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语文说课稿范文三篇.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2034170
  • 上传时间:2022-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1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语文说课稿范文【三篇】【导语】说课就是教师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说课之前一般要事先写出说课稿从性质来看,说课具有说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流性等特点说课主要由说课者、说课内容、说课方法和听评者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背诵全文2、过程和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朗读、讨论、采访、评价等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夕阳的美丽,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应是教学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这一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我围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巩固练字”这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我先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夕阳的了解,接着,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欢乐的音乐渲染,创设夕阳美的风光情境,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个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朗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采用指名读、男*读等多种形式逐节朗读课文,对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正音,对课文中的长句,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流利地朗读在朗读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义四自主识字,巩固练字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第二课时一、巧设游戏,复习词语,引入情境播放动画,以“摘云朵”这一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新词,并相机正音,从中调动学生大脑中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储备在读准词语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顺学而导,入境品读,感悟美景1、在多媒体渲染的情境中,自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了解爷爷奶奶带我去看日落的事情在学生自由交流中扣住“日落”一词,引导学生加深感知,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夕阳的美丽2、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傍晚时分太阳慢慢落下、变化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段落,这一感受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忽视的。

      于是我请学生逐段朗读,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以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的这三个自然段,小组交流时,我请学生先读有关句子,再说美在哪里在全班交流时,我根据学生发言适时点拨引导使他们能深入体会夕阳慢慢下沉时的变化和不同的美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太阳西斜的景象,我顺势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抓住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味“刺眼的光芒”,从中启发想象,与中午太阳的光芒相比较,在此基础上,出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深入感知,体会西山的连绵起伏借助图画理解“壮丽”,结合“余晖”体会夕阳下山时的美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段要重点体会太阳下沉时自身及其周围云多色彩的变化和感受夕阳落山后留在天边的霞光的“灿烂”景象我先让学生自学文本,有选择性地品悟语句,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动笔画一画,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图画,采用多种方式感受到晚霞的多彩、霞光的灿烂,感悟夕阳的美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朗读体验,深入感受夕阳的美丽3、第5自然段写爷爷奶奶看了美景之后的愉快心情,在感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想到“我”的心情一定也很快乐,最后我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去朗读全文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激发探究夕阳美的乐趣。

      在学生整体感受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说“你想和同学和老师说什么呢?”来总结全文,感受夕阳的美丽在此基础上,联系教学开始所创情境,让学生课余仔细观察我们江南夕阳的美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体验当小老师的快乐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出示“芒、蓝、伏”三个上下结构的生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请学生交流字形的同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重点指导书写“蓝”字,边引导观察,边示范板书接着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在田字格中端正、规范地书写生字篇二】我今天所执教的内容是语文第三册第27课《台湾的蝴蝶谷》课文介绍了台湾的蝴蝶数量多、品种全、色彩艳,在世界上很有名,描绘了台湾蝴蝶谷美丽壮观的迷人景象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其中3、4自然段为课文重点段课文文质兼美,形象鲜明,是学生学习、运用、积累语言的好材料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要求,本篇课文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台湾蝴蝶谷的美丽第三课时:指导书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我今天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祖国宝岛台湾的蝴蝶数量多、品种全、色彩艳,在世界上很有名。

      感受台湾蝴蝶谷美丽壮观的景象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3、会按原文给句子填空4、用“非常”练习说话三、设计理念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来组织各项训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位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四、教学主要流程及特色本节课的教学,是以读贯穿始终的因为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读出内容正确的读出内容,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在这节课设计中,每一次在理解句子和段落之前,我都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读一读我认为这是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前提例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胸前都贴上一只小蝴蝶,让学生体会有的山谷中蝴蝶有很多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自然的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有的山谷里有很多种蝴蝶,它们大小不一,颜色各异。

      学生找出句子的同时也理解了句子二)读出理解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引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在教学“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聚会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能够透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赶到”这个词语的内涵,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环节:首先让学生理解“赶到”是什么意思,以此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然后让学生体会“小蝴蝶为什么要赶着去?”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把学生很自然的就带到语言文字的情境当中三)读出情感朗读是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充满着不可言喻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通过不同的画面,让学生在对比当中,体会到黄蝶幽谷的壮观景象,使学生如临其境,有感而发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力争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感中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将课文中的语言输入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的境界我认为教材是我们必须要开发的教学资源;而学生是比教材更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美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又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提供了活水源泉本届课力争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达到教学目标,体现基本理念力求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自由的学习的天地,因为只有让学生不断品尝学习的乐趣,学习的过程才是快乐的过程!【篇三】根据教材的要求,本篇课文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台湾蝴蝶谷的美丽第三课时:指导书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我今天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2、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第一课时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相关词语,特别是成语的意思2能力目标:积累优美的词句,了解台湾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蝴蝶谷景象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3、教学重难点:蝴蝶谷远在台湾,书上虽然有生动的插图,但对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我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这种美景,并通过多种方法、多层次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作为第二课时的重点我班学生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有限,要激发他们对台湾的热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作为本课难点通过图片和简介,课内外知识相结合,以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读中感知、感悟蝴蝶谷的美景二、说教法、学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有深有浅《台湾的蝴蝶谷》一课4个自然段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除了第一段整体描述台湾外,另外三段处处都体现了蝴蝶谷的美根据这一特点,我紧扣蝴蝶谷的美丽,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悟读,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会、感悟,达到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从而指导有感情朗读,达到内化的效果,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及时鼓励、表扬,让黑板上的蝴蝶和学生作朋友,教室里彩蝶纷飞,提高学习积极性三、说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引入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问: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台湾的蝴蝶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非常简单,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都能感受到蝴蝶谷的美丽、迷人我再问: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蝴蝶谷的美的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引入第二课时的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都描写了蝴蝶谷的美景,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受深的段落来学习、体会、感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学习课文,感受蝴蝶谷的美景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进入相关自然段正确的读出内容,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在这节课设计中,每一次在理解句子和段落之前,我都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读一读。

      我认为这是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前提当然,学生通过文中的词句来感受蝴蝶谷的美景,这时他们的理解只是面上的,比较抽象,朗读也仅限于突出某些重点词语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动画,给学生一种直观的表象,这时再指导朗读就比较生动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来结合文中的词句理解,这样就内化成自己的感受了,此的朗读就会声情并茂这个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感悟的过程,学生的朗读也循序渐进,富有层次在二、三、四自然段的细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谈到第二段内容时,我采用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悟读的方法引导学习例如在教学“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聚会这句话时,我抓住重点字词,如“飞过”、“穿过”、“越过”等词体会蝴蝶的辛苦,“赶到”、“聚会”体会蝴蝶的快乐并通过朗读、欣赏动化让学生感悟到群蝶飞舞,色彩斑斓,这赶路的过程本身就是美丽的,所以这些山谷也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蝴蝶谷”第三段是全文重点,直接描写了蝴蝶谷中的蝴蝶它分别介绍了只有黄颜色蝴蝶的山谷和有好多种蝴蝶的山谷教学这段时,我让学生在想象,初步感知蝴蝶谷迷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优势,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物理】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pptx 数学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说课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平移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习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1课《望岳》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9课《木兰诗》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17课《陋室铭》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重点句子(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B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默写练习(汉译英+英译汉+音标写英汉)(附参考答案)(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