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70个常用意象及典故.docx
26页高考古诗词鉴赏,70个常用意象及典故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 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 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 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2、 月亮对月思亲一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 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 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 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 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 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 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 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 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 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 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 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 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 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 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 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 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 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 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 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 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 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 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 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 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 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 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 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 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6、 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 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 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 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 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7、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 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 谓我劬(q,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 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 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8、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 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 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 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 楚王问》9、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 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 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 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 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10、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 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 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 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 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 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 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范成大《横塘》:“南 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 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 名了11、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 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 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 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12、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 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 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 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 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 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13、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 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 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 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 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 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14、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 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 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 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 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 别有一分愁滋味15、 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 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 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 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16、 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 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 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
《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17、还珠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 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 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 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18、 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 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 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19、 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 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 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 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 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0、 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 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 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 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 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 高歌望吾子2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 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 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 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古诗49个典故和意象的解释,让你鉴赏古诗词不再难!2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 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 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 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2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 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 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 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 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 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 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 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 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 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 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 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 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 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2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 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 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