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育学导论.doc
11页填空 多选1. 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总体,即(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研究它要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的原则、语文教育的方法、语文教育的过程2. 研究语文教育的主体,即对于语文教育的施教主体——(教师)和语文教育的受教主体——(学生)的研究3. 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客体,即对(语文教育的凭借物——教材的研究)它要研究(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资料)4. 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本体,即对(语文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研究,分为课内语文教育和尅外语文教育)5. 应用理论学科的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6. 语文学是语文教育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基础7. 传统语文学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它局限于书面语言的微观研究8. 语文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教育学的(子系统)它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的特殊本质、特殊原则、特殊规律和特殊方法他们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9. 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只不过一个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语文教育学研究人学习语文的特殊规律。
10.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11. 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12. 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智能学习原则)13. 语文教育方法是语文教育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最活跃的领域)14. 语文教育方法的组合方式(综合交替式、主次相辅式、并列配合式)15. 语文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语文教科书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目标的统一活动过程16. 根据马克思关于任何活动都有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成分的原理,我们可以把(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手段、语文教育结果)作为语文教育过程最基本的要素17. 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应该是(语文教育目标与与美文教育的对象)——(学生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8. 课堂收尾的设计(充满感情的诵读、巧妙灵活的开拓《荷花淀》、求同寻异的对比、生动有趣的研讨《在烈日和暴雨下》、别出心裁的逆向《黔之驴》、富于想象的续写)19. 语文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思想的优化、教育要求的优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教育手段的优化)20. 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讲话能力)21. 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备课能力、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语文教学评价能力)22. 学生是语文教育过程中的(接受者)和(活的主体)23. 语文教习的过程(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思—习—行”着四个阶段;荀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闻—见—知—行”;《中庸》的学习过程论,“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学习过程论’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问—思—辨—行”)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思想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提出来的)25. 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感训练、思维训练)交互为用、伴随始终的过程。
26. 学生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重在(读法),还包括(诵读法、出入法、循序渐进法、八面受敌法、钩玄提要法)27.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28. 语文教育资料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的重要凭证,语文教学资料包括(语文教学资料、语文教具资料和语文教学音像资料和语文教学多媒体资料)29. 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即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文章、文学)和话语的读写听说能力以及言语交际中的(思维和创造能力)30. 语文美誉的熏陶都要以(传授语文知识为基础)31. 语文知识的传授应以(“精要、好懂、有用”)来统帅教学的全过程32. 语文知识的传授方法,以利于学生(接受、思考和应用)33. 语文知识传授常用的方法有(讲析法、自学法、比较法、列表法、歌诀法)34. 青少年学生的阅读习惯(读书用脑的习惯、读书用笔、读书用工具书、读书讲卫生)35. 阅读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36. 阅读的方法有(精读、略读、诵读和默读)37. 默读的基本方式,常见的主要有预见性默读、理解性默读、复习行默读、研究性默读几种。
38. 试将说明文分为四大类:记叙性说明文《活版》、《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采草药》等;阐述性说明文《事物从何处来》、《石油的用途》、《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眼睛与仿生学》;介绍性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文艺性说明文《蝉》39. 说明文的结构取决于(内容)和(写作目的)40. (理清说明的顺序),弄清事理的(内在联系),探索认识事物的(规律),更好的阅读说明文41. 说明方法,常用的有(定义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配图标说明、比喻说明)42.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文章内容、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决定的43. 议论文的教学还应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44. 抓住了“文眼”,就能进入散文的宫殿,透过“文眼”领略到“文心”45. 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46. 小说是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题材47. 总所周知,戏剧包括(剧本、演员、舞台)三要素戏剧教学是指对(剧本)的讲读而言48. 戏剧语言的主要部分包括对白、旁白、画外音49. 文言文的教学应侧重在(语言)上50. 语言的学习需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51. 文言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因素),强调(文化因素),挖掘(审美因素),宜采用(熟读、精思、品味)这一总的教法。
52. 写作做能力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53. 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指(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54. 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快写能力)55. 现在的学生写作训练命题,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命题写作,一是给材料写作)56. 在40分钟内,小学高年纪写出500字,初中生写出600字,高中生写出800字,大学生写出1000字57. 外国将中小学写作进行分类,(美国)分为自叙文、实用文;英国分为跟学生个人经验有联系的写作,跟学生的个人经验无联系、而与事实的客观叙述有联系的写作58. “三级”训练体系是以(观察、分析、表达)的三种基本能力分三个阶段59. “分格”训练体系共设计(265个格),以(格为基础,连格成线,再连线成面),形成分格法的布局,组成了科学训练的体系60. “双分”训练体系,即(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61. 通过系统训练,通过点点落实,点点相连,使学生(一课一得,得得相连)62. 写作能力训练过程,一般应包括(命题、准备、行文、评改)63. 准备阶段包括(教师的写前指导和学生的写前构思)64. 行文,是将构思(“意化”)成果用文字符号“物化”为文章的完成过程。
65. 教师的活动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据提纲思考、学生开始写作后,教师不能放弃指导、指导学生修改草稿)66. 评改,通常包括(批改、讲评)连个环节67. 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法至少包括:批,改68. 听知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听知辩音、听知解义、听知提情、听知察非、听知审美)69. 听知辩音是听知能力训练的(起点)听知解义是(重点)听知体情是(核心)听知察非是(思想内容)70. 听知能力训练的方式方法(找出“潜台词”的听,注意语调声调的听,捕捉信息的听,激发灵感的听,做出积极反映的听)71. 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注意(语境条件)72. 语文教师必须开发学生的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73. 语文德育室培养学生(健全人格)74. 语文德育的特点(非系统性、灵活性、参透性)75. 教师要根据语文德育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润春雨)76. 语文美育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上述三个特点使语文美育赋予(寓教于乐)的品质77. 美育则是以(形感人)78. 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79.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80. 协同论认为,课外语文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81. 家长指导方式主要有:身教,言教。
82. 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83. 语文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树立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建构适应语文教育的知识网、练就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蓄积革新语文教育的创造力)84. 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语文教育学与马克思哲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学、语文教育学与教育学、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语文教育学与思维学)85. 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依赖于(心理科学的发展)86. 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特征(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实施可行性)87. 语文教育目标的构成(语文教育目标的智育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德育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美誉要素)88. 我们的着力点应放在每一堂语文课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上为了正确(确立和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目标)89. 语文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依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规律)90. 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自能学习原则)91. 语文教师应具备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高等师范校中文系的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应包括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说话能力等“语文”能力;语文教材驾驭能力、语文教法运用能力、语文教程组织能力、语文教学效果评价能力等“教学”能力;“改革”能力。
92. 完整的语文学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俩大领域,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教育学}三大层级93.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的教育大的(方向问题)94. 语文教育过程的本质(语文教育过程是“求真”的过程、语文佳偶过程是“向善”的过程、“审美”的过程)95. 讲特殊句式这一内容,就必须讲清“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等句式的概念,否则,血色很难过就无法运用有关句式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复杂的语句,这是(讲析法)96. 传授“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时,可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来进行对比,这是(比较法)97. 语文教科书中的各类课文一般分为(现代文章、现代文学、文言文)98. 现代文章的教学必须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实践性)99. 要教好现代文学,必须突出其(情感性),强调其(审美性),贯彻其(整体性)100. 教师的写前指导分为(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样写)101. 美育则是以(形感人)102. 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103. (美读)能沟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视线言文和一,让学生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104. (美读)是活的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105. 语文教育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106. 一言以蔽之,古人称之为(意脉)107. 文章的思路由(语言、结构、事理、情感)组成。
108. 社会的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的环境、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109. 语文教学能力是一个具有(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立向联系)的三维结构110. 语文学习的内涵(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学习是知和。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