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双测卷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能力提升B卷(原卷版).doc
5页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双测卷专题一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20陕西高三月考)自明中叶以来,江南地区农家栽桑、养蚕、缫丝、织绢,以及植棉、纺纱、织布等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家正业,出现了蚕桑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表明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结构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经济发展的区域化2.(2020河南高三月考)唐代后期的扬州城“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杭州则“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秩序的稳定 B.坊市界限的打破C.对外贸易的活跃 D.商业环境的宽松3.(2020云南高三)宋代出现了一种介于县市和草市之间的镇市镇市设有监镇官,负责巡逻防盗、防范烟火、征收商税,兼有酒业专卖之权这表明宋代A.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B.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C.市镇出现专业化发展趋势 D.城市的经济功能渐趋增强4.(2020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三)《全唐诗》云:“浪没货鱼市,帆高卖酒楼”、“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上述诗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唐代A.坊市界限打破 B.草市普遍出现 C.商税收入增加 D.专业市场形成5.(2020浙江高二期末)下图是存放于上海历史博物馆里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江海常开”四个字。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设立四大海关,其中“江海关”便设立在上海,此碑为最早的海关地界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政府彻底解除了海禁政策 B.康熙帝扭转了天朝上国的心态C.上海开始成为重要的外贸城市 D.此时清政府已经平定三藩之乱6.(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期末)“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文中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战国邯郸 B.西汉长安 C.唐朝洛阳 D.北宋东京7.(2019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唐中叶后,随着作坊和行会的发展,雇佣工人渐渐增多,出现了专门从事雇工的佣作坊,还出现了按日计工资的“日佣人”和按月计工资的“月作人”工人身份比较自由,可以“自寻职业,以投他坊”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8.(2019新乡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乾隆元年(1736年),松江府的布商呈请官府禁止苏州府的布商冒立字号(经营棉布店的招牌),经官府认定后,“紫阳辅记”“紫阳甫记”等六家布商被禁止使用这些字号。
这表明当时A.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B.棉布市场竞争激烈C.棉布产业已区域化 D.品牌保护意识较强9.(2020广东高三)万历时期,北方地区如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而那里织成的棉布又通过运河贩运到了北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白银的广泛使用 B.商业市镇的兴起C.长途贩运的兴盛 D.地区经济的差异10.(2019海南文昌中学高二月考)《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A.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11.(2020河南高二期末)下表为部分先秦思想家的主张,这些主张反映出人物主张孔子将粮食看成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老子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墨子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商鞅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B.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C.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 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12.(2019山东高二期末)明清时期,山西祁太秧歌《换碗》中唱到:“一办竹器河南省,二办磁器九江行,三办花布到山东。
四办农货归化城,五办丝线上北京”这反映出当时A.跨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日趋平衡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13.(2020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2019年,袁隆平院士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将耐盐碱的海水稻品种试种面积扩大到300亩,10月27日,这些生长在沙漠边的海水稻正式开镶收割,平均亩产普遍达到了500公斤以上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古代农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有①自给自足性 ②精耕细作性③分散封闭性 ④脆弱落后性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2019江苏常熟中学高二月考)《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时期战国西汉唐南宋清城市化率15.9%17.5%20.8%22.0%6.7%请指出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发展的推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2020北京高一期末)下图是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工商业发展示意图对此图理解准确的是A.太湖地区是全国粮食生产中心 B.上海是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C.该地区形成了专业分工的市镇 D.苏杭的丝织业始终居于全国之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20分)(2020山东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江南地区“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优,覆衣天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材料二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说明图2元朝水运路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17.(20分) (2020辽宁本溪高中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
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经济主张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