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建设方案.doc
12页专业八: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建设计划1.专业需求论证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建设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国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别是针对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瞄准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适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节奏相吻合,与发展需要相适应1)行业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美发业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已成为了我国消费需求市场中增长幅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的美容美发业与同行业中的餐饮、娱乐、保健业相比,处于中等较高水平,较之一、二产业个人的收入较高,是一个非常好的朝阳产业行业权威人士预测,不久的将来,美容美发业将大幅度提升,今年全行业总值可能突破4000亿元,按这个行业目前的情况看,年增长可达20%,2013年的销售总额可望达到5000亿元左右全行业收入增速高于我国GDP增速,产值将占全国GDP的3-4%,前景非常乐观2)社会需求20多年来,中国美容美发业迅速地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这个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是这个行业的服务企业准入门槛低,导致服务质量无法保障,而且企业规模参差不齐,行业急需自律和整顿。
据统计,我国美容美发从业人员中经过系统的培训者约占53.92%,近一半人员无专门教育经历第二,这个行业的服务企业人才资源的断裂层正在扩大大量的优秀人才队伍正在减少,在优秀人才断裂的下面,行业内一大批中层管理人员,乃至于普通员工都出现很大缺口中国美容美发业市场巨大,我校在现有行业状况及需求下成立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前景广阔莱州处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是连接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桥头堡,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确立,莱州市政府提出了:“膨胀第二产业,带动优化第一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部署,莱州市的美容美发业迅速发展,全市出现了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据预测,仅莱州市2011年至2014年所需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就达300多人,整个山东半岛该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达4000人以上3)专业定位我校本专业以培养德艺双馨的化妆师、美容师、美发师、美甲师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高超的技艺,让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掌握美发与形象设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学会化妆、美容、美发、美甲的相关技术及服务流程,养成规范服务的习惯毕业时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中级美容师、美发师、美甲师、化妆师职业资格证书和中专毕业证书,能够从事影楼化妆、盘发、摄影、照片后期处理、美容、美发、美甲接待服务,并能够从事相关的基层管理工作。
4)现有基础我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针对当今社会需求新开设的重点专业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始建于2011年,与莱州市百合、巴黎春天两家影楼联合办学,首届招生达120人,2012年继续拓展联办企业6家,招收2个班91人现有专业专职教师5人,100% 具有本科学历,中级职称3人,高级职称1人,高级化妆师1人2011年,学校新建了500平方米的美发与形象设计实训中心,设有4个实训室,实训设备总价30 万元经过不懈努力,教学质量较高2011年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在省技能大赛中取得美甲二等奖, 女士翻翘二等奖,新娘化妆优秀奖2012年参加烟台市技能大赛,其中美甲、美发与化妆等项目,参赛的12名选手分获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012年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得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在莱州市百合婚纱摄影集团、巴黎春天影楼、台湾菠菲尔公司等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5)存在问题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条件还有待加强,具体表现为实训室条件比较简陋,实训室数量有限,实训项目不全,硬件及软件设备有待提高。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与提高专业师资队伍还有待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不足,专职教师,尤其是实训教师数量较少,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有待优化2.专业建设目标建立“模块组合、工学结合、一专多能、就业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编写适用性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校本学材;推行做中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广理论测试与技能鉴定、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完善教师培养、评聘、考核机制,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落实教师定期进修培训、企业实践制度,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对专业建设起到引领、骨干作用引进5名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校内外工学结合,按企业模式建设校内形象设计工作室,使之成为“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与业内知名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建设期内,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与能力标准的对接,教学与生产的对接,将本专业建设成培养高水平、宽口径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示范专业。
3. 专业建设思路依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岗位用人的不同需求,建设“模块组合、工学结合、一专多能、就业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调查、论证,确定专门化方向,据此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工学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并完善学生评价方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通过全员培训、达标定级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在专业技术、教学科研的影响力;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科学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深化与业内知名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创业工作室;利用学校的地理、人才、资源等优势,加强社会培训服务,提升专业影响力和辐射能力4.专业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构建 “模块组合、工学结合、一专多能、就业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调研方案,开展市场调研,组织分析研讨,撰写调研报告,确定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专门化方向,形成涵盖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形象设计专业学习内容分为美发、美容、化妆、美甲四个模块,美发与美甲组合、美容与化妆组合形成两个专门化方向,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分别考取美发师、美甲师、美容师、化妆师等职业资格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学生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实现“模块组合、工学结合、一专多能、就业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②课程体系改革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指导,通过走访调查、召开专家访谈会、研讨会等基础调研,分析职业活动,确定课程结构通过分析行业职业能力要求,借鉴行业标准,构建培养职业素养能力的基础课程和系统化的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标准结合项目实践,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③教材建设由专业带头人牵头,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校本教材开发小组,编写既符合企业实际,又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新娘化妆》、《晚宴化妆》、《女士短发修剪》、《男士无缝推剪》、《光疗甲制作》、《女士皮肤护理》校本教材。
根据岗位需求,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更新教材内容④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依托校内美发与形象设计实训室,构建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德为主线、会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岗位教学等教学方式,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乐学、会学、学会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创业意识,培养自主创业能力⑤考核评价方式按照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以学分制为基础,理论测试和专业技能考核结合,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企业评价与学校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评价,实现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对接,突出学生技能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学生毕业获取双证,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评价:学校建立学分制评价体系,将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实践学分、德育学分和奖励学分四个部分,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企业评价、家长评价等形式,每学期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综合三年成绩,修满规定学分就可获得毕业证,达不到规定学分则缓发毕业证行业评价:根据岗位要求,学生参加由社会、行业组织的技能鉴定,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内容,成绩合格者,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作为上岗就业的资格凭证,并计入奖励学分,实现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企业评价:学生在企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侧重于职业素养和实践考核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考核,还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企业绩效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实践学分,作为企业录用的重要依据⑥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依托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组织制作团队,开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集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电子教案、视频素材、试题等各类教学资源于一体的共享性美发与形象设计教学资源库,为同类学校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2)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建设期内培养2名综合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加大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在建设期内,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积极引进兼职教师,设立教师“教学实力银行”,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档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① 专业带头人培养根据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实训基地建设、运作的需要,按照优秀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选拔2名具有高级化妆师,从事本专业教学八年以上,能胜任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档案通过进修学习、学术研讨、参观考察、企业实践开阔眼界,提升其引领专业建设的综合素质通过培养,能够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具有领先理念;能够带领团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材开发,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对本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示范,通过以优带新结对帮扶、交流研讨、竞赛点评、示范观摩等形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② 骨干教师培养从具有专业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中选拔4名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培训、学术研讨、到企业顶岗实践、拜重点院校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等形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业务水平给骨干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鼓励他们参加职业学校教师技能比武,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实现持续发展培养期内,取得美发师、美容师、化妆师、美甲师等资格证书,具备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