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1624192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2007 年度工作总结及 2008 年工作要点2007 年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业务主管单位四川省建设厅和登记部门四川省民政厅民管局和全体理事会理事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精神,积极开展基金的募集,加强对资助的科研项目及其他项目的管理,顺利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五、第六次会议,两次会长会议和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严格按照基金会财务预算开支,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和 2008 年工作要点简要报告如下:一、募集基金及支出基金会在中国动物园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和日本和歌山县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展较长期的大熊猫繁育共同研究的合作和积极开展以大熊猫为平台的宣传活动推动争取国内外有关团体和知名人士认养大熊猫活动以及稳健的投资获得的收益等年度财务收入达 7,963,330.24 元其中:与日、美两动物园的大熊猫繁育科研合作获得捐款 3,427,000.00 元;有关团体和知名人士认养大熊猫等捐款 3,687,586.84 元;投资收益 831,246.00 元;银行利息收入 17,497.40 元。

      团体和个人的捐款首次超过国际合作的捐款,投资也有了较好的收益,使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更为广泛化年度支出为 4,475,190.41 元主要用于资助科研课题及配套,大熊猫繁殖奖励、熊猫基地实验室部分设备以及发表著作、论文的2奖励等办公费用严格地按照年度预算进行开支二、科研课题、成果、著作、杂志、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1、2007 年度基金会资助的科研课题 38 项(包括与外单位合作研究的项目) ,配套课题 8 项,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22 项,成都动物园(以下简称动物园)16 项这些课题除主持人工作调动、出国等因素的少数课未按计划完成外,其余进展顺利,本年度熊猫基地经过努力还争取到国家前 973 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会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四川省条件平台项目、与英国在英格芝动物协会切斯特动物合作三个项目等共 12 个项目共获得科研费(191.1 万元) ,对于上述的 12 个科研项目、基金会根据有关科研管理办法按课题的级别的比例给予了配套资助,共 48 万元2、本年度结题的 10 项课题,其中:熊猫基地已于 2007 年 5 月底完成了《新型大熊猫微卫星标记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分型技术的建立》课题鉴定是报四川省科技进步奖,8 月初对《华南虎遗传多样性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并呈报成都市科技进步奖。

      成都动物园完成《金钱豹等野生猫科动物猫瘟热免疫效果的监测和免疫程序的建立》课题已初评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公示期间) ,完成的《爬行支物常见疾病的防治研究》已呈报成都市科技进步奖3、本年度熊猫基地、动物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发表了论文 12 篇,其中熊猫基地有五篇在国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具有较高的 SCI 影响因子还有等发表 8 篇,拟投 17 篇34、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熊猫基地培养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各 6 名5、由于熊猫基地近几年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并加强饲养管理繁育等与国内外保护单位的交流,在上年取得大熊猫最好的繁育成绩之后,本年度繁殖 6 胎产 9 仔(其中一死仔)成活 8 仔的好成绩6、支持并资助熊猫基地主办的《大熊猫》杂志聘请了 10 名高级顾问、2 名编审、10 名特约记者,以进一步打造刊物的质量本年度《大熊猫》杂志进一步以精美的图文并茂,集科学和科普为一体,为中外友朋欢迎,其影响力也日益巨增7、张志和博士主编《圈养大熊猫研究进展》 (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年 11 月出版)一书,搜集了近几年以熊猫基地科研人员为主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大熊猫营养、繁殖育幼、生理生化、遗传、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共 109 篇,表达了在上述研究领域上的成果,为下一步科研提供了借鉴。

      8、继续以主办《四川动物》学术杂志单位给予了资助,该杂志是全国核心刊物之一,已具有较高的影响力9、基金会完成了对基金会成立以来的科研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著作和培养人才的清理统计工作三、召开了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和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理事座谈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于 2007 年 3 月 22 日在熊猫基4地会议室举行、全部 17 名理事、一名名誉理事长和一名监事参加,办证部门四川省民政厅民管局副局长徐大沛、副处长冯鲲、主管单位四川省建设厅法规处处长方怀南和白炼出席了会,理事长张安居主持会议宣布了会议议程会议听审了秘书长张志和作基金会 2006年度工作总结和 2007 年度工作要点报告;财务部部长骆光华作2006 年财务收支状况和 2007 年财务预算草案;科技委员会主任李光汉作 2006 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和 2007 年科技工作要点报告全体理事热烈讨论了三报告,并一致通过三个报告、会上秘书长张志和还介绍了熊猫基地建设情况和基地的性质、目标,让与会理事全面了解熊猫基地为纪念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基金会于 2007 年 6 月 15 日在柳浪湾召开了纪念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

      全部 17 名理事、1 名名誉理事长、1 名监事参加了会议理事长张安居主持并提出两项议程:一是纪念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二是《关于授权基金会办公室、财务部办理对外投资项目筹备事项》 首先理事长张安居回顾了基金会成立二十年的历程:基金会 1987 年 6 月 16 日成立,当时成立基金会是由于 1976 年起的近几年间,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受灾死亡率高,在国内外反响很大,我们是大熊猫故乡的动物保护工作者应责无旁待担负抢救的责任,当时我们也一直参加了大熊猫的抢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动物园协会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支持下,于 1987 年 3 月开始建立熊猫基地,所以基金会就应运5而生1993 年国家对基金会进行清理整顿,当时的登记部门中国银行对我会全面考查后给予了肯定,准予继续注册1994 年转入市民政局注册2004 年国务院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后,遵照规定、我会注册部门转入了四川省民政厅、主管单位由原来市园林局转到四川省建设厅我会已有三次换届,现在是第四届理事会基金的措筹方面,主要是国外开展大熊猫合作繁殖研究,即1994 年起与日本田滨野生动物园和 1995 年起与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合作至今的捐款,以及一些短期大熊猫出国所得捐款,国内外团体与个人认养大熊猫捐款银行存款利息,到现在共筹集到八千八百多万元。

      按照基金会的宗旨,从始至今主要资助了熊猫基地和动物园的科研项目以及这两个单位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研究项目、林业部门的就地保护大熊猫项目,同时还对熊猫基地建立重点实验室、科普馆(大熊猫、脊椎动物、蝴蝶等三展馆)等项目共支出五千多万元二十年来在基金会强有力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绩:①完善了熊猫基地的各项设施,已成为我国大熊猫迁地保护在科研、公众教育及旅游一体的试范基地;②熊猫基地和动物园的大熊猫已由原来的 6 只大熊猫发展成为 67 余只的种群;③在科研上获得国家省(部) 、市级科学进步奖、发明奖等 59 项,著作 19 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35 篇(其中在国外发表了 12 篇) ;④培养出大批人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11 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2 人,国家级专家 1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宝级专家人选 1 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1 人,研究员 10 人,副高职称 18 人,6中级职称 18 人,成都市优秀技尖人才 8 人,博士生 9 人(已毕业 5人,在读 4 人)硕士研究 24 人(已毕业 19 人,在读 5 人)博士后在读 1 人可以说如果没有基金会长期以来的强力支持和资助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丰硕成绩。

      对于上述的成绩在座的事理们先后发言,对 20 年来基金会做出的成绩充分肯定,认为大熊猫、大熊猫基地已成为成都曜眼品牌应把 20 年的发展巨变整理记载会上还对基金会如何增值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关于授权我会办公室、财务部办理投资项目筹备事项的决议》 四、召开了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在中国动物园协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于 2007 年 11 月 10 日至 15 日在沙湾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美、日、泰、奥等九国和我国 21 个单位 120 余位有关专家、学者、教授以及中国建设部,国家林业局,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省林业厅、成都市的负责人,聚集一堂共商研大熊猫的保护会上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志和研究员作《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 2007 年度工作报告》 ,阐述了一年来,在技术委员会各单位的努力下,全球圈养大熊猫的繁育、科研、国际合作、保护教育和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球 7 个单位共繁殖大熊猫 19 胎 31 仔,现存活 25 仔其中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卧龙中心)繁殖 8 胎 15 仔,存活 13仔,熊猫基地 6 胎 10 仔成活 8 仔(其中 1 仔为死胎) ,其余北京、7奥地利维也纳、美国圣地亚哥、日本神户、重庆 5 动物园各产 1 胎共 6 仔,存活 4 仔。

      与上年度比总体繁殖趋于稳定大熊猫科研工作在中国动物园协会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会的支持下,在大熊猫繁殖技术委员会的协调下,与全球大熊猫保护相关机构和合作伙伴在繁殖、遗传、行为和公众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进展在构建科研平台方面,首先是国家科技部批准认定了我国首个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省部级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内熊猫基地联合四川大学、 “卧龙中心”共同建立,重点研究濒危野生动物的系列生物学、保护遗传学、保护生态学和疫病防控学四个方面该实验室的建成将为今后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研究、人才培养做出巨大的贡献, “卧龙中心”对大熊猫“祥祥”野外放归试验为进一步开展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和野外放归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国际合作方面实施了大熊猫国际合作繁殖计划、科研合作研究和国际合作保护教育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会上国内外学者共交流 29 篇学术论文,涉及到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繁殖育幼、行为、遗传、驯化疾病控制,保护教育、野化放归、圈养种群发展目标并专题讨论了 2008 年圈养大熊猫配对建设等五、协助、资助熊猫基地建设“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自 2001 年 12 月由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繁殖与保护遗传重点实验室以来,在国家、省、市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基金会的协助和强力资助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强科8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整合优势资源。

      经过五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初步搭建成为国内最先进的从事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基地,具有一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根据实验室发展和岗位需要,实验室更名由国家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厅共建的省部共建实验室“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于 2007 年 12 月正式授牌同时,科技部对作为省部实验室定向支持的 80 万元国家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经费正式到位实验室的升级成功不仅为提高熊猫基地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改善科研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为大熊猫饲养、繁育、安全等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今后规划实施大熊猫野化放归,濒危动物可持续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六、2008-2009 年科研项目的评审根据“基金会”科技管理规定,每两年一次评审申请的科研项目,在 2007 年上半年的科研项目检查中对新申请科研项目作了详细布置和要求到 11 月已收到熊猫基地、动物园、四川大学、四川农大、四川省林业厅、北京师范大学、成都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申报的科研课题 34 项金费 880 余万,12 月底基金会办公会议按照科研项目管理的有关条款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课题的新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