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82.doc
9页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 标 解 读时 空 坐 标1.结合史料概括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2.通过学习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知识点一 城市化的演进1.含义: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2.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影响(1)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2)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表现(1)近代世界①背景:工业革命展开②表现: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 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2)现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3)近代中国①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表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4)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知识点二 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的改善(1)背景①城市的发展②建筑技术的革新2)表现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2.城市服务(1)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2)生活服务①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到一起②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知识点三 基础设施的发展1.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2.发展历程(1)世界①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②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③电报、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⑤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2)中国①近代中国特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表现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②现代中国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表现a.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b.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知识点四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1.环境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2.贫富分化: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3.交通拥堵: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4.其他: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1.阅读教材P61“史料阅读”:英国近代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提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推动了城市形成和发展;新兴工业城市崛起;存在大量工人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两大阶级贫富分化严重,分区居住。
批注: 2.阅读教材P62“学思之窗”: 上图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提示: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批注: 3.从筒子楼到现代化高层住宅以上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提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批注: 4.为进一步满足禁停路段临时停车的需求,重点解决地铁站、菜市场、商场、超市、邮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周边的停车矛盾,不少城市新增临时停车点位、临时停车泊位,居民可以根据不同泊位具体规定临时停车3分钟或15分钟这体现了城市哪一方面的建设?提示: 基础设施的建设 批注: 5.阅读教材P63“思考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提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最能体现的是城市内部资源的分配;便利市民的生活和联系。
批注: 6.阅读教材P64“史料阅读”: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社会问题:英国城市工人住房拥挤,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原因: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批注: 7.阅读教材P64“思考点”:你怎样看待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提示:(1)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工业化需要劳动力在某些经济区域迅速集中,这样可以产生聚集的经济效益,带来集约化经营的众多好处而城市不仅可以提供集约化经营的场所,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就业需求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3)要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建设要着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健康的城市、生态城市或绿色城市、宜居的城市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长远性、指导性;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群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
批注: [思维导图] 城市化进程及其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材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材料三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提示: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主要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兴起和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提示:兴起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开埠通商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城市化起步晚;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提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含义、积极影响及其问题1.含义: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 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2.积极影响(1)人口转移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转移2)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4)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3.问题(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1.下面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思想的确立B.外来人口的增加C.工业革命的发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C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工业化及城市化,故选C项。
]2.(2020江苏高考18)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 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当时来到伦敦的一位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应继续在伦敦演讲,但雾快要捏碎我的心脏这位作家的抱怨( )A.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B.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C.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D.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环境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出现的大雾与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有关,因此其抱怨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A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与精神危机无关,而是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此时汽车还没有出现,排除D项] 居住条件和公共设施的完善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情况年份年末住房居住面积 (亿m2)人均居住面积(m2)新建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