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主义四观复习资料.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4031549
  • 上传时间:2018-06-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主义四观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四观复习资料基本知识点:基本知识点: 1.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对祖国的 情感、责任感、立场和态度等是在特定社会历史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是 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特定人群共同体的意识形态,并最终升华为一种政治信仰 2.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指导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形成的对祖国人口、领土、政府、主权、历史、经济、文化、政治 制度等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爱国主义就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 厚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4.民族: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 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 组成 5.民族观: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 的民族观 6.民族同化: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或其部分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其特点变 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7.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就是这个人们共同体在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历史过程中,基于民族差别而产 生的一切问题和关系的总和 8.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9.三个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0.宗教: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11.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 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 12.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 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 社会进步的责任 13.文化: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 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4.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 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 16.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和稳定为两件大事;确保经 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 17.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思考题思考题: 1,、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课的重要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课的重要意义?1) 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2) 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3) 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2、、国家的实质、内外职能、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实质、内外职能、我国的国体和政体1)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3)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其它系统发生联系时,为协调和处理它 们之间各种矛盾而具有的功能4)我国的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1)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动乱、 人民遭殃2) 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3) 各民族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5)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 思想基础6) 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关系?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中国梦的内涵、路径、本质?中国梦的内涵、路径、本质?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就是必须走中 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民的梦,是在 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实现的伟大理想 6、、西藏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西藏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 (1)主要内容: 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政权,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政权 第二,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特权,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重大意义: 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 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 7、、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 (1)重大意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是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的需要;是 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2)基本要求:坚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坚持西藏废除封建 农奴制度,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的思想;坚持西藏只有在党的 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思想;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大学生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思想。

      8、、社会主义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社会主义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首先,民族还将长期存在其次,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再次,由于历史和自 然条件的原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最后,一些旧的反动思想和政 策的影响是不能跟随着剥削阶级的消亡而消失的,它还要继续影响和腐蚀人们的头脑 9、、马克思主义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民族自治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0、、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目的和结果,二者互为条件, 缺一不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思想 11.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措施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措施特点:民族问题的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普遍性、国际性 基本措施:1)坚持民族平等1 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新型民族关系2 进行民族识别,使各民族有归属感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政治上保障各民族平等4 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5 从法律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各种权力2)维护民族团结1 消除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2 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 坚持反对大民族和地方民族主义4 开展民族团结活动5 坚持改革开放,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3)促进共同发展1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2 推动各民族在经济政治上互助合作3 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繁荣发展4 促进民族文化共同繁荣4)培养和依靠民族干部 12.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特征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特征的论述1) 民族问题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2)民族问题既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也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3)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工作1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意义:1)是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2)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需要;3)是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民族问题的需要要求:1)坚持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思想,做新西藏的建设者;2)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执行者;3)认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14.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本质: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 ,是对人们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 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消极作用:1)宗教麻痹人们的精神;2)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3)宗教阻碍社会发展积极作用:1)利用宗教,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2)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有过一定推动作用;3)宗教的教义教规,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 起一定积极作用;4)宗教对文化的传承,各国文化的交流起推动作用 15.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点1)长期性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2)群众性宗教源远流长,传播广泛,信仰者人数众多;3)特殊复杂性宗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体系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 化、 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 16.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1)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 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3)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17.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8.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1)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弘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2)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动员信教群众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3)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对有些与社会主义 社会不相适应的教义、教规进行必要的改造、创新和发展,这是宗教在深层次上与社会主 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 19.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特征1)民族性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等条件下形成的,是民族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任何文化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3)继承性文化是在继承中发展的;4)开放性文化一旦产生,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就会向外扩散传播 20.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 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会对经济、政治起 到推动或阻碍作用;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它体现着越来越突出的文化生产力作 用,出现了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运动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文化与民主政治相 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文化水平、文化素质的高低,会影响人们的民主水平、民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