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辽宁省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高分题库附答案.docx

52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594598447
  • 上传时间:2024-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70K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辽宁省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公路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工作,现场采用挖坑罐砂方法侧定路基压度,请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对以下问题进行作答5、灌砂法试验得出试坑材料湿密度为2.30克/立方厘米,含水率为5.5%,该材料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为2.25克/立方厘米,则该测点压实度为( )A.92.49%B.90.0%C.96.9%D.102.2%【答案】 C2、在贝克曼梁法测试路面弯沉试验中,贝克曼梁的测头应放在加载车( )处测点上.A.轮隙中心后方30mm~50mmB.轮隙中心前方30mm~50mmC.轮隙中心后方50mm~100mmD.轮隙中心前方50mm~100mm【答案】 B3、用摆式仪测试路面抗滑性能时,同一处平行测定的次数要求为( )A.不少于3次B.不少于2次C.不少于5次D.不少于4次【答案】 A4、关于CBR试验的叙述有:①CBR试验是对压实试件泡水后的贯入试验;②CBR值是规定贯入量时的荷载压强与贯入量的比值;③处于路基不同深度位置的土,其CBR值的要求不同;④材料的CBR指标指的是某压实度下的CBR值;⑤CBR试件一般要在水中浸泡小时。

      正确的是()A.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⑤【答案】 C5、土比重试验,浮称法适用粒径( )mm的土,其中大于或等于20mm的土质量小于总土质量的10%A.大于5B.大于10C.大于20D.大于15【答案】 A6、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漏入抽提液中的矿粉含量,如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A.偏大B.偏小C.基本相同D.没有可比性【答案】 A7、当低温( )不足时,沥青混合料就会出现裂缝A.抗剪强度B.抗拉强度C.抗压强度D.抗弯强度【答案】 B8、回答有关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测试步骤的问题3)一般来说,用5.4m的贝克曼梁测得的回弹弯沉比用3.6m的贝克曼梁测得的回弹弯沉值( )A.大B.小C.相同D.不一定【答案】 A9、土工合成材料拉伸试验时,用伸长计测量的名义夹持长度是指( )A.试样在受力方向上,标记的俩个参考点间的初始距离B.两夹具的夹持部分长度C.夹具的夹持部门长度D.两夹具间的初始间距【答案】 A10、测定半刚性基层透层油的渗透深度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在透层油基本渗透或喷洒48h后,钻取芯样B.将芯样顶面圆周随机分成约8等份,分别量测圆周上各等分点处透层油渗透的深度C.取所有芯样惨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路段渗透深度D.去掉5个最小值,计算其他3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单个芯样的渗透深度【答案】 D11、有关土的回弹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百分量表B.土可重复使用C.结果由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确定D.承载板法适用于不同湿度的粗粒土【答案】 C12、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完成试验中错误的是()A.弯沉仪长度有两种:3.6m和5.4mB.在准备工作中,需要检查弯沉仪百分表量测灵敏情况C.沥青路面温度以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内可不修正D.当采用3.6m的弯沉仪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变形修正【答案】 D13、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用试件的标准边长为()。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答案】 B14、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当沥青混合料尚未冷却时,可用大改锥插入至沥青层地面深度后用尺读数量取沥青层厚度,测定结果()A.以C.m计,精确至1C.mB.以C.m计,精确至1CmB.以Cm计,精确至0.1CmC以mm计,精确至1mmD.以mm计,精确至0.1mm【答案】 C15、当水的密度ρwt=1g/cm3时,蜡封试件空中质量与水中质量之差等于( )A.封蜡质量B.封蜡体积C.试件(不包括蜡)体积D.蜡封试件体积【答案】 D16、某普通公路交工验收,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试验人员用摆式摩擦系数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请依据上述条件完成下面题目4)针对这条路的交工验收工作,路面摩擦系数检查频率是( )A.100米1处B.100米2处C.200米1处D.200米2处【答案】 C17、铺砂法测定路面的( )A.宏观构造B.细构造C.粗、细构造D.摩擦系数【答案】 A18、厚大体积混凝土不宜使用( )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水泥D.粉煤灰水泥【答案】 A19、围绕土的击实试验原理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2)在黏性土中加入砂后,其击实特性的变化是( )A.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佳含水率增大B.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C.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不变D.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都基本不变【答案】 B20、某一试验室需要进行AC-20C沥青混合料(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马歇尔试验已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5%;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比例分别为65%、32%和3%,粗、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23、2.685,矿粉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10最佳沥青用量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2.497,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386.请对下列各题进行判别:4)计算得到的矿料间隙率为()A.15.9%B.16.2%C.15.7%D.16.4%【答案】 A21、以下不属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中应确定的施工参数的是( )A.结合料的剂量B.最佳含水率C.最大干密度D.最佳水胶比【答案】 D22、普通水泥混凝土计算初步配合比为1:1.75:351、水胶比为0.49,试拌调整时工作性不满足要求,采取增加5%水泥浆用量的措施后,工作性达到要求试回答以下问题:(8).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中,以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2014真题)(2014助理真题)A.基准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工地配合比设计B.初步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基准配合比设计~工地配合比设计C.基准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工地配合比设计D.初步配合比设计~基准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工地配合比设计【答案】 D2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A.150mm×150mm×150mmB.40mm×40mm×160mmC.70.7mmx70.7mmx70.7mmD.50mm×50mm×50mm【答案】 B24、某工程从现场取SBS改性沥青样品进行试验,请对下面各题进行判别18)该试样25℃针入度试验三个检测则记录分别为48.1(0.1mm)、47.2(0.1mm).44.3(0.1mm),则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A.该试样25℃针入度为45.9(0.1mm)B.该试样25℃针入度为46(0.1mm)C.该试验结果无效,应重新进行试验D.该试样满足SBSl-D沥青针入度指标要求【答案】 C25、高温条件下用摆式仪测定的摩擦摆值与低温条件下测得的摩擦摆值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B.前者小C.相同D.不一定【答案】 B26、回答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的测试步骤相关问题4)施工中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破损检测设备进行压实度控制时,宜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核子密度仪的测点数不宜少于( )个,取平均值A.13B.14C.15D.20【答案】 A27、关于路面几何尺寸、平整度、强度及模量、承载能力、抗滑性能测试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3)常见动力锥贯入仪的标准落锤质量为( )kg,落距为( )mm,锥头锥尖角度一般为( ),最大直径( )mmA.5;580;60°;20B.8;575;60°;20C.5;575;60°;20D.8;580;60°;20【答案】 B28、请回答下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问题:(3)VV是( ),VMA是( ),VFA是( )A.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B.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C.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D.沥青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答案】 B29、石灰稳定类材料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应超过()A.1DB.4DC.7D.14D【答案】 B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泥稳定碎石需检测的项目的是( )。

      A.弯沉值B.压实度C.平整度D.强度【答案】 A31、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测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 )后,可停止养生A.75%B.80%C.85%D.90%【答案】 B32、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应变在3%以前,( )应变记读百分表读数一次A.每0.3%B.每0.5%C.每0.6%D.每1%【答案】 B33、某试验室需要进行SMA-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检验在最佳油石比条件下成型标准马歇尔试件,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同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已知:沥青为90号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相对密度为1.031;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18;最佳油石比为6.2%(沥青用量5.8%),初定试样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389(毛体积密度为2.382g/cm3,25℃水的密度为0.9971g/cm3);按双面击实50次标准击实成型4个试件,各试件高度均满足试验要求采用表干法测定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2.381、2.398、2.396和2.379,干均值为2.389,标准差为0.010.相应的吸水率为0.2%、0.1%、0.2%和0.3%,平均值为0.2%;相应试件的稳定度值分别为9.10kN、9.09KN、9.09kN和8.16k。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猜您喜欢
      2024-2025年度云南省投资项目管理师之投资建设项目实施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x 2024年甘肃省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x 2024-2025年度北京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 2024年陕西省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x 2024年辽宁省报关员之报关员业务水平考试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docx 2024年湖南省房地产估价师之开发经营与管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x 2024-2025年度浙江省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x 2024年湖南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x 2024-2025年度北京市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x 2024年辽宁省房地产经纪人之职业导论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docx 2024年甘肃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安装工程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高分题库附答案.docx 2024年湖南省初级管理会计之专业知识综合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docx 2024年黑龙江省标准员之专业管理实务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x 2024年湖南省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真题附答案.docx 2024年贵州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安装工程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年度北京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4年湖南省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docx 2024年湖南省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 2024-2025年度甘肃省审计师之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前自测题及答案.docx 2024-2025年度陕西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