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百家姓中闻姓和莘姓的来源范本.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307536023
  • 上传时间:2022-06-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4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百家姓中闻姓和莘姓的来源闻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出名气他的有些主见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著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二、郡望堂号 超卓堂:超卓就是特殊超群的意思明朝时候,闻良辅才能和德行都特殊超群初为监察御史,后来升大理少卿,出访暹罗,权cao虎节(古时出行官员所拿的表示身份的符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水国用龙节),官至广东按察使 吴兴郡:三国时吴置相当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宣兴一带 三、历史名人 闻启祥:明朝人自幼聪慧,好读书,以文章著称,居家不仕后来有人几次举荐他作官,他坚辞不赴,誓作平民终身 闻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与人交,敬而有辩由贡生授江阴训导,迁上海教谕教育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人才甚多 闻一多:现代闻名诗人、学者、爱国人士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

      早年参与新月社,先后在青岛高校、清华高校等校任教著有《红烛》、《死水》等诗后来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年47岁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编成《闻一多全集》 宋代出名士闻见明,明代出名宦闻克新、学者闻璋、吏部尚书闻渊,清代有金石保藏家闻珽 闻氏祠堂对联资料 闻(Wén)姓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得姓始祖:少正卯,春秋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出名气他的有些主见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著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源承复姓; 望出吴兴 ——全联典指闻姓的源流和郡望 名言留誉吴兴郡; 德政传声超卓堂 ——全联典指闻姓的郡望和堂号 门人有德崇南岳; 耳鼓容声应晓钟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闻姓“闻”这字的析字联 良辅操权虎节; 贤官教化象山 ——上联典指明代德清人闻良辅,才能与品德都出类拔萃,洪武年间任监察御史,后历官大理少卿、广东按察使。

      曾出访暹罗(今泰国)下联典指宋代人闻韶,官象山县知事,对百姓普及教化,贤能称第一 君子居仁孝友; 清官莅政勤民 ——上联典指明代鄞县人闻璋,敦厚和善,凡向他借贷,无不答应,即使有不还的,也不催讨人称“笃行君子”下联典指闻璋的孙子、江西布政司参议闻泽曾因谏武宗南巡而受杖刑居家孝友,为官忠勤,能继承家中世代相传的美德 反独裁诗人殉难; 著红烛教授扬名 ——全联典指现代闻名学者、诗人、爱国人士闻一多,原名闻家骅(1809-1946)曾留学美国,早年参与新月社,先后在青岛高校、清华高校等校任教著有《红烛》、《死水》等诗后来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年47岁著作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 附: 文章名世; 直谅敷陈 ——佚名撰闻姓宗祠联上联典批宋·闻见昌下联典指明·闻克祈 遥看北斗挂南岳; 常撞大吕应黄钟 ——此联为现代闻名学者、诗人闻一多自题联 华国文章,姓字标题雁塔; 问政得失,直亮殿奏龙墀 ——佚名撰闻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名士闻见昌事典。

      下联典指代名宦闻克新事典 自始迁灵,三百余年绵葛藟; 由明而后,一十七世绍箕裘 ——此联为安徽省固镇县县城闻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闻氏由河南固始迁来葛藟”,比方枝叶繁茂,能庇护本根下联典指自明代以来,本支闻氏已历十七世 莘姓的来源 一 姓氏源流 1 莘氏即是辛氏,因为他们的发音相近 2 以封国为姓,夏朝的初期,夏王启封高辛氏的儿子挚于莘(还有说封启的儿子于莘的),建立了莘国,它的望地在今日的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后来莘国灭亡以后,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做莘氏 3 以国名为姓古代的时候有莘国,商汤就娶了莘氏的女儿,后代就以莘作为自己的姓氏 4 是古帝祝融的后代《潜夫论》记载道:“祝融之子分为八姓:己、秃、彭、姜、曹、斯、莘等莘就是其中的一个姓 二 迁徙分布 莘氏的望族居住在天水(今日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三 郡望堂号 天水郡:西汉的时候起先在此置郡相当于今日的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的地区治所在平襄,相当于今日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北 枣强堂、环州堂:明朝的时候,莘野起先做儒学的训导,后来升任为枣阳县知县。

      他作官爱护百姓,为民做主,深得百姓的爱戴,被认为是好官著有《环州集》 四 历史名人 1 莘野:字叔耕,明朝时期归安人博学多才,记忆力强,擅长写文章洪武初年起先由明经做儒学的训导,后来升任为枣阳县知县廉政爱民,政绩显著,被认为是好官著有《环州集》 2 莘开:清朝时期归安人,是清代闻名的书画篆刻家 莘氏祠堂对联资料 莘(Shēn)姓即是辛氏,出自姒姓,以封国名为氏得姓始祖:夏禹夏禹的母亲修已(太姒),是有莘氏之女,后来夏启又把自己的独生子封于莘国,子孙以国为姓中国莘姓家族,从今繁衍至今有莘氏在今山东省曹县莘冢集莘氏后人奉夏禹为得姓始祖 望居天水; 源自有莘 ——全联典指莘姓的源流和郡望 本祖雄伟天水郡; 崇宗显赫枣强堂 ——全联典指莘姓的郡望和堂号 善文博学,潜化枣强风俗; 雅著循声,惠宣芹圃名家 ——上联典指明代归安人莘野,字叔耕,博学强记,善写文章以明经为本县儒学训导,后升任枣强知县,当时被称为“贤县令”著有《环州集》等下联典指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莘开,字芹圃 附: 明代贤县令; 清朝名书家。

      ——佚名撰莘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明代枣强知县莘野下联典指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莘开 博学雄文,潜化枣强风俗; 天姿国色,顿释友里拘囚 ——佚名撰莘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明代枣强知县莘野下联典指殷朝时期的美女莘氏 秀毓圣湖,甲第与文名并茂; 惠宣下邑,经学偕吏治兼长 ——佚名撰莘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钱塘人莘融下联典指明代归安人莘野 百家姓中闻姓和莘姓的来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