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重患者转运.ppt
52页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急诊科 侯亚楠,转运分类,,,转运,院内转运: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院际转运: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转运,运用转运床来完成转运,综合考虑,包括陆路转运、飞行转运,目录,院内转运的目的,诊断性 检查,,,,,,进一步治疗护理,,,,,,白洁.护士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认知及相关经历调查,护理学杂志[J],2015(30)68-70,简言之:转运使为了寻求更加治疗的可能性,以期望更好的预后,急诊患者院内转运途径,,,,,,,,急诊,手术室,影像科,病区,,影像科,虽然转运时间短、路程短,但转运过程中出现护理意外的风险较高据庄一渝等报道,转运过程中并发症发病率为70%庄一渝,虞曹琴.ICU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J].中华护理杂志,2012,3(7):509-511,19%,31%,41%,5%,4%,因此,总结转运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 及相应措施是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为什么转运病人会 带来如此多的风险,,,,,,,,,,,,低血压、高血压、 心动过速或过缓、 心率失常,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其它,颅内压增高、 烦躁、抽搐,骨折、出血等,低氧血症、高气道压、 分泌物阻塞、剧烈咳嗽,与患者病情相关的因素,何忠杰,刘双庆,翁志华,刘波,李晓静.链式流程方法在院间危重病人转运中的运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年年会论文集,2013年:321-323,,与设备相关的因素,,,,,,,,,呼吸回路断开,呼吸气囊漏气,密封不够, 氧气源不足,通气设备,输注设备,静脉通道,监护仪,断开、长度不够, 堵塞, 输液架出现问题,功能异常,电池不足, 信号干扰,电极脱落, 看不到屏幕,电池不足, 药物不够,,其他,,吸痰器没有吸引或吸引力不够,没有电源,何忠杰,刘双庆,翁志华,刘波,李晓静.链式流程方法在院间危重病人转运中的运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年年会论文集,2013年:321-323,转运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未事先通知先关科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协调能力差,出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与人员有关危险因素,未进行权衡及意外评估,,,转运前未测生命体征,,,,,张蒙.ICU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行院内转运的安全防护策略.健康必读,2013,12(9):109,,,,,,,人员,物品,流程,转运能 力欠缺,未有 效评估,人员不足,转运物品准备不全,未准备抢救药品,,转运物品损坏,为什么转运过程中存在风险,,,应急能 力欠缺,医护人员,病人,不配合,病情严重,躁动,突发病 情变化,抢救药品准备不全,缺乏规范的流程,未进行流程的培训,决定——需要转运吗?,风险,利益,,,转运的必要性,《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2010,目录,,,路线选择,,,,,,,,转运前准备,确定人员,,病人准备,相关科室协调,物品准备,转运人员的确定,,人员要求,指定转运负责人,根据病情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1,2,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 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组成,《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2010,转运前病人准备—呼吸系统的准备,孟彦苓,余昆容.1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0):2455-2456,转运前病人准备—循环系统的准备,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收缩压(SBP) ≥90mmHg,平均动脉压(MAP) ≥65mmHg】后方可转运。
孟彦苓,余昆容.1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0):2455~2456,转运前病人准备—其它,创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应使用颈托等保持脊柱稳定,长骨骨折应行夹板固定; 因高热惊厥、癫痫转运前必须控制其发作并预防复发; 颅内高压患者须经适当处理使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方能转运; 肠梗阻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安置鼻胃管; 转运时间较长或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转运前需要安置尿管; 如果有指征,在转运前应完成胸腔闭式引流,在转运全程中引流瓶/袋必须保持在患者身体平面下方 神志清楚的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2010,转运设备要求,,,,,,,,,,,,,01,03,02,04,大小合适,便于携带,性能完好,储备电充足,转运床可携带仪器和药品,叶慧平,施春芳,陆金英.危机管理在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的运用.医院管理论坛,2012(29):17-19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2010,表1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转运推荐设备,转运药物要求,《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转运表1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转运配置药物,最佳转运路线:安排专用电梯、避开拥堵路线、做好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实现充分了解转运目的地条件:是否具备氧源,有无机械通气条件等,转运路线以及转运地点条件,李玉凤,校爱芳.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程序化护理.浙江临床医学,2015(10):1848,转运前与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协调,联系科室,1,,确定时间,2,告知要求,3,联系电梯,4,王琦.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哈尔滨医药,2012,32(2):150,,目录,危重病人转运进行时,途中如何降低甚至避免风险?,一切风险都在此发生,转运过程中护理要点,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草案),转运途中的护理,,,,,人员安排,患者护理,,,,,,分工,站位,,,,,,,病情 观察,管道 护理,转运 体位,心理 护理,突发 情况,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途中的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管道 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管道 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 体位,,管道 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 体位,,管道 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心理 护理,,转运 体位,,管道 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心理 护理,,管道 护理,,管道 护理,,,,病情 观察,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突发 情况,,心理 护理,,,病情 观察,,,,转运 体位,站位,分工,,,,患者护理,人员安排,,,,转运途中的护理,,全程护理记录,人员安排,护士和医生分别站于患者头部护士站于患者右侧,观察患者气道医生站于患者左侧,观察患者循环监护仪置于床尾,屏朝医护人员,利于监测第三人在床尾辅助推床,翟艳萍,张沁莲,罗珊.优化流程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39-4041,,钟娟,梁金清,黄珍贤.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探讨[期刊论文].广西医院,2011,8(33):1017-1019,,,,,上下坡时头部始终保持在高位,路途中上下电梯或上下坡容易颠簸时,推床速度减慢,尽量平稳度过,避免剧烈震荡,转运体位,颅脑损伤取侧卧位头偏 向一侧,以防 舌后坠或分泌 物堵塞气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卢小兰,李衡.ICU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8):315,途中病情观察,神经系统,呼唤、语言、瞳孔、刺痛,评估焦虑和疼痛程度,做好心理护理,保证镇静药物有效应用,评估镇静评分,适当约束,评估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格拉斯评分,卢小兰,李衡.ICU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8):315,呼吸系统,观察要点:自主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血氧饱和度,钟娟,梁金清,黄珍贤.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探讨[期刊论文].广西医院,2011,8(33):1017-1019,呼吸—非人工气道,患者如有可能呕吐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呼吸—人工气道,循环系统,观察要点:心率,血压,脉搏,面色,口唇,甲床,管道的护理原则,陈红芳,李智会,康慧玲. 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管道安全管理[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04:466-467+470.,管道类型:人工气道、静脉通路、各种引流管,我们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有些意外防不胜防,目录,案例,转运过程中患者从担架上坠落 转运过程中呼吸、心跳停止 气管插管脱落 输液管路、引流管路脱落 电梯等不到 氧气量不够 呕吐窒息没有负压吸引,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病情方面,严重低血压或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跳骤停、死亡。
任卫红,罗银弟,姚玉玲,张红梅,伦桂枝,杨明月,胡伟珍,邓淑兰,杜丽华,郑喜燕.DNH计划应用于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的实施效果分析.护理研究.2012.26(24) 何忠杰,刘双庆,翁志华,刘波,李晓静.链式流程方法在院间危重病人转运中的运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年年会论文集,2013年:321-323,恶心、呕吐,低氧血症、气胸、气压伤、窒息、支气管痉挛、人机对抗、低通气,意识障碍、烦躁不安、颅内压增高,滑脱、堵塞、移位、破裂,,,,,,,管道,cvc,人工气道,外周静脉,引流管,监测管道,,王妞梦,章徐.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浙江医学,2013,35(15):1453-1454,,,监护、呼吸设备的功能异常,,设备蓄电不足,,给药中断,,药物配备不足,呼吸、输液管路断开致使氧供不足,,,邓兴瑞,王惠芳,张琴,方敏,冯 慧.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与安全管理.郧阳医学院报,2009,28(6),仪器药物,出现了以上这些意外我们该怎么办呢,胸腔闭式引流管,,立即捏紧皮肤,人工气道分泌物增多,,使用简易吸引器吸出痰液,便携式呼吸机没电,,使用简易呼吸器呼吸,举例,常规的突发事件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翟艳萍,张沁莲,罗珊.优化流程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39-4041,目录,转运到目的地的护理,到达 目的地,,,安置病人,做好交接,,,将病人安全、稳妥的移至病床上;尽量呈水平线搬运;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口头交接书面交接,李小英.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9):448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评估患者转运的获益与风险 告知病情、知情同意,检查期间的监护和护理,确定转运人员 人员组成、任务分工,物品准备 监护设备、生命支持设备,再次评估患者是否合适转运,沟通与协调 目的地、家属、医护之间,患者准备 稳定病情、妥善固定导管,病情评估(气道、呼吸 循环、意识);气道安全的准备;动静脉导管、引流管准备;输液、特殊用药的准备,便携式监护仪、氧饱和度监测仪、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 氧气、便携式呼吸机、呼吸球囊、 负压吸引装置、微量注射泵、便携 抢救箱,患者病情、治疗情况 告知需特殊准备的事项: 预定到达时间,全程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有效生命支持,做好应急处理;搬动患者前后妥善固定管道,评估病情,及时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