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体事故案例分系.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7076487
  • 上传时间:2018-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类 气体1、江西上饶、江西上饶““九九··三三””特大泄毒案特大泄毒案[案情介绍] 江西省上饶地区所属的沙溪镇,由于地处浙赣铁路和 320 国道的交汇处,又是上饶、广丰、玉山三县的交界地带,因而成了该地区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经济比较繁荣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991 年 9 月 3 日,会有一场巨大的灾祸降临9 月 3 日凌晨二时左右,一辆日野牌货车正快速驶向沙溪镇这辆货车从上海采购得剧毒的化学品一甲胺回程,货物是贵溪农药厂的在途径沙溪镇时,该厂的采购员郑林平突然萌生回沙溪镇父母家探望的念头,于是要司机谢启航进镇休息,待天亮后再上路经过十余小时的长途跋涉,司机谢启航已疲惫不堪,也想尽早休息于是驾车离开 320 国道,很快地循着公路进入沙溪镇新生街这条街的两边是各类商店、作坊和居民住家大约在新生街上行驶了 28 米处,谢启航在朦胧中发现前方道边有一堆东西,就急打方向盘避让这一堆东西是避过了,然而在急骤的拐弯时车厢上装有一甲胺的槽罐与街道旁一棵 2 米多高的桑树相撞,槽罐的阀门断落罐内储存的一甲胺立即喷发出来这时的郑林平才意识到闯下大祸了于是他与谢启航两 人沿衔敲门,一边大声叫喊:“有毒了,快跑啊!”从睡梦中被惊醒的人们跑出家门,还没有搞清是怎么一会事,只见成团的浓烟滚滚而来,人们的眼睛、咽喉、气管灼烧着,五脏六腑如同被捣拌一般奇疼难忍,不一会儿,就有人倒下来了。

      毫无防备的人们只能听任毒气肆虐,赶来救援的人们也不知所措直至清晨 5 时左右,喷泄的毒气才有所收敛,这时整整 2400 公斤的一甲胺也差不多全部泄出了清晨 6 时左右,上饶县公安局在毒气污染区设立警戒线,35 万平方米的毒气污染区把整个镇的中心地带全部包括进去了191 户居民住宅、11 家工厂、23 家公益事业性单位一片狼藉大量的家畜和各种动物的尸体遍地皆是,农田里的水稻、棉花及各类树木、花草都被熏死沙溪镇的 600 多居民中毒受害,其中 41 人不治身亡[事故原因分析] 一甲胺,联合国编号 1061,属第二类·易燃气体,闪点低于-178℃,沸点-6.3℃比空气重,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4.96—20.75%一甲胺具有毒性,由于比空气重,在扩散时将空气排开,对人体及其他动、植物危害很大,人体接触或吸入后对皮肤、眼睛、上呼吸道、肺等有强烈的刺激,长时间或大剂量接触会造成中枢神经麻痹、窒息等造成这场惨祸,表面上看是押运员与驾驶员的个人行为所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肇祸的槽罐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安全保障性能很差到八十年代已经淘汰但贵溪农药厂却仍然在使用,并且一直用到 1992 年。

      在1990 年和 1991 年,该车两次到原材料供应的生产厂装运化学危险品时,对方都曾经因此车安全性能不良以及零部件失灵等原因拒绝给予灌装,但都被押运人员搪塞过去事发前不久,押运员郑林平因该槽罐车屡出故障要求厂领导进行整修、检验或报废,该厂领导还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二、按照当时国务院颁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凡是从事化学危险物品运输的,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按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车;并与沿线公安机关取得联系,中途不得随意停车车辆行驶时必须悬挂危险物品标志旗然而就是这辆肇事车,既没有作出明显的醒示标志,又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居然堂而皇之地进出上海市区,中途还在杭州等热闹城市中穿行,随意停靠三、按照有关规定,运输危险化学物品,必须配备专职押运员和专职驾驶员,这些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在考核合格后发给相关的资格证书然而该厂领导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开展本厂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也没有理会这两个岗位接受专业培训的必要性于是,押运员让采购员兼任有时任务一繁忙,人手调配不过来时,干脆就雇用外单位或个体运输户的司机来驾驶车辆,本案的驾驶员谢启航就是临时雇佣的一个个体运输户。

      事故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生的[案例评议] 这起事故看起来是生产企业责任所致,但是从中应当汲取教训的却大有人在例如,象槽罐车这种特殊车辆的行驶应属谁管理?为什么早已淘汰的车型却还在行驶?为什么没有相应的检验手续,进出市区为什么没人管等都是值得深思的事故发生在道路运输中,但是港口液体散货码头也经常与槽罐车打交道,类似的情况也会遇到,我们如何把好这个安全关?是应当引发大家深思的2、消防车是怎样由消祸变为肇祸的、消防车是怎样由消祸变为肇祸的[案情介绍] 1978 年 7 月 6 日 20 时 25 分,某市一家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乙腈工段的丁二稀精馏系统脱氧塔再沸器内,由于丁二烯端基聚合物自聚膨胀,造成再沸器底部手控盲板脱开,大量丁二烯冒出,并迅速气化,形成白茫茫一片可爆气体在厂区内扩散当丁二烯泄出,随时可能引发灾祸时,厂方报警,邻近消防队的两辆消防车急驶进厂,其中第二辆消防车进了丁二烯气化形成的白色烟雾弥漫的扩散区,随即发生了两声巨响.火光冲天,整个车间置于火海之中这场灾祸造成一人死亡,23 人受伤[事故原因分析] 事后检查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是;驶进丁二烯气化扩散区的消防车排气管没有安装火星熄灭器!丁二烯。

      《国际海运危规》列为第二类气体中的易燃气体联合国编号为1010,极易燃,带有一股令人讨厌的气味,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 1.84,不溶于水,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物,爆炸极限为 2—12%,闪点-78℃,遇到火星、高热、或氧化剂即易燃烧、爆炸由于丁二烯是一种高活性物质,有趋于聚合和形成过氧化物而自燃的可能通常情况下要添加阻聚剂,以阻止其自行聚合放热,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但是当出现高温时,这种阻聚能力则无效,聚合反应仍然发生[案例评议] 从事危险货物作业的拖车、又车、吊车,以及进入危险货物储存作业区域的内燃机车辆,都应当在排气管孔装上火星熄灭器,像本案所述那样进入易燃气体扩散区的机动车,甚至应当关闭发动机,用人力推进这也是由血的教训得来的一项安全措施,不仅是车辆,船舶或库房的电气设备、通风设备,都应当有防爆装置而且在作业场所不得使用铁制的工具属具,进入作业区的人员不得携带火种,不得穿打有铁掌的鞋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杜绝火种,从而确保安全3、一起特大的氯气泄漏事故、一起特大的氯气泄漏事故[案情介绍] 2002 年 8 月 23 日,某省 S 市发生了一起液化氯气泄漏事故,造成 500 余人中毒。

      8 月上旬,该市 A 运输公司与 B 公司订立罐装液氯的运输合同A 公司又以作业委托人的身份与港务公司订立作业委托合同8 月 14 日—16 日,货主B 公司用自备车辆将 75 罐 500 千克重的液氯罐运进港务公司堆场港务公司用吊车将 75 罐氯气按二排三个高堆放在场地上由于当时正值汛期,江水上涨,该批货物无法装船,到 8 月 20 日,江水泛上码头,该批货物浸在水中第二天,港务公司的一个民工发现氯气罐有泄漏现象港务公司即通知 B 公司,要求其立即派人来处理当天下午 1 时 30分,B 公司派技术人员到现场,乘小船到气罐堆放的货桩边查看.没有找到泄漏的气罐,他们判断没有问题,未采取任何措施就走了临走时要求港务公司派人值班,待江水退后,气罐露出水面再通知他们来处理8 月 22 日 16 时,江水退了,港务公司立即通知 B 公司派人来处理当天17 时,B 公司派出抢险队到港区,经过检查,确认了泄漏的气罐,井对其采取了临时封堵措施到 8 月 23 日 l 时左右,抢险队认为已经没有问题,即撤离现场就在抢险队离开现场十余分钟后,即 8 月 23 日 1 时 40 分左右,港务公司值班人员发现氯气大量溢出,并且感觉自己己中毒。

      他用向港务公司领导汇报险情后,自己叫了一辆出租车去医院治疗公司领导当即打给送抢险队回去的司机,要求抢险队立即返回现场但抢险队却不同意返回现场,而是要求司机先将他们送到 B 公司,找领导请示后再行动港务公司见抢险队迟迟未返,即派人赶到 B 公司,要求抢险队再次返港区此时已经是二时四十分,氯气泄漏已有一个小时由于 B 公司抢险队仍未出动,港务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向市政府值班室报告,并打 110 报警.此时已经是三时二十分,氯气泄漏了一小时四十分钟S 市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抢险,同时又将港区周围的居民从睡梦中唤醒,实施紧急疏散,已经中毒的人员则送医院治疗此后的各项措施有效,并且能立即见之行动,从而转危为安[事故原因分析] 氯气,联合国编号为 1017,属第二类·气体为气体物品中的有毒气体在危险物品的《特性与注意事项栏》内,特别注明:“带有刺激性气味、非易燃、有毒和腐蚀性的黄色气体对玻璃和大多数金属具有腐蚀性,比重 2.4对皮肤、眼睛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 ”在《积载和隔离》栏内,特别注明:“避开生活居住处所” 氯气具有以下特性:1、临界温度 143.9℃,临界压力 7.71×106Pa,在常温下加 6 个大气压,就能使其液化。

      在标准状态下:一公斤的氯气占据的空间是 315.3 立升,液化后,其体积仅为 1.75 立升,为正常状态 1/180因此,当液氯罐发生泄漏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充斥在一个相当大的空间氯气的相对密度为 3.214,比空气重,氯气泄出后即沉在空气的下方,并沿地面迅速扩散2、氯气为黄棕色剧毒气体,有强烈的刺激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l ppm(1 毫克/立方米) ,如超过 0.1-0.5 毫克/立方米,人体吸入后会发生咽喉、鼻、支气管痉挛,眼睛失明,并导致肺炎,肺气肿、肺出血,严重危及生命,如继续超标,人畜会中毒窒息死亡 3、氯气有极强的氧化性,金属能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与易燃气体混合后,遇光照即会发生爆炸,与非金属如磷、砷等,以及有机物接触都能发生爆炸4、氯气能溶于水,发生险情可用大量的水冲洗或将其容器投入水池中浸没缓解之但是氯气与水混合生成盐酸,具强烈腐蚀性因此水池中必须投入过量的生石灰,起中和作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废水的排放要严格按规定,不可随意排入下水道[案例评议] 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无疑是托运人、该批货物的所有者 B 公司抢险队不及时返回救援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港、航部门从中吸取教训同样也很有必要。

      1、港务公司是否有专门储存危险货物的仓库?看来是没有危险货物是否不能堆放在露天堆场呢?当然也不是,但是若要堆放在场地上则必须具备保证安全的条件和完整的安全防卫措施,并且必须报请当地安全监督部门和港航监督机构审核,经同意后实施现在看来这块堆场并非安全堆场,江水上涨浸没货桩则是明显的问题这批货物在水中浸泡了 30 余个小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是错误的2、8 月 21 日凌晨已经发现氯气有泄漏现象,到 23 日凌晨才采取有效措施封堵.而且事实又证明所谓封堵是失败的这四十八个小时内有毒气体在港区弥漫,这是相当危险的事!如果在当时立即组织人员在安全防范措施严密的保障下逐桶检查泄漏的气体不难发现.立即让货主取回更换包装(注意!不是在港区修补) ,这场事故就不会发生了3、这批储存液氯的罐桶浸泡在水中,当其中发生泄漏的气罐罐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水就会返流进入罐中氯气溶于水时就成了具有强烈腐蚀性的盐酸所谓抢险队的堵漏措施,非但没有堵住泄漏,反而使罐内生成的盐酸加快对罐桶的腐蚀,从而使泄漏加剧4、危险货物运输,发货人应当将该物品的理化性质、主要危害、一旦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以及有关包装鉴定等书面文件交给承运人 A 运输公司。

      A运输公司委托港务公司作业时有责任转达上述文件如果投有按上述规定行事,A 运输公司也有责任5、港务公司在接受这批货物时没有认真验收这批钢罐都没有安全帽阀和防护罩;钢罐标识不清,无必须具备的储运标志像这样的不合格包装,港方在货物进库验收时就应当把关.拒绝作业4、人类航天史上的两起事故都是氧气惹的祸、人类航天史上的两起事故都是氧气惹的祸氧气是生命的基础条件之一,在空气中氧气的比例约占 21%,在这种正常状态下,人与动物、植物得以生存但是当氧气在空气中超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