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028986
  • 上传时间:2017-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6.8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1吴新年 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兰州 730000)陈永平(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 银川 750021)摘 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系统总体功能设计、技术能力设计和协同机制设计关键词:情报分析;决策支持;战略协同;系统;设计1 引言随着决策科学化的发展,其对情报、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决策信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又导致相关情报分析研究的复杂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项科学决策所需要的情报和信息,仅靠几个人的智力劳动来及时保证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即使目前有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辅助,有了诸如决策支持系统等工具协助,但要满足高效率、高质量的情报支持诉求,仍然需要尽可能多的专家共同参与,才可能保证情报的充分有效性和及时性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设计开发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协同工作战略思想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路,希望能对相关系统与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发挥一定的作用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从总体上来说,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总的功能实现如图 1 所示。

      即该系统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一些功能模块:(1)分布式业务协作平台相对于一般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来说,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系统的核心是分布式业务协作平台,它支持分布式业务交互与工作流管理,具有安全可靠的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数字加密功能,相关情报研究人员不论身处何地,均可随时登录系统进入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工作,自由使用授权资源,并和其他情报分析与研究人员进行业务协作、交流与探讨;系统对每一个登录人员都要进行身份确认,对每一个人的工作和业务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并实时进行合理性考察与过滤系统具备完善的作业分配与审核机制、版本管理机制等2)知识仓库支持上述协同工作平台的是一个资料丰富、组织有序的知识仓库(DW) ,它存储了开展情报分析和战略决策咨询所需要的各类知识资源,这些资源是通过一定的机制与手段1 本论文属“西部之光”项目“甘肃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与示范”的阶段成果之一2 作者简介:吴新年,男,1968年出生,甘肃山丹人,研究员,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合作出版著作3部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陈永平,男,1969年出生,宁夏永宁县人,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副研究馆员,现任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服务cyp1120@从相应的公共基础信息平台、相关领域信息平台、机构知识库以及其他外部开放或授权使用的资源系统、专家团队等渠道,按一定规则和标准采集的,同时也还有一些根据业务需要开发建设的特色资源库或知识词典等系统根据这些知识资源的类型与用途,按一定规则分别加以归档,形成如:规则库、模型库、数值数据库、事实数据库、文献数据库、机构知识库、专家知识库、历史成果库、案例库、方法库、技术工具库、图件库、知识词典、领域知识本体库、知识关联系统数据库等等为了保证资源采集的有效性和效率,系统还必须建立一定的保障措施,如相应的开放协作机制、数据挖掘方法与机制、知识采集与评价工具等等联机浏览个性化定制可视化机制:过程仿真、多媒体表达印刷型产品:快报、季报、年报情报研究协同工作平台 —业务交互、工作流管理情报分析研究开放工具体系公共信息资源平台重要领域资源平台外部开放资源开放动态集成接口外部授权资源知识仓库规则、模型产品发布平台—成果管理电子类产品前沿动态 趋势预测 技术预见印刷邮递系统团体用户 个人用户用户身份认证与管理知识泵:知识发现、挖掘与采集学科专家群成果登记制度成果发布规则图 3-1 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总体功能示意图(3)规则集。

      与知识仓库一起支撑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工作的是一系列科学规则,如语法规则、语义规则、语用规则、推理规则、用户身份认证规则、用户分级授权管理规则、成果登记与发布规则、公文流转规则等另外还有大量的科学模型4)成果登记与发布系统在该平台的输出端有一个成果管理与发布系统,它有效地管理着协作平台生产的一切成果,负责将协同化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成果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发布或向用户提交成果发布形式可以是印刷型的,也可以是电子型的,并借助于现代可视化技术进行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现成果可以通过邮寄系统传递给用户,或引导用户通过联机形式查询此外,成果可以是全发布,也可以是选择发布(分级发布) 、选择重组发布或定制性推送5)用户管理模块系统中的用户身份认证和分级授权管理模块则负责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用户的注册、审查、分级授权用户不经授权,将无法获得相关服务与产品;不同级别的用户将有权获得不同深度的资料与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终端一般性地浏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个性化定制2 系统技术能力设计从总体上来说,该平台应该支持实现上述总体框架要求的各种功能,支持各类情报产品的及时生产与发布因此,该平台在技术上应该具备如下功能:(1)支持知识信息共享、技术工具共享、分布式业务协同协作、情报研究成果的知识化管理以及情报分析研究过程管理;(2)提供情报分析开放工具体系,近期支持词频分析、引文分析和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未来提供智能化语义分析、语用分析、知识表达、知识本体建模和知识地图构建的功能;(3)提供对复杂数据进行处理、信息抽取与过滤、数据挖掘分析的处理工具,提供能支持基于一定语义、语法和语用规则的知识发现、知识评价与知识采集工具,提供对多源知识进行去重、归并、分类和聚类的功能;(4)支持专题信息和知识资源的自动追踪与采集;(5)支持知识仓库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各种数据库建设与管理、知识词典建设与管理、图件库建设与管理等) ;支持各种必要的科学模型的构建与调用;(6)支持所有资源与成果的开放利用与多样化发布(包括成果的权益保护、集中或分级发布等) ;(7)支持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授权与分级管理。

      因此,该平台应该提供的技术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挖掘技术、知识发现与知识评价技术;智能化搜索与采集技术;文本挖掘技术;信息抽取与过滤技术;开放链接技术;知识库管理技术(分类技术、聚类技术、主题图技术等) ;工作流管理技术(任务接收/分派、工作单管理、作业审核与认定) ;实时业务协作技术(如网络会议系统) ;多维度分析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过程建模与知识地图构建技术;群件技术;文档管理技术;知识的可视化表现技术;数字签名与加密技术;成果登记与发布技术(编辑出版、数据库技术等) ;过滤重组技术;产品定制与推送技术;用户身份认证与分级授权管理技术;等等系统应该提供的分析工具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词频统计分析工具、引文分析工具、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工具、科学模型构建工具、知识本体建模工具、知识地图构建工具、智能化搜索工具(智能网络机器人) 、数据挖掘工具、分析处理(OLAP)系统、可视化再现工具等这些工具系统基本上是上述技术的具体化,是各种技术在应用层面根据需求进行组合后的工具产品,这些工具产品既是整个系统功能实现的保证,同时,每个工具也可以作为整个系统产品的一部分提供决策用户使用,支持用户层面的自主情报分析行为。

      也就是说,该系统不仅向决策用户提供内容产品,也提供分析工具型产品,提供进一步的延伸服务各技术、工具与应用的基本对应关系如表 1 所示表 1 具体技术、工具与应用对应关系具体技术 分析工具 对应的应用 参考技术或工具数据挖掘技术、知识发现与知识评价技术、智能化搜索与采集技术、信息抽取与过滤技术、文本挖掘技术等智能化搜索工具数据挖掘工具自动采集工具知识采集知识仓库建设SAS/Enterprise Miner[1]、IBM/Intelligent Miner[2]、SPSS[3]、SLP/Statlab、Alice、Datamind[4]、Datacruncher [5]、SGI/Mineset[6]、IBM/Text Miner 等知识仓库管理技术(知识分类技术、聚类技术、主题图技术等)文档管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知识本体建模工具知识地图构建工具知识表达系统知识仓库的构建与管理数据仓库的构建与管理国内 TPI、TRS;Business Objects、Sybase [7]、Platinum Technology[8]、Documentum[9]、Lotus Domino.Doc[10]工作流管理技术、数字签名与加密技术、实时业务协作技术、群件技术等求解控制机制 业务协作管理,包括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与建模、工作流过程管理与运行控制、运行交互功能Action Workflow[11]、FlowMark、Lotus Notes、Groupwise、Exchange、Documentum 等词频统计分析技术、引文分析技术、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技术、主题图技术、文本控制技术等词频统计分析工具、引文分析工具、知识地图构建工具、分析处理(OLAP)系统等计量分析引文分析趋势预测ISI/Xite、Derwent Analotics、SPSS、Text Miner、Excel成果登记与发布技术 编发工具重组发布系统成果管理与发布 Endnote[12]、Reference Manager[13]用户身份认证与分级授权管理技术用户身份认证与管理技术平台在性能上至少应满足:(1)能支持不低于 100 个课题组的协同工作和数据管理;(2)能支持不低于 50 个并发用户的分布式协作加工处理;( 3)能支持不低于 100 个并发用户的分布式检索服务;(4)能支持多样灵活的开放利用机制的实施;( 5)能支持传统经典的情报研究方法(如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等)和各种现代信息分析处理方法的应用。

      3 协同机制设计情报分析与战略决策咨询的一般业务流程如图 2 所示 [14]从总体上来说,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虽然一般工作模式与原理方法有共同性,但在不同的应用领域,还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的因此,为了确保将相关业务做深、做强、做精,协作方应该有整体考虑与设计,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开展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旨在支持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的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业务的分布式协作,支持众多相关领域或业务相关的专家进行异地合作研究与交流(实时的或非实时的) ,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无时空制约的业务协同,真正将情报界一直提倡的“小核心、大范围”的团队组织模式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加以实现,这无疑对提高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NY图 2 协同化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的一般流程示意图然而,正如上所述,该系统的真正意图在于落实“小核心、大范围”的团队组织模式,因此,问题的关键,或者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还在“小核心”作用的发挥,要靠“小核心”来协调建立和维护多方协作的机制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应用领域,牵头单位应该充分借助于网络平台提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业务协作平台任务规划/分派团队 1 团队 2 …… 团队 n-1 团队 n成果提交成果审核、认证成果管理与发布用户界面任务接收团队及团队间协作机制作业审核标准 成果认证、登记制度成果发布规则成果提交机制分布式协调机制通过? 任务取消用户服务规则供的便利条件,广泛联合体系内相关力量,形成具体细化的分工,科学协调,协同攻关,协力保证相关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为牵头单位,要负责建立切实可行的团队协作机制,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协同作业业务协作机制应保证推动建立面向整个协作体系范围的共享的情报分析与决策咨询知识仓库、工具体系、成果管理与发布体系;推动组建各专业领域跨机构的核心团队和外线专家队伍,逐步建立起整个协作体系范围的以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