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读书敏求记》著录农书之考察.doc
3页简述?读书敏求记?著录农书之考察 [论文关键词]?读书敏求记?;著录;农书[论文内容提要]?读书敏求记?在版本目录学研究中历来颇受重视,但未见有学者对其中著录农书进展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文章由此入题,考察了?读书敏求记?中农书的分布及其特征,以凸显其在研究我国古代农书中的重要地位读书敏求记?是清初著名藏书家钱曾所作的一部善本书解题目录,在研究我国古籍版本,流传以及撰写善本书目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作为一部私家编撰的善本书目,在对其中的农书归部与版本考证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加之该书在版本目录学上有奠基之功,因此其中所收之农书对后世研究我国古代农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其中的农书进展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文由此入题,以抛砖引玉一、?读书敏求记?及其作者?读书敏求记?作者钱曾,字遵王,号也是翁生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钱曾之父钱裔肃,为明万历间藏书家,以藏书精善而出名钱曾既得其父之精本,又获其族祖著名学者钱谦益绛云楼烬余之秘籍,故所藏之书既富而精钱曾尝以家藏四千一百余种图书分类铨次,编成三部藏书目录:?也是园藏书目??述古堂书目??读书敏求记?。
这三部目录书,详略不同,体例各异,但均被认为是重要的古典目录书前两者惟记书名、卷数、间载册数及版本,?读书敏求记?因所著录之书,为钱氏藏书中之精萃,专记宋元精椠或旧抄,每书之下标明次第完阙,古今异同,并加以详细考订,兼及作者,作品之评论书成之后,更是名倾一时后世学者亦认为该书在图书版本学方面独俱特色,开拓了目录学研究之新视野读书敏求记?所著录书籍的评价和考证,资料详实,极具价值,这些在著录的农书中亦有表达,值得农史研究者的重视与讨论二、?读书敏求记?中著录的农书?读书敏求记?全书四卷,详细类例如下:卷一:经、礼乐、字学、韵学、书、数、小学卷二:史、时令、器用、食经、种艺、豢养、传记、谱牒、科第、地理舆图、别志卷三:子、杂家、农家、兵家、天文、五行、六壬、太乙、奇门、历法、卜筮、星命、相法、宅经、葬书、医家、针灸、本草方书、伤寒、摄生、艺术、类家卷四:集、诗集、总集、诗文评、词可见?读书敏求记?在分类上继承了图书"四部"分类法的根本框架,而又有所打破,以往四局部类法中的“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被分卷所代替,各卷又以经、史、子、集作为首个类目,与其后诸类目平行而列,既是统辖又与其后诸目平行的关系。
这表达了钱增对四部类以外的书籍的重视特别是钱增将“时令、器用、食经、种艺、豢养〞的书籍列于与史部一样的地位,表达了他对这些书经世致用功能的肯定农书〞一词,古今所言,范围不一,在此先明确农书在文中所指王毓瑚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农学书目?一书中提出“以讲述农业消费技术以及与农业消费直接有关的知识著作为限〞来划定农书之界,王先生进一步将中国古代农书划分为以下几个系统:①综合性的农书;②关于天时,耕作的专著;③各种专谱;④蚕桑专书;⑤兽医书籍;⑥野菜专著;⑦治蝗书;⑧农家月令书;⑨通书性质的农书文中所言农书,以王先生精辟论断为是,其间涉及农书之分类,亦由此而来综观其中所收农书分布,可概言为:跨两部而散于四目之中即跨越史部和子部,分散于食经、种艺、豢养、农家四目之中将农书归于农家类目下,实属当然,而为何?读书敏求记?将局部农书归于史部之下呢?大致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古代将食货类的著作归在史部,其中就包括了那些记载关于农作物的加工制作〔如?糖霜谱?〕和禽类的饲养〔如?禽经?〕的书籍;另一方面与著书者对农书范围的划定有关,从?读书敏求记?中农家类著录的农书来看,钱曾根本上是以农桑为限来划定农书的范围,而将其他讲述农业消费技术的书籍归于其它部类。
从?读书敏求记?中收录农书之类型而言,涉及的农书类型多样在类目“农家〞中著录的四本农书中,除?便民图纂?为通书性的农书外,其他皆为综合性农书;?糖霜谱?和?俞贞木种树书?属于专业性的农书;“豢养〞中收录的两书皆可视为畜牧书籍从所收书数量上看,综合性农书以三本居首,一方面,可知当时对农书之收录侧重于农家之综合性农书;另一方面,亦可反映当时综合性农书著作相对较多 三、?读书敏求记?在农书研究中的意义?读书敏求记?中的农书在分布上跨越了史部和子部,散于食经、种艺、豢养、农家四目;在类型上,涉及到综合性、专业性和畜牧类的农书而其中对这些农书的详细著录,在农书研究中更具有重要的价值农书著录格式读书敏求记?中对农书的著录格式不固定,更没有统一的著录工程,编者对书的考证与随感相间其中,尽显私家著录之特点,总而观之,著录工程大致涉及书名,卷数,作者,版刻,时代,书之内容,著录者观点等,但对各书详细情况,各事项或有或无,不尽一致其中著录工程包括作者,书名,卷次,版本,其间钱氏时而“惜乎〞,时而“可笑〞行文随意,并未见固定之著录格式,通篇如此而此种著录,对农书之整理校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农书版本考证读书敏求记?中对农书的版本考证,有着独到之处,为后人在研究农书版本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史料。
在对?农桑辑要?版本考证以字体大小为据:“延祐元年,皇帝圣旨里‘这农桑册子字样不好,教真谨大字书写开板’……那么只是板刊于江南,当日流布必广,今所行惟小字本,而此刻绝不多见,何耶?〞钱曾认为,元朝延祐元年后,?农桑辑要?大字本应刊行较广,流传较多,而到他生活的年代,却“惟小字本〞以此来断定自己所藏延祐大字本?农桑辑要?之稀善今惟上海图书馆藏有元刊大字本?农桑辑要?,已是稀世之宝农书善本考辨读书敏求记?中所著录之农书,皆为善本,为后世农书版本考辨,农书整理与善本收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观全书,其中著录的农书善本有:齐民要术:湖湘嘉靖甲申刻本农桑辑要:延祐元年大字本便民图纂:弘治任之戌夏镂板刻本师旷禽经:元抄本濮梁在其序中评价?读书敏求记?“考核极精,辩论极当〞在其著录之农书中,亦可见一斑读书敏求记?著录之农书,不仅版本精善,而且考评不失精细,因此为后世研究我国古代农书提供重要的参考,著名农史学家王毓瑚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农学书录?中,屡次引用该书中的农书著录工程来考辨农书,如在考证?便民图纂?的作者是不是邝璠时就引用该书:“钱曾读书敏求记也说是不知何人所辑钱氏所见的是明弘治壬戌〔1502年〕刻本,……从时间上推算,读书敏求记所著录的显然就是邝氏在吴县任内的刻本,可是那个本子上并没有载撰人的名字。
这就证明邝氏并非本书的作者〞可见?读书敏求记?在农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参考文献][1]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钱曾[清].读书敏求记丁瑜点校本[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