工具书,1986 年第一卷, 1994年出齐,全书正文12卷,加附录1卷,共13卷,该书共收单字2.2万余个, 词语 37.5 万余条,共约 5000万字罗竹风主编,编纂方针“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广泛 收录古今文献中的许多词语,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成果,从整体上反映了汉语词汇发展的面貌 与词义演变的轨迹,凡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词汇基本收录在内最权威的)正文按 200 个部首编排⑷《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古汉语词汇学和训诂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作者不可考 尔为近,雅为正,即雅正之言,共19篇,有《释诂》、 《释言》、 《释训》、 《释山》、 《释草》, 体例按意义编排专门性工具书:查检虚词的:⑸《助字辨略》:清刘淇著,出版于1711年,收字476个,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⑹《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出版于1819年,收字160个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 ⑺《词诠》:近人杨树达,出版于1928年,收古汉语虚词五百多个,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⑻《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著,1932年出版查检诗词曲词语的:⑼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出版于1953年查检人名地名的:⑽《中国人名大辞典》(11)《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三、工具书的编排方法㈠按音序编排(音序法),即按字音顺序编排的检字法1•韵部法:在旧工具书中比较通行,先按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每声再根据韵来分韵部, 韵部常用的是平水韵(106 韵)2•三十六字母法:字母指古代字母,唐末守温和尚创制,根据汉字所属唇舌齿牙喉发声部位 的不同来编排3•国语注字字母法:是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前通行的一套方案,1913年由读者统一会制定, 1920年改订,共四十个,《辞诠》用这种,现在已被汉语拼音方案替代,废弃不用4•汉语拼音字母法:《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 行,《新华字典》率先用其编排,现在最通行的检字法之一,它按汉语拼音26 个字母顺序排 列,《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词典》也使用这种。
㈡按意义编排(义类法),是极为古老的一种编排方法,是将资料按学科系统或事物性质排 列,如《尔雅》、《中国丛书综录》㈢按部首和笔画编排(部首法),是根据字的形体按偏旁分类,分成若干部首,把同一部首 的字归为一类,《说文解字》首创部首解字法,这种方法历史悠久,应用较广,也是字典或 词典常用的编排方法,《康熙字典》、《辞源》、《辞海》使用这种㈣按号码编排(号码法),四角号码四、 工具书的注音㈠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注音的方法,如《康熙字典》㈡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 起来形成被注字(被切字)的读音,如“毛,莫袍切”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些用来反 切的字,到今天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反切出来的音和普通话读音不和㈢“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法㈣叶音法,故意改变字的读音以求押韵和谐的做法,到宋代朱熹发展到极致,是一种应当受 到批判的注音方法五、 工具书使用的注意事项㈠先看序和出版年月,可对编纂经过、使用范围和材料采集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㈡细读凡例,从编者说是编排方法,从读者说是使用方法㈢注意书后有无补遗勘误附录之类的东西 ㈣随时留意报刊上对该书评价的文章。
第二章 文字 书面单位记录语言单位表示的音叫表音文字,表示的意义叫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第一节 汉字的构造一、 六书理论 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和用字条令 六书始见 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可见“六书”乃“六艺”之一,被列于周代贵族子弟必修的教育课 目,但是《周礼》并没有对六书的内容做出详细解释,直到汉代学者才提出了六书的分目, 把它具体解释为六种造字方法从名实相符的角度看,许慎的名称较为合理,从文字发展 的过程看,班固的次序比较恰当,既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专注、假借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结构类型和运用规律的总结,影响巨大,对汉字的研究和教学起到了良 好的作用,是先有汉字,才有六书理论但是,汉字的造字法只有前四种,后两种是用字法二、 汉字的构造㈠象形1定义:象形,象实物之形,形象地描绘字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的形状或特征 象形字表达 的一般都是具体的有形可画的事物2分类:⑴独体象形字:指描画事物轮廓或特征而形成的象形字,形体不可再分⑵合体象形字:指除取像事物的轮廓特征而成字体外,还需要有其他相关事物的衬托象形字数量不多,《说文解字》中只占 2%左右,但是象形是造字的基础,是组成成千上万 个汉字的基本部件,其地位极其重要。
㈡指事1•定义:就是用指示性的符号表示比较抽象的概念2•分类:⑴纯粹指事字(独体指事字):即用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的抽象线条来表示字义⑵加体指事字(合体指事字):即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示性符号而构成的指事字 《说文解字》中有指事字120 个左右㈢会意 1定义: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 可以体会出来2分类⑴同体会意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的字组合而成⑵异体会意字:数量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的字组合而成 会意字要比象形字和指事字多得多例:寒:会意字,人在宀下,以草荐覆之,下有冰,本义是寒冷㈣形声 说文中占 80%以上1定义:由形符、声符两部分组合而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形符又叫意符,表示字的意义类 属,声符又叫音符,表示字的读音,两部分缺一不可形声字具有能产性,后起的汉字基 本都是形声字2分类⑴左形右声 江棋诂超⑵左声右形 攻期胡邵⑶上形下声 空箕罟苕⑷上声下形 汞基辜照⑸内形外声 辩哀问闽⑹内声外形 阁国固里 前四种较多,后两种较少,第一种最为常见,除了以上六种,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⑺形占一角:形符占一个角落或比较小的位置 例:颖,从禾顷声;颍,从水顷声;赖,从贝剌声;荆,从草刑声⑻声占一角:声符占一个角落或比较小的位置 例:徒,从辵土声3. 省形、省声、亦声⑴省声:省略声符的部分笔画,如:珊,从玉删省声;炊,从火吹省声;茸,从草聪省声; 恬,从忄甜省声。
⑵省形:省略形符的部分笔画,如:亭,从高省丁声;星,从晶省生声;弑,从殺省式声 ⑶亦声:会意兼形声字,如:娶,形声字:从女取声,会意字:从取从女;婚,形声字: 从女昏声,会意字:从女从昏;婢,形声字:从女卑声,会意字:从女从卑形声字的产生标志汉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字方式灵活,能产性较强,《说文解字》 中形声字占80%以上,《康熙字典》中占90%以上,现代新造汉字基本上都是形声字,形声 字最终成为汉字发展的主导方向㈤转注:对于转注,文字学家对它的解释最纷繁,很难作出定论江声认为,同一部首的字 都是转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朱骏声认为转注就是词义引申㈥假借(1)定义: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为它造字,而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寄托那个词的意义, 因为这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是借来的,所以成为假借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分析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