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化用.doc
4页诗词化用诗词化用一般有五种方法:1、 照搬法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依晴空,山色有无中用王维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晏几道的《临江仙》“微雨燕双飞”用的是五代人翁宏的原句2、 减字法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化用韩琮“晓风残月正潸然”秦观《满庭芳》“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化用隋炀帝“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3、 增字法李白《送友人》“萧萧斑马鸣”,源自《诗经小雅》“萧萧马鸣”秦观《满庭芳》“谩赢得青楼薄幸名”源自杜牧《遣怀》“赢得青楼薄幸谩”4、 改写法苏轼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分别源自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5、 冶炼法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将陆游诗句:“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吴融句“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张良臣句“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熔于一炉,加上自己的独到体会,冶炼出千古名句许多诗文名句出于化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源自李白诗“春风已绿瀛洲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源自强彦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源自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句子,源自《世说新语》“山不高则不灵,水不深则不清”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化用孔颖达诗“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苏轼诗“淤泥生莲花”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谙香浮动月黄昏”,源自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鲁迅的“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源自对联“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台湾作家琼瑶,谙熟中国古典文学,她的小说中有许多地方巧妙的引用,化用了古典诗词如:《在水一方》:《诗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碧云天》《寒烟翠》:范仲淹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昨夜星辰》: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心有千千结》:宋代词人张先“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青青河边草》: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还珠格格》的插曲:《汉乐府.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种对古诗词的引用,化用,仿拟,自然贴切,使作品诗意更加浓郁,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
毛泽东诗词中引用、化用前人诗句的例子:1 完整地引用前人的诗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引《论语》句)“天若有情天也老 (引李贺诗句)“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引民谚)2 更易个别字句:“我欲因之梦寥廓 ”——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句)“斑竹一枝千滴泪”—— 斑竹一枝千点泪 (洪生句)“雨后复斜阳”—— 雨后却斜阳 (温庭筠句)“飞起玉龙三百万”――战败玉龙三百万(张元句)“人世难逢开口笑—- 尘世难逢开口笑 (杜牧句)“挥手从兹去”—— 挥手自兹去 (李白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宁饮长沙水,不食武昌鱼 (吴人民谣)3 颠倒前人诗句:“萧瑟秋风今又是”—— 秋风萧瑟今又是 (曹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雄鸡一唱天下白 (李贺句)4 压缩变化诗句:“黄鹤知何去”—— 黄鹤不知何处去 (崔颢句)“截断巫山云雨” (仿李白句 )“ 可上九天榄月,可下五洋捉鳖” (仿谢眺句)补充:化用的例子俯拾即是元稹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源于《孟子·尽心》“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晏殊“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应该是对白居易《长恨歌》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化用。
晏殊“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与白居易诗句“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几无二致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明明是化用翁宏《春残》诗“落花人独立,微水燕双飞”的句子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化用岑参《春梦》“枕上阕时春梦中,行尽江南几千里”的苏轼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读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何其相似?苏轼“石榴半吐红巾蹙”,是来自白居易“山榴花似结红巾”的诗句还是苏轼,“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是化用《庄子·知北游》“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之语意而又不着痕迹周邦彦“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自然是韩翃《寒食》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翻拍周邦彦“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那是杨巨源《崔娘》诗句“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的再现可以说,不会化用,就不会写诗,或者说,写不出绝妙的好诗诗词名家,多是化用的高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