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1课 课件(PPT29页).pptx

29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245721540
  • 上传时间:2022-01-26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08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二年级上册第1课 内容一 千字文(一) 内容二 赠汪伦 望天门山内容一 千字文(一)一、温故揭题 周兴嗣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朝梁的大才子,梁武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练习书法,命令一位大臣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对周兴嗣说:“你才学这么好,你来把这些字编成一篇文章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将这一千字编成一篇文章这就是千字文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千字文(一),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昃、宿、阙、萘、芥、虞、垂拱平(pin)章(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四)师生拍手齐读五)学生说读后感受三、分步练读(一)学习第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到“露结为霜”1.文白对读原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译文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之中太阳会西斜,月亮会圆满,星宿排列在天空四季变换,秋天收获,冬天守藏有闰日闰月才能组成完整的一年,音律变化和阴阳相合云气上升形成雨水,露水遇寒凝结为霜2.素解文意(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链接:盘古开天地(2)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释义:闰余成岁 律吕点拨:这个部分讲的是大自然的产生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示范一(镂空后两个字):天地,宇宙日月,辰宿示范二(镂空前两个字):玄黄,洪荒盈昃,列张二)学习第二部分,从“金生丽水”到“鳞潜羽翔”1.文白对读原句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奈,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译文丽江产黄金,昆仑出玉石巨阙是宝剑,夜光是宝珠水果中的珍品是李子和沙果,蔬菜中的珍品是芥菜和姜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里潜游,鸟儿在天空飞翔2.素解文意链接:欧冶子铸剑 夜光珠 春用葱,秋用芥,冬吃萝卜,夏吃姜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三)学习第三部分,从“龙师火帝”到“垂拱平章”1.文白对读原句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译文伏羲、炎帝、少昊、人皇,都是传说中的帝王黄帝的大臣仓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人们才穿上衣裳禅让君位的,是尧和舜安抚百姓讨伐暴君的,有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君身坐朝廷讨论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就能天下太平2.素解文意1)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释义: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史记三皇本纪中说:“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 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点拨:上古时代贤能者有伏羲、神农、少昊、人皇2)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释义: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尧是其首领这里指尧,又称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n)让”3)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点拨:讨伐暴君的有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四、熟读成诵(一)师生共读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三)镂空记忆背诵五、本课总结内容二 赠汪伦 望天门山一、温故揭题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千字文(一)的内容二、学习赠汪伦(一)解诗题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川(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离别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川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汪伦是当时名士,天宝年间担任过泾川县令,任满辞官后居住在泾川之桃花潭,此诗为汪伦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二)正诗音1. 初读赠汪伦,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2. 标注易读错字词:赠、伦、乘(chng)舟3. 标注入声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5. 师生拍手齐读6. 学生说读后感受三)明诗意1. 文白对读原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2. 素解诗意释义: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及:不如链接:袁枚记载的赠汪伦创作背景(四)品诗味1.李白乘舟将欲行 品味:此句是直叙,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2.忽闻岸上踏歌声 品味:此句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有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用“忽闻”标明这出乎李白的意料之外这句诗写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场景,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二人都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3.桃花潭水深千尺 品味:此句“深千尺”用了夸张的手法,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就像汪伦对诗人的深情厚谊一般,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更触动了离别的情怀4.不及汪伦送我情 品味:结句以比喻手法形象性地表现了诗人和朋友真挚纯洁的友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五)背诗句1. 复沓式读诗示范一(重复前四个字):李白乘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不及汪伦送我情示范二(重复后三个字):李白乘舟将欲行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我情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3. 镂空记忆背诵六)想诗境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七)悟诗情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沧浪诗话)但是,李白这首赠汪伦即兴而发,脱口而出,他感情奔放,直接抒发朋友对他的深厚友情,而又全无矫饰。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一来无礼,二来过于直白无味,但此诗以直呼其名开始,又以直呼其名作结,反而显得率真亲切,洒脱不羁,很有情味三、学习望天门山(一)解诗题据考证,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当时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歌,全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二)正诗音1. 初读望天门山,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2. 标注入声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4. 师生拍手齐读5. 学生说读后感受三)明诗意1. 文白对读原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像是楚江把它冲开, 碧绿的江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2. 字词释义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

      开:劈开,断开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四)品诗味 1.天门中断楚江开 品味:第一句紧扣题目,描绘出浩浩荡荡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这一句给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仿佛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而楚江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撞开了“天门”,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分成了东西两山2.碧水东流至此回 品味: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由于两山夹峙,汹涌奔腾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壮阔的奇观上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3.两岸青山相对出 品味:本句承接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远望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个固定点遥望天门山,如果是那样的话,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正是因为他坐着小船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越来越清晰,所以用了“出”字,这个字不但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生动地展现出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流露出诗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来客如此有情,则来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4.孤帆一片日边来 品味:本句承接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写长江江面的远景,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形,诗人面对眼前的名山胜景,喜不自胜,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不羁、无拘无束的形象五)背诗句1. 复沓式读诗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3. 镂空记忆背诵六)想诗境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七)悟诗情这首诗纯用白描,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又不落痕迹,构思巧妙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境界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意境优美壮阔,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豪放不羁的精神和广阔胸怀,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歌风格四、熟读成诵(一)师生共读赠汪伦和望天门山二)有感情地背诵赠汪伦和望天门山五、本课总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