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朝隋唐时期长江流域航运交通的开发_何荣昌.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f****u
  • 文档编号:111371286
  • 上传时间:2019-11-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7.8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年 第二期 六朝隋唐时期长江流域航运交通的开发 才汀 二坎 曰 !门刁又压 习 一 、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运开发最早的区域 长江是 我国最 长的河 流 全长五千八百多公里 , 流经九个省市 , 为世界三大河流之一 , 沿 途汇合了眠江 、 嘉陵江 、 湘江 、 汉江 、 赣江等河流 , 联系着无数的大小湖泊与河道 , 其流域 面积达一百八十万平方公 里 这 些江河湖泽 , 给人 民以舟揖和灌溉之利 , 为水运交通的 开发 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理条件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利 用长江 的水利资源 , 发展农业 , 开辟航 运 , 促进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长江的航运 , 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 长江流域也是我国古代开发运河交通最早的区域 春 秋战国时期 , 昊 国地 处长江下游 , 有丰富的水利资源 , 如司 马迁所说 “昊有三江 五湖之利 ” 吴地人 民因江河湖泽之利 , 发展灌溉与航运 , 史称 “ 昊人不可一日废舟揖 ” 水运交通开发较 早 公元前 50 6 年 , 吴王 阖 间用伍 一于青之谋伐 楚 为 了军事运输 , 在今高淳东坝 开了一 段十 多里长的人工运河 , 连接荆溪等 自然河流 与湖泊 , 形成 一条东接太 湖西通 长江 的水路 交通 , 称 为青溪 。

      运河 开通后 , 昊国的水军即经由青溪入江打败了楚国 此 后青溪成为苏皖之间重要 水路 船只由苏州西行经 青口进入太湖 , 穿过太湖沿荆溪经宜兴 、 漂阳 、 高淳 、 石臼湖至芜 湖入江 公元前 48 6 年 , 吴 国为北上争霸 , 在扬州与淮安之间开 了邢沟以 “ 沟通江淮 ” 吴国 在苏州北面还 开辟了一条 沟通长江的水道 据 《越绝书 · 吴 地纪》所载 :“吴古故水道 出平门 ⋯ ⋯入大江 , 奏广陵 ” 这条水 路大致从苏州平门出发 , 经无锡 、 江阴 、 常州境进入 长江 , 过 江可达广陵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运河交通建设的重要成就 , 也是最早出现在长江流域的人工 航运工 程 根据 《史记》 、 《汉书》所载 ,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形成的一些水路交通航道 , 大都分布在 长江沿线或沟通长江水域 其中有 : 1 、 沟通黄 、 淮的鸿沟 魏国兴修的这 条水道 , 自 “ 荣阳下 引河东南为鸿沟 , 以通宋 、 郑 、 陈 、 蔡 、 曹 、 卫 , 与齐 、 汝 、 淮 、 泅会 ” ¹鸿沟北引黄河 , 南接淮河支流 , 沟通 了黄淮水系 , 因而与沟通江淮的邢沟水道相通 , 这对以后大运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

      2 、 在长江中游则有沟通汉水与洞庭湖地区的楚渠 史载 “子楚 , 西方则通渠 汉水 、 云梦 之 野 , 东方则 通鸿 沟江淮之间 ” 3 、 在长 江下游 , “于 昊 , 则通渠三江五湖 ” 吴国在太湖流域很早就通舟揖 4 、 在长江上 游 , “于 蜀 , 蜀守冰 : 凿离稚 , 碎沫水之害 , 穿二江成都 中 , 此渠皆可行 舟 ” 华阳国 志载 :“冰 乃奎江作绷 , 穿郸江 , 别支流双过郡下 , 以行舟船 ⋯⋯又溉灌三郡 , 开 稻田 , 放是 蜀沃野 千里 ” º 上述水运 的开发 , 是 我国古代人民利 用江河 之利开发 水运 的初创成 果 , 并为六 朝隋唐时 期长江航运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 9 1 · 二 、 六朝时期航运的开发 六朝以来 , 由于三国鼎立与南北朝政治局面的形成 ,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荆 、 扬二州 , 为 南方政权的政治经济重地 , 拥有江河水运交通之利 , 因此这时期长江流域航运发展较快 如 中下游沿江航运交 通的发展 , 大规模军事航运的频繁 , 军事航线与遭运的开发 , 以及连接沿 海海上交通的开拓等 , 反映 了这时期长江流域航运的发展及其特点 。

      其主要航道如下 : 1 . 中下游沿江航运的发达 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 , 长江中下游荆 、 扬二 州经济发达 , 三 国时 “ 荆州北据汉 河 , 利尽南海 , 东连昊会 , 西 迎巴蜀 ” » 拥有江河之利 , “ 自晋室东迁 , 王 居建业 , 则以荆 、 扬为京师根本之所寄 ” ¼刘宋时 “荆州跨南楚之 富 扬部有全吴之沃 , 鱼 盐祀梓 之利 , 充初八方 , 丝锦布帛之饶 , 覆衣天下 ” ½这里经济发达 , 物产丰富 , 农业 、 手 工业 、 商业都较发 达 , 而且拥 有航运地理的优越条件 , 史称 “吴楚之 民⋯ ⋯盖以江汉为池 , 舟 揖为用 ” 孙昊时滨江州郡在 长江沿线的商业活动已很 活跃 , ” 自顷年以来 , 州郡吏民 , 及诸 营兵⋯ ⋯皆浮船长 江 、 贾作 上下 ” ¾由于长江及其流域的众多河道湖泊 , 为商旅的活动与商 品的流通 , 提供了有利的交通 条件 , 加之造船业的发展 , 因此长江沿线的航运发达 , 沿江相 继兴起 了一批商业城市 建康是六朝的政治中心 , 也是最大的商业都会 , 水路交通发达 , “ 贡 使商旅 , 方舟万计 ” ¿长江沿岸的江陵 、 武昌 、 九江 、 京 口 、 广陵 、 以及昊郡 、 会稽 、 余杭 等地 , 都有水路沟通建康 。

      2 . 沿 江军事航运的频繁 在南 北对峙的形 势下 , 长江 、 汉水和淮河成为六朝的重 要军事 防线 , 因此 这时期长江的军事航运日益频繁 ,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与水战 , 相 继 出现放长江流 域 , 三国时孙 、 刘 联军打败曹操 的赤壁之战 , 即发生在 长江中游 , 双方数十万水军在江上作 战 以后 孙 、 刘争夺江陵和夷陵的战争中 , 孙权的水 军在江上 发挥重要作用 , 因而取得 胜利 东晋南朝时 , 长江流域仍然为军事活动的重要地区 , 战争不断 , 水军的活动与军事航运 更加频繁 , 在长江中下游之间 , 船舰顺流而下的军事行动屡见不鲜 “晋王敦、 陶侃 、 桓温 、 桓元 、 宋谢晦 、 南郡王义宣 、 袁频 、 沈枚之 、 桂阳王休范 、 齐陈显达 、 梁武帝 、 陈王琳 、 华 皎皆自上流 拥兵东下 À这些大规模的水上军事活动 , 说明当时造船业的发达和沿江航运的 发展 3 . 江 汉平原槽河 的开凿 西晋 杜预都督荆 州 , 注意 兴修农田水利 , 为了改善潜运航路 , 在江汉平原 之间 , 开 了一条汉水经 夏水 、 扬水 直达江陵 , 南至巴陵的槽河 。

      史载 :“太康元年 (280)杜预以旧水道唯河汉 , 达 江陵千数百里 , 北无通路 又巴丘湖玩湘之会 , 表里山川⋯ ⋯ 乃开扬口 , 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 , 内泻长 江之险 、 外通零桂之潜 Á杜预开扬口即利用 江汉 平原 的水道湖泊 , 使汉水经扬水 、 夏水直达江陵 , 又东南至巴陵 , 形成一条汉水经江陵至湖 南岳阳的内河航道 , 从而缩短 了汉 水沿长江至江陵的航程 , 避 免了江涛之险 , 沟通了湖南 、 广 西 的潜运 东晋南朝亦进行过修浚 4 . 沟通 江淮的淮阳渠 、 百尺 渠和柜野 渠的开凿 三国时 , 魏因邓艾之谋 , 于 “正始 四年 (243 ) 秋九 月 , 大兴屯守 , 广开淮阳 , 百尺二 渠 ” 是时 “艾 以为田良水少 , 不 足以尽地利 , 宜 开河渠 , 可以大积军粮 , 又通 运潜之道 ” 龄是 “修广淮 阳、 百尺二 渠 , 上引河流 , 下通 淮 颖 , 大治诸破龄颖南颖北 , 穿渠三百余里 , 溉田二 万顷 , 淮北淮南皆相连接 ⋯⋯每东南有 事 , 大军出征 , 泛舟而下 , 达龄江淮 ” @这条渠道 既利灌溉又利 焚航运 。

      东晋太和四年( 3 69 ) , 桓温北伐燕 , 率水军 自姑熟 (今安徽 当涂) 出发 , 沿洒 水 “进次 金 乡(山东) , 时亢旱水道 不通 , 乃凿矩野 三百余里以通舟运 , 自清水入河 ”, 是谓桓公沟 · 92 · 这条由淮入泅经坟水 、 济水 (即清水)进入黄河的航道 , 大致利用洋水故道 , 但因航道不修 , 水源不足 , 航运时断时通 , 如 义熙十三年(4 1 6 ) 刘裕伐秦亦经 由这条航道 , 第二年班师时则 因水浅被阻 , 经疏浚后才得通行 , 故史称 :“裕 发长安 , 自洛入河 , 开汁渠以归 ” 5 . 破 岗读的开凿 孙权建都建康后 , 为加 强与东境昊 、 会地区的联系 , 龄赤乌八年 (245 ) 遣校尉陈勋率屯兵三万 , 开破岗读 “ 陈勋 凿句容中道 , 至云 阳(丹阳)西城 , 以通吴 会船舰 , 号破岗读 ”. 这条运 河在丹阳与通往昊 、 会的河道相接 , 于是吴 、 会船只至丹阳即 可经破岗读沿秦淮河抵达南京 , 不必 出京口沿江而上 , 避免了长江的风涛之险 破岗读历晋 、 宋 、 齐相继通航不断 , 促进了江南航 运的发展和经济的开发 , 破岗读因地处高岗 , ’水源缺乏, 冬春不便航运 , 「 梁时被废 , 而在其南面 另开一条上容读 , 但陈时上容读也堵塞 , 后又修复破 岗续 。

      隋统一后 , 南京作为都城的政治经济地位消失后 , 这 条航道也随 之废弃 6 . 邢 沟航道的修建 春秋时沟通江淮 的古邢沟 , 六 朝虽因南 北对立 而受阻 , 但乃不 失为 南北军事活动的重 要航道 且邢沟地区仍 为六朝所 控制 这时期邢沟航道也有了改进 , 原邢 沟旧道迂曲 , 自广陵北上至高邮樊梁湖即向东入射阳湖 , 在沿湖北上入淮 三国时航道已改 走直 线 , 即由广陵 北上经高邮樊 梁湖 、 宝应 的津湖 、 白马湖至淮安的末口入淮 , 改变了迂 曲 的航线 但由于水源不足 , 航行不便 , 黄初年间魏文帝欲实现其 “超 越江湖吞吴会之志 ,” 率 军经邢沟直逼江边 , 为江所阻 , “戎率 十余万 , 族旗数百里 , 是岁大寒 , 水道冰 , 舟不得入江 , 乃 引还 ” 回军时因邢沟水浅 , 战船数千皆滞不得 行 , 被阻于临淮的精湖 , 后经蒋济设法开 凿 渠道 , 汇聚水源 , 船队才得入淮回归 当时蒋济曾上表劝阻出师 , 说 “ 水道难通 ” 可见当 时邢 沟的通航并不很方便 东晋 时继续做了一些修建 , 为 了引江水增加南段的水源 , 在江都 西南入 江的欧阳 地方建棣引入 江水 , 《水经 注》说 :“ 其水上承欧阳 , 引江入壕六十里至广 陵 ” 。

      又修建多处 控制水位的堰棣 太元七年(385 )谢安在今邵伯镇修建了邵伯棣 , 以后又 在邵伯棣的南北建有秦梁棣 、 三枚棣 、 统梁棣 , 这些棣的修建 , 改进了邢沟的通道 , 且兼有 灌溉 之利 7 . 长江航运与沿海 交通的发 展 长江航运与沿海海 上交通 的联系 , 六朝时期有显著的发 展 , 六朝都城建康位于 长江下游临近出海口 , 且造船业发达 , 有利于海上交通 , 自孙权据有 江东以来 , 积极 开拓海上交通 , 昊国的船舰经长江口沿海航线北可达 辽东 , 东南可抵台湾 、 福 建至广州 史载黄龙二年 (230 ) “遣将军 卫温 、 诸葛直将士万人 , 浮海求夷洲及 州 ”. 到达 台湾 , 这是大陆交通台湾航运的最早记 录 嘉禾元年 (232)以遣将军周贺 , 校尉裴潜乘海之 辽东 , 与辽 东的公孙渊进行交易 有一次由海上从 辽东运回八十多匹马 东南沿海和航运交通也有 了发 展 , 候景之乱发生后 , “是 时东境饥谨 , 会稽尤 甚 ”, 晋安 郡 (福州) 的陈宝应 , “ 自海道寇临海 、 永嘉 、 及会稽 、 余姚 、 诸暨 , 又载米粟与之交易 ”。

      尤 其从孙恩 、 卢循起 义军的行军路 线来看 , 大都在长 江沿线与沿海海上行军 , 是时 “战士 十余 万 , 楼船千余艘 ”, 转战于长江 流域的江苏 、 浙江沿海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