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体操 双杠规则及动作表.doc
13页男子】13 版 男子体操评分规则 第十四章 双杠14.1一套现代双杠主要由可选动作组中挑出的各种摆动和飞行动作构成,通过各种连续的悬垂摆动和支撑组合用以反映充分利用器械的能力14.214.2.1 成套相关信息说明1.选手开始双杠上法前或助跑前必须以并腿静止站立开始成套开始于脚离开地面以摆动一条腿或迈步进入上法是不允许的双脚必须同时离开地面2.上法时允许在规定落地垫上放置助跳板3.不允许有预先动作动作意思是在单手或双手抓杠时不能完成任何绕身体(横或纵)轴线超过 180 度的动作4.选手必须保证所能完成动作的安全性且具有美感和高技术精度5.其余执行和成套组成相关:a)支撑后拜或挂臂悬垂并不是难度组成部分,但形成简单回摆和后摆落或慢落成悬垂和支撑将被扣分例如: • 挂臂后摆,落下成长振屈伸上• 支撑后摆,落下成前摆上• 支撑后摆,落下成悬垂• 长振屈伸上成挂臂悬垂或者成瞬时支撑再成称挂臂悬垂• 从手倒立起,落下成向前肩滚翻b)单臂支撑的转体动作不允许有多余支撑例如大回环转体、后摆转体、前摆上转体 360,后上转体,当出现多余支撑时则认为该动作在此刻结束c)悬垂后的屈伸动作需要直腿完成d)以下动作和动作组是禁止的:• 未列入难度表中的力量和支撑动作• 一杠上起的横向空翻和下法• 青少年完成屈臂支撑或挂臂的空翻动作6. 成套其余失误和扣分情况介绍列表,见第 8 章和 14.3 的扣分总表。
14.2.2 D 分信息相关 1. 动作组别: I. 双杠上成支撑或经支撑的动作 II. 从挂臂起的动作 III. 一杠或两杠起的长悬垂摆动 IV. 弧形摆动 V. 下法 2. 难度价值相关a.包含转体的动作,在倒立位置或跳成手倒立之后的进行的转体是不承认难度的例如: 后上跳成倒立转体或大回环跳转一半后成倒立再完成剩余转体 b.除非另有说明,再握杠时是刻意成屈臂支撑的动作被认为同再握成挂臂支撑的动作有相 同动作编号和难度然而,从屈臂支撑开始的动作被认为与由支撑完成的动作具有相同的 动作编号和难度 c.除非动作难度表中另有说明,以异常或扭臂握法开始或完成的动作被认为同以正常握法 姿态完成开始或完成的近似动作有相同动作编号和难度 3.其余相关信息和章程: a)一些导致或被定义成一或两杠倒立的摆动动作从摆动到倒立的过程不被计算难度,但 是这个动作过程必须以某种程度上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有意识完成的倒立姿态 时才能被确认难度 b)一杠的手倒立动作保持 1 秒既可获得完整难度价值分并且不会减去保持时间分(倒立起的 后上成一杠手倒立,向后大回环成一杠手倒立,等等)如果选手保持时间不足 1s,承认难度 分但由 E 裁减去 0.3 的完成分和其他可能的扣分。
如果选手在手倒立时并没有停止动作, D 裁将不承认其难度,并由 E 裁减去适当的完成分(比如手倒立不稳,从手倒立落下,等等)c)空翻动作:成套中不能只包含同动作类型的变异动作当第二次(同种变异飞行动作) 完成时按照出现顺序被认为是重复动作例如: 支撑前摆团身后空翻两周挂(Morisue tuck)/支撑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挂(Morisue pike) 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两周挂(Belle tuck)/大回环屈体后空翻两周挂(Belle pike) 分腿前空翻 1 又 1/4 周成挂臂/分腿前空翻 1 又 1/4 周成屈臂支撑,等 4. 关于不承认动作处理章程和起评分其它方面的列表,见第 7 章和 7.6 扣分总表 14.3 双杠具体失误和扣分表 摆动一条腿或迈步进入上法 扣 0.3 后摆落下 扣 0.3 一或两杠倒立时姿态控制不严谨 扣 0.1 预先的动作 扣 0.5 倒立时脚或手位置调整 每次 0.1 空翻再握杠前展体不足 扣 0.1/0.3 空翻再握杠后没有控制住和/或打杠 扣 0.3/0.5 对官方提供的 50 秒热身时间不尊重 个人比赛时从个人最后得分中扣 0.3(D 组裁判); 团体比赛时从团体总分中扣除 1 分第一组 双杠上成支撑或经支撑的动作 1 单或双杠上手倒立 2 秒 A 2 屈臂支撑前摆跳转 180 成支撑 B (Kato) 3 支撑前摆跳转 180 成手倒立 C 7 单或双杠上直角支撑 2 秒 A 8 前摆转体 360 成挂臂 B (Carminucci) 10 支撑前摆跳转 180 或前摆后空翻成单杠手倒立(为了成单杠倒立可加转 90 或 270) D (Bilozerchev-Peters) (Dimic) 13 后摆分腿前切成支撑或直角支撑 2 秒 A 14 支撑前摆分腿后切成手倒立 B 16 3/4 的 Diamidov 接后撑腾跃成单杠悬垂 D (De Freitas) 19 支撑前摆分腿后切成支撑 A 20 支撑前摆分腿后切成前空翻挂臂 B 21 支撑前摆单臂转体 360 或 450 成倒立 C (Diamidov) 22 Diamidov 加转 180 成倒立 D 23 Diamidov 加转 270 或更多成倒立 E (Pegan) 26 单或双杠上任意屈臂直体或直臂屈体或分腿慢起手倒立(2 秒) 27 Makuts 成挂臂或 3/4 的 Diamidov 接 1/4 的 Healy 成支撑 C 29 3/4 的 Diamidov 换手接 3/4 的 Healy 成支撑 E (Makuts) 30 支撑前摆单臂转体 450 成手倒立接 Healy 成支撑 F (Zonderland) 32 支撑前摆成倒立,跳翻成支撑 B (Carballo) 33 支撑前摆后空翻成手倒立 C ; 支撑前摆后空翻成 1 杠手倒立 D *倒立至少保持 1s 34 支撑前摆后空翻分腿前切成支撑 D 35 支撑前摆单臂转体 450 成手倒立接 Healy 成挂臂 E 39 支撑前摆后空翻转体 180 成挂臂 C (Toumilovich) 40 支撑前摆团身后空翻两周成挂臂 D (Morisue) 41 支撑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 E (Huang Liping) 44 倒立转体 90,后落转体 90 成支撑 B 45 倒立转体 270,后落转体 90 成支撑 C (Brandstrom) 46 支撑前摆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转体 180 成挂臂 D (Suarez) 51 支撑后摆跳转 180,分腿后切成支撑 C 56 支撑后摆跳转 180 成支撑 B 57 支撑后摆跳转 180 经倒立落下成支撑 C (Novikov) 62 Healy 成挂臂 B 63 (横向或纵向)一杠倒立开始,Healy 成挂臂 C 64 单臂倒立转体 180 落下成支撑(可 1 杠倒立开始) D (Healy) 希里 65 经至少 B 组的摆动成单杠倒立动作,接 Healy 成支撑 E 68 支撑后摆跳转 180 成倒立 B 69 支撑后摆跳转 270 成倒立 C 70 支撑后摆跳转 360 成倒立 D (Gatson 1) 71 Gatson 1 加转 90 成单杠倒立,再转 90 成双杠倒立 E (Gatson 2) 73 任意手倒立向前转 180 成手倒立 2 秒 A 74 任意双杠上倒立转 360 B 79 任意手倒立向后转 180 成手倒立 2 秒 A 80 一杠倒立起,向前或向后转 180 或 270 成倒立 B 87 手倒立起的前空翻成支撑或扭臂握的手倒立经前转肩成支撑 C (Carballo 2) 89 支撑后摆分腿前空翻 1 又 1/4 周经支撑成悬垂或直接成悬垂 E (Lee Chul Hon / Sasaki) 92 支撑后摆团身或屈体前空翻 1 又 1/4 周成挂臂 B 93 支撑后摆前空翻成支撑 C 94 支撑后摆分腿前空翻 1 又 1/4 周成挂臂 D 95 支撑后摆分腿前空翻 1 又 1/4 周成屈臂支撑 E 98 支撑后摆团身或屈体前空翻转体 90 成一杠悬垂 B 99 杠端的支撑后摆团身或屈体前空翻成悬垂 C 100 支撑后摆团身前空翻两周成挂臂 D 101 支撑后摆屈体前空翻两周挂臂 E 103 杠端的 1 次分腿或并腿全旋 A 104 杠中段或杠端(面向杠外侧)的一次分腿或并腿全旋 B 105 杠端俄式挺身转体 360 C (Delesalle) 107 支撑后摆前空翻转体 360 成挂臂 E (Urzica) 111 任意全旋起倒立 C 117 任意全旋起倒立转体 180 C第二组: 从挂臂起的动作 1 前摆上成支撑 A 2 前摆上分腿后切成手倒立 B 4 前摆上转体 180 成手倒立 D 5 前摆上转体 360 成手倒立 E (Richards) 7 前摆上转体 90 成一杠悬垂 A 8 挂臂前摆跳转 180 或前摆上 Kato 成支撑 B (Watanawe) 11 前摆上 Makuts 成挂臂 E 12 前摆上 Makuts 成支撑 G (Tsolakidis 1) 14 挂臂前摆成直臂手倒立 B 18 前摆上转体 540 成手倒立 F (Tsolakidis 2) 20 挂臂前摆后空翻分腿前切成挂臂 B 21 挂臂前摆后空翻分腿前切成支撑 C 22 挂臂前摆团身后空翻转体 180 成挂臂 D (Harada) 23 挂臂前摆团身后空翻两周成挂臂 E (Dimitrenko) 传说中的“迪米特隆科”是也~ 24 挂臂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 F (Li Xiaopeng) 小鹏挂 26 挂臂后摆成手倒立(可加转 180) B 27 挂臂后摆跳转 180 成手倒立 C 28 挂臂后摆跳转 270 成一杠手倒立 D 32 挂臂后摆跳转 180 分腿后切成挂臂 B 33 挂臂后摆跳转 180 分腿后切成支撑 C 38 挂臂后摆转体 180 成支撑 B 39 挂臂后摆团身或屈体或分腿前空翻 1 又 1/4 周成挂臂 C (Yamawaki) 40 挂臂后摆屈体前空翻成支撑 D 43 挂臂后摆分腿前切或侧摆越成屈臂支撑 A 44 挂臂后摆分腿前切或侧摆越成直臂支撑 B 第三组: 一杠或两杠起的长悬垂摆动 3 倒立大摆下,前摆成支撑 C (Moy) 4 屈体 Moy 分腿后切成手倒立 D (Tippelt) 提佩尔特 5 倒立大摆下,前摆分腿后切成直体并与杠水平时再握杠 E (若屈臂或成挂臂则降为 C 组) (Bhavsar) 8 屈体 Moy 分腿后切转体 180 成挂臂(或并腿完成) B 9 屈体 Moy 转体 360 成挂臂 C (Nolet) 10 Tippelt 团身或屈体或分腿前空翻成挂臂 D 15 团身 Moy 成支撑(整个过程手不能离杠) C 21 向后大回环成手倒立或前转肩成手倒立(可加转 90/180) C (Kenmotsu)/(Wells)22 向后大回环成 1 杠手倒立(至少保持 1s) D (Piasecky) 28 向后大回环接 Diamidov 成手倒立 D 29 向后大回环接(5/4 或 3/2)Diamidov 成手倒立 E 32 倒立大摆下,直体后空翻成悬垂 B 33 向后大回环转体 180 成挂臂 C (Gushiken) 34 向后大回环转体 180 成支撑 D (Marinitch) 36 Belle 加转 360 F (Quintero) 38 向后大回环,分腿前切成挂臂 B 39 向后大回环,分腿前切成支撑 D (Korolev) 40 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二周成挂臂 D (Belle) 41 屈体 Belle E 45 杠端向后大回环后空翻转体 180 成悬垂 C (Chartrand) 46 向后大回环团身或屈体后空翻转体 180 成挂臂或悬垂 D 47 向后大回环团身或屈体后空翻转体 180 成支撑 E (Torres) 48 向后大回环后跳转体 180 团身前空翻一周半成挂臂 F (Tanaka) 49 一杠或两杠的长振屈伸上 A 50 长振屈伸上转 180 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