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晨读材料最新.docx
12页一年级上册晨读材料 目录 第一单元 1. 小黄帽范玉姝 2.小儿语(一) 3.咏鹅骆宾王 第二单元 1. 九月 [苏]托克玛科娃 2.小儿语(二) 3.敕勒歌北朝民歌 第三单元 1.家李文 2.小儿语(三) 3.春晓孟浩然 第四单元 1.妈妈和我李文 2.小儿语(四) 3.回乡偶书贺知章 第五单元 1.摇篮唐淑娟 2.小儿语(五) 3.静夜思李白 第六单元 1.祖国是个大花园尹世霖 2.小儿语(六) 3.忆江南白居易 第七单元 1.悄悄话柯岩 2.小儿语(七) 3.游子吟孟郊 第八单元 1.仙人掌艾青 2.小儿语(八) 3.古朗月行李白 第九单元 1.做伙伴李文 2.小儿语(九) 3.元日王安石 第十单元 1.山和孩子的对话尹世霖 2.小儿语(十) 3.登鹳雀楼王之涣 第十一单元 1.爱学习的小乌龟王楠 2.小儿语(十一) 3.望庐山瀑布李白第十二单元 1.船范永昭 2.小儿语(十二) 3.早发白帝城李白 第十三单元 1.石榴花尹世霖 2.小儿语(十三) 3.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第十四单元 1.天亮了,天黑了胡天麟 2.小儿语(十四)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第十五单元1.我想……张春明 2.声律启蒙(一) 3.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第十六单元 1.信的翅膀常瑞 2.声律启蒙(二) 3.鸟鸣涧王维 第一单元 小黄帽 范玉妹 小汽车,微微笑, 原来见到小黄帽。
小黄帽,微微笑, 等你过去我再跑 同学们,要记牢, 上学别忘小黄帽! 小儿语(一) 一切言动,都要安祥; 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一切言语行动,要稳重,从容不迫;我们出现的差错,都是由于慌慌张张造成的站立要平静,说话要不快不慢,平平和和言语和动作不要轻佻,让人笑话和骂你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⑴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⑵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⑶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作品鉴赏《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第二单元 九月 [苏]托克玛科娃写王少生译 夏天要走了, 秋天要来了 太阳不再那样晒人, 它藏起来了 小雨像刚上学的小孩, 还有点害怕, 歪歪斜斜, 在窗上乱画 小儿语(二)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 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能有几句,见人胡讲, 洪钟无声,满瓶不响 首先要学会不怕麻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性格急躁和粗心大意也不行,这样,一生也不会有好的时候对人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能见个人就胡说乱道真正有知识,有才气的人不会这样的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①,阴山②下 天似穹庐③,笼盖四野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⑤牛羊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阴山 ④野――在这里应读为yǎ ⑤见――通“现”,读xiàn,呈现、出现。
作品鉴赏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第三单元 家 李文 爸爸的手臂, 像高高的树杈 妈妈的怀抱, 像温暖的鸟巢 我是一只小小鸟, 树杈上的鸟巢, 就是我的家 小儿语(三) 自家过失,不消遮掩, 遮掩不得,又添一短 无心之失,说不罢手, 一差半错,哪个没有 自己有缺点错误,不必遮盖,遮掩不了,等于又添了一个错误不是故意犯错误,把情况说开就行了,错误哪个人没有呢? 春晓①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④, 花落知多少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 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③闻 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 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 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 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第四单元 妈妈和我 李文 妈妈是大海, 我是海鸟, 在浪花间歌唱, 声音多么美妙 妈妈是大山, 我是小树苗, 在山风中生长, 长得又快又高 小儿语(四) 须好认错,休要说谎, 教人识破,谁肯作养 要成好人,须寻好友, 引酵若酸,哪得甜酒 应该有好的认错态度,千万不要说假话,说假话让人识破了,谁还肯帮助培养你呢?要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应该交一些 好的朋友,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怎么可能成材呢?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②回, 乡音③无改鬓毛④衰⑤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②老大:年纪大了 ③乡音:家乡的口音 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⑤衰(cuī):疏落,衰败 作品鉴赏 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第五单元 摇篮 唐淑君 荷叶是摇篮, 摇着青蛙宝宝, 风儿轻轻吹, 青蛙宝宝睡着了 树林是摇篮, 摇着虎宝宝, 树叶轻轻飘, 虎宝宝睡着了 小儿语(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