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教下乡有感.doc
3页送教下乡有感学期末,我们实践中心的部分老师在领导带领下,送教下乡到育才和育秀两所民工子弟学校和培康学校,对他们几所学校来说我们送去了温暖,而对我们来说,我们也增长了见识,同时有许多的感慨首先,工作的环境相对于我县绝大部分的普通学校,到目前为止,我们实践中心的教学硬件设施是比较差的,但是到了育才和育秀两所民工子弟学校,我们想想我们的教学环境简直是要优越的多在这两所学校中我们看到的是,6、70个孩子挤在一个教室,1600多名孩子共用一个豆腐干那么大的所谓操场,我们体验到了,教室里的浑浊的空气,夏天里难闻的气味,我们想到了这里的老师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工作的艰苦,这些孩子的可怜,我真正的体会到了螺丝壳里做道场这句话的涵义,即使这样,这里的老师,无怨无悔,带着孩子做这欢快的游戏,领读着ABCD我们对这里的每一个老师表示崇敬,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感染着我们基地的老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们会努力以他们为榜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第二,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聪明的孩子还是学习困难的孩子,即使是有智障的孩子,我们都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爸爸,一个母亲的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有充分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只要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以肯定,要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如果孩子做出什么调皮的举动,我们也不能去随意责骂,或批评,要善于引导事实上我觉得我们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应该好好反思,他们可能心里对待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我们对待学生的样子,要知道我们当老师的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十个手指也有长短,不能用一把尺,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老师否则,不是简单的不尊重人,而且可能会害了一批人,甚至于一代人,从这角度讲,这是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领导在考核一个老师的问题上,要慎之又慎!第三,我们基地老师有机会的话应该多走出去我一直在想,到了士林基地以来,除了结束时送教外,还没有真正走出去过一次,虽然这可能是平时忙于接待学生的原因,但我想这不是理由如果我们基地老师能像普通学校那样经常走出去,那我们的社会影响会增加,我们老师的见识会开阔,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也不会觉得是闭门造车,而且,我们走出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送教,也可以是去取经,可以去学校,也可以去其他一些单位,只要有利于我们基地的发展,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另外,我觉得我们老师平时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做一些提高自己的事,一些基本的材料都要花下班后时间去完成,这样老师们就身心疲惫,关心老师就是一句空话。
周金良 6.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