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机变桨齿轮箱速比和电控部分的漫谈.doc
5页一直憋在心里时间很长了,关于减速比的问题,希望高人指点 -----题记 我开始了:今天去干河口 1#风机看定检,轮毂里面,这样一组数据吸引了我,151.06151.06浮想再浮想,思考在思考........ 轮毂里面的变桨齿轮箱为:中船重工重庆清平机械厂所产,我关心的不是哪里所产,而是我一直以来在技术方面的一个“疑心”,一块心病这就是: 减速比 清平机械厂产齿轮箱速比:151.06 这也是我所见过的第三个速比,南高齿:158.2 重齿: 154.647 而这台的速比是我所见过的最小的, 速比?速比?我们用这个形象的比方更贴切: ......在一段马路上,一个人在骑变速自行车,如果他想让大腿省力些,那么他采取的措施是:把主动轮的半径变小些,把从动轮的半径变大些,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腿省力了,行车速度却小了如果他想速度快些,那么他采取的措施是:把主动轮半径变大些,把从动轮的半径变小些,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速度上去了,大腿却要费力些了,为什么?能量守恒!功率是恒定的! 我所比方的这个故事就是 减速比的故事减速比的故事 如果再打比方就是:如果再打比方就是: 人人的大脑的大脑= = L+BL+B 人的大腿肌肉人的大腿肌肉=Pitchmaster=Pitchmaster(驱动器)(驱动器) 自行车的链条、主动轮、从动轮自行车的链条、主动轮、从动轮= =减速齿轮箱减速齿轮箱 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同样给一个合同样给一个合适支点蚂蚁亦可以撬动阿基米德!适支点蚂蚁亦可以撬动阿基米德! 目前我掌握的有利于我的理论的证据是:目前我掌握的有利于我的理论的证据是: 1 1、已确定、已确定 FD77A 的变桨齿轮箱减速比要小于德国的变桨齿轮箱减速比要小于德国 Repower 原装的减速箱。
详见原装的减速箱详见《《风能产业风能产业》2011.03》2011.03 期东汽王明军撰文期东汽王明军撰文 2 2、当风速徘徊在、当风速徘徊在 6-10 米,桨叶满桨维持不动(米,桨叶满桨维持不动( 0 度),基本度),基本很少报变桨错误,可是当风速超过满发风速时,也就是说当驱动器很少报变桨错误,可是当风速超过满发风速时,也就是说当驱动器频繁把桨叶往回来收一点或往满桨推一点,这样发一晚上的电,运频繁把桨叶往回来收一点或往满桨推一点,这样发一晚上的电,运行一夜,变桨故障就会行一夜,变桨故障就会““井喷井喷””,而且,变桨热继电器动作极为常,而且,变桨热继电器动作极为常见,甚至说频繁,为什么见,甚至说频繁,为什么 1F2 会过流,而会过流,而 1F2 恰恰串在恰恰串在 SSB 变变桨系统的直流输出上(硅堆上),瞬间风大?叶片被突袭招架不住?桨系统的直流输出上(硅堆上),瞬间风大?叶片被突袭招架不住?3 3、有些同事说速比没问题,既然这样,为什么用电脑设定变桨数据、有些同事说速比没问题,既然这样,为什么用电脑设定变桨数据时,要对重齿和南高齿加以区别和选择?其实它俩差值很小。
时,要对重齿和南高齿加以区别和选择?其实它俩差值很小 4 4、从力学的角度画图说明、从力学的角度画图说明 从上图公式看出,用了小速比的变桨齿轮箱后变桨速度增大、变快了一些,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状态只能在真空下、无阻力下存在,而我们的桨叶就是招风、受力、揽“能量”的 而从力学角度来说:小速比齿轮箱是把那个至关重要的“支点”往轮毂的方向挪了,而不是往风这面挪动,风(阻力)的杠杆长了,而我们的驱动器手里的杠杆短了,这样以来,既然力矩短了,可以通过驱动器的增大输出电流来弥补,因为高中电磁学告诉我们: F=B × L ×I 安培力 F: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 B:磁场强度 L: 线圈长度 I:线圈上电流值 通常 B 磁场强度不可变,但是串励电机的磁场可不可变有待商讨, L 线圈长度绝对不可变剩下就是 唯一的、由驱动器生产出来的唯一的、由驱动器生产出来的 I 电流值!还是回到驱动器这里的力臂短了这个话题,力臂短了,输出电流增大,照样 F 值增大,可是长期的输出增大,超过额定值, 就是过 负荷工作,为什么以前拆卸下来那么多驱动器?这就是我的理论 5、 昨夜仔细阅读昨夜仔细阅读 4.13 事件分析事件分析 ,其中这样一段话让我倍添信心。
第十四页: 调查还发现, GE 风机在变桨电机的选型和变桨齿轮 箱的减速比方面做了持续改进,降低了变桨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 可靠性 GE 风电到底在减速比方面做了哪些持续改进??? 我明天百度去6、为什么金风 1.5 的变桨有个变桨皮带盘,这等于说增加变桨的力 臂, 为什么要增大桨叶的力矩? 我所采取过的行动用来支持我的观点:我所采取过的行动用来支持我的观点: 一、联系到德国 SSB 变桨驻山东青岛分公司,而且他们领导过来实地考察我场,就在 10 月份,和他们沟通,他们的专家也怀疑是驱动器过负荷输出但这里面有个问题,万一他们的电控部分不好,他们肯定推到东汽的选用齿轮箱这一问题上,道理很简单:谁都说自家孩子好青岛埃斯倍(SSB)公司领导建议我给他们发一个损坏的L+B 过来,用他们公司的先进检测设备把里面关于驱动器工作的历史电流值“读出来”这样就能准确知道,他们的驱动器到底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工作这需要东汽配合,目前尚无进展,绝望中 二、 我曾试图联系东汽风电在国外的“祖师”德国 Repower,它有在华分公司,想了解原装 Repower,在变桨方面的配置,因为我知道有个 Repower systems( 瑞能北方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百度到联系,打过去,那头一个甜美的女声:“先生,我们只负责销售风机,您所探讨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咨询德国方面的工程师,德国的工程师?“。
德语沟通??柏林??? 希特勒?! 再次陷入绝望! 三、咨询陶福长??? 结束语:平时和蒋探讨这个问题,蒋有时支持我的观点,有时 候不支持,嘲笑,我碰一鼻子灰, 犹如,夜晚,旷野上,我,踽 踽独行,我的声音和观点消失在风中,我继续踽踽的走着,很累 很累,好像能找到光明的突破口,好像 ...好像... 我想借助网络、电脑,让更多人介入,帮我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