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06561937
  • 上传时间:2023-08-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 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 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 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 述题为主学习目标1 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 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等)•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 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2) 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 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2、技法解密:A. 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B. 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 作用1、比喻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 中,也称比兴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 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 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 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 别句子使用。

      如: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2、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拟人的表达效 果: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 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描写的物更形象、生动如: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5、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3、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表 达效果: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更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如: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 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这 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 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如: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杜牧《江南春》)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4、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 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表达效果: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可使语言含 蓄、简练,引发读者联想如: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门前冷落鞍马稀 5、何以解忧,惟有杜康6、终岁不闻丝竹声5、通感 利用诸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 修辞方式表达效果:感觉互换,化抽象为具体,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能 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 美如: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4、晨钟云外湿5、甜美的歌声7、其他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 有表现力注意:一般在绝句、词、散曲中才考虑)(2)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 美3)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4)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5)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6)顶真:回环跌宕,有旋律美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表 达 方 式抒情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三:抒情手法常见的抒情手法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四: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1、从“景”的角度:① 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②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2、从“情”的角度:①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② 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 致:反衬)③ 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五:描写手法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 写、白描1、 细节描写细节,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 ; 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简单来说,细就是细微,在其不经意中的特写镜头似的放大,节就是关 键,对整首诗歌表达情感、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总结:古典诗歌细节的作用有哪些?• 1、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 2、表达出复杂、细微的思想感情;• 3、具体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征;• 4、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2、 虚实结合(1) 当前之景为实。

      指现实眼前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2) 已逝之景为虚指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 时却不在眼前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3) 未来之景为虚这是还没有发生的景象,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 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雨霖铃》 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 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4)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诗人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以虚 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 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3、动静结合4、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 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 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 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 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 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 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上文两句诗,即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 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 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三诗歌常见表现手法• 一 . 可以答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二.可以答修辞手法三可以答描写手法• 四 . 可以答表现技巧补充说明: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把 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 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描、 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等1、对比与反衬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表 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 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区别:对比与反衬 :反衬有明显的主次之别,而对比常常不分主 次,重点一般在使读者产生新认识、新感情上如: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烘托——渲染3、用典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 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 四篇章结构•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小中见大• . 层层深入 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 欲扬先抑 情景分写 情景合写• 画龙点睛 起承转合1 抑扬2、卒章显志提醒: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写景或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1、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理清题干要求,是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 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这是术语性很强的题目,一定要 熟悉常用的手法和手法的作用效果,才能结合本手法的作用对诗歌作具体 分析2、分析时,必须结合诗句进行鉴赏,不能脱离诗句,不然只能得一半或 不足一半的分3、用先总后分的顺序答题• 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如果是“艺术特色 ”,知识面较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 “表达 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也可以 涉及篇章结构如果是 “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写作技巧),主要 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去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 “构思上的特 色”,主要从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组织答案,可以涉及有关的表现 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定得抓住特色作出答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