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东沟金矿控矿因素分析.doc
5页关于东沟金矿控矿因素分析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陕丙省714303摘要:东沟金矿是产于镇旬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细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建造中的金矿,是近年南秦岭褶皱系中发现的又一大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研究表 明,东沟金矿受地层、岩性、构造因素控制成矿这对于指导矿区深部勘查和近 外围找矿,扩大矿山资源储量意义重大关键词:东沟金矿;控矿因素;褶皱;断层东沟金矿是产于镇旬晚古牛.代沉积盆地细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建造中的 金矿,是近年南秦岭褶皱系中发现的又一大型微细粒浸染型含砷难处理金矿床 在其东丙两侧的腰简、古楼山地段还有可能发现同类型金矿床,找矿前景较好 因此,研究东沟金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对于指导在矿区近外围找矿,扩大矿山资源 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地层、岩性控矿因素1.1地层控矿东沟金矿与八卦疝金矿、双王金矿、马鞍桥金矿同产于南秦岭印支褶皱 带的上古生界地层中双王金矿、马鞍桥金矿产于中泥盆统地层中,八卦庙金矿 产于上泥盆统地层中,东沟金矿产于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地层中它们均具有地 层控矿特征东沟金矿产于镇旬盆地的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和下石炭统袁家沟 组(Cly)地层中镇旬盆地岩相古地理分异明显,自丙向东依次出现潮坪-泻湖 -水下台隆-局限盆地-台前斜坡-局限台地相带。
SN向同生断裂分隔不同岩相带, 常导致火山碎屑和热水沉积岩发育,引起综合化探异常,成为Cu-Pb-Zn-Hg-Sb-As-Au-Ag等元素的浓集中心主要岩相的成矿元素分析表明,局 限台盆浊积岩相含矿性最佳,Au、Sb、As、Hg背景高于地壳丰度1-2个数量级,iL彼此正相关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Cly)细碎屑 岩一碳酸盐岩局限于台盆岩相带,受同生断裂活动的控制,沿冋生断裂及苏附近 岩相变化剧烈,且冇火III热液活动,该岩相碎屑岩中发现少量石英晶屑等火山凝 灰物质,少量草莓状及双连球菌状黄铁矿与之密切伴生,致使该岩相带各种岩石 类型明显富含Au、As、Hg等成矿元素成岩黄铁矿单矿物微量金及微量元素分 析结果,含金为0.60 — 1.70×10-6,使该岩相地层具冇含易释放金的矿源层 意义1.2岩性控矿东沟金矿区内粉砂岩、粉砂质页岩、薄层灰岩夹贞岩高频交替互层,是 赋矿的有利岩性当有利岩性段叠加构造、蚀变吋则可能形成工业矿(化)体 从探矿工程揭露的矿体刻槽取样基本分析结果来看,赋存于粉砂质页岩、粉砂岩 内的金矿化体金品位较高,特别是当矿(化)体上下盘为厚层状灰岩吋,金品位 更高,K金品位变化范围为1.00-22.57×10-6。
而赋存于薄层状灰岩中的金 矿(化)体金品位较低,其金品位变化范围为1.00-5.70×10-6由此可见, 东沟金矿控矿地层岩性为互层粉砂质页岩、粉砂岩,互层粉砂质贞岩、薄层灰岩2构造控矿因素本区摺皱和断裂均较发育,构造的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是一致的,受近 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形成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展布的褶皱断裂构造格架其中在 摺皱形成过程中派生出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四组断裂构造其关系 为东西向构造最先形成并进行金元素的预富集,当与苏它方向构造交汇吋形成金 工业矿体;其后形成北西向、北东向一组共轭剪切断裂构造,并进行金元素的再 次富集形成金工业矿体;最后在剪切作用的基础上局部地段发育南北向张性断裂 使金再次富集形成富矿体2.1丘岭背斜控制矿床分布金龙山金矿带的空间展布严格受丁家山一金龙山一丘岭背斜控制,每个 短轴背斜控制着每个矿段的展布位于该矿带中部的东沟金矿床展布受丘岭短轴 背斜控制丘岭背斜为一东西向的短轴背斜,核部由上泥盆统南羊山组下、中岩性 段地层组成,翼部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中、上岩性段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地层组 成背斜东端倾没,倾伏角20°左右,北翼地层北倾,倾角70°左右,南翼 地层向南倾,倾角85°,局部地段倒转呈向北倾,倾角85°,背斜轴面 总体呈向北倾斜,倾角80°左右。
该短轴背斜规模不大,长度1000米,构成矿区的主要构造骨架背斜 的次级褶皱发育,局部地层呈揉皱状,派生的应变带十分发育,可见典型的膝折 构造由于来自由北向南的强烈挤压,背斜核部发育的密集节理、破劈理是成矿 的有利部位,.其两翼地层,由于挤压弯曲劈理集中发育,对矿化有一定的控制作 用东沟金矿床各条金矿体基本上框限在丘岭短轴背斜之内2.2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分布矿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为伴生于丘岭背斜发育的韧脆性剪切断裂系 统,以北东向断裂、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为主,次为南北向断裂断裂构造控 制着区内矿体的赋存空间1) 近东西向断裂控矿近东西向断裂从南到北依次有F4、F5、F6、 F7、F8、F9、F10,其中 F5、F6、F7、F8、F9、F10 分别为 303 号、301 号、304-4 号、304-2号、304-1号、304-5号矿体的赋矿断裂破碎带,-•般表现为先压后张 的力学特征该组断裂破碎带极发育,走向260米〜300米,长度200〜1000余 米,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米,倾向北,倾角较陡,在上泥盆统南羊III组贞岩与粉 砂岩互层中,断裂一般多顺层发育,表现为层间断裂,断裂间多为糜棱岩、断层 泥充填。
东西向断裂构造最先形成并进行金元素的预富集2) 北东向断裂控矿矿区主要冇北东向的Fl、F2压扭性赋矿断裂破 碎带,它们分别控制着304-3、318号矿体,其次为F3断层F1断裂位于丘岭背 斜的核部,为本矿床的主要赋矿构造之一,地表出露长度大于460米,破碎带宽 度几米至几十米,走向20?〜60?,倾角70?〜85?,局部地段产状反倾,断裂带两侧次级断裂较发育,属压扭性断裂破碎带该断裂在塑性的页岩、粉砂质页岩、 泥质页岩地段,岩石极破碎,呈碎屑状、页片状、泥状,或为泥质充填在灰岩 等脆性岩石地段,断裂带变窄,岩石较破碎,裂隙发育该断层斜切穿了丘岭背 斜及F7、F8、F9、F10断层它控制着区内最大的304-3号矿体分布该矿体在 与近东西向矿体交叉部位变厚变富F2压扭性断裂位于黑沟南侧,为318矿体 的赋矿断裂带,该断裂破碎带两端走向30°左右,中段走向近东西向,总体 走向50°,倾向北西,倾角55°〜80°,地表出露长约360米,宽 2.30〜12米不等,为沿丘岭背斜的共轭扭裂面与层间滑动面发展起来的压扭性断 裂3) 南北向断裂控矿区内近南北向断裂主要有F11赋矿断裂破碎带, 它控制了 313号矿体。
该断裂带向北具分枝复合的特征,长度大于360米,宽数 米至20余米总体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75°,表现为先张后压的力学 特征3围岩蚀变特征区内沿断裂破碎带普遍发育围岩蚀变,主要蚀变为硅化、方解石化、黄 铁矿化、毒砂化,次生蚀变有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矿化蚀变-•般发育于上泥盆 统南羊山组中上岩性段地层中,多为粉砂岩、页岩、薄层粒屑灰岩互层4结论东沟金矿是地层、岩性、构造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使金元素活 化、迁移、富集成矿,本矿床成矿规律主要有:(1) 矿床产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地层中有利于 成矿的岩性为互层粉砂质页岩、粉砂岩等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次之2) 褶皱及由其派生的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性质断裂裂隙控制着矿床矿 体的分布、形态、规模大小等在有利成矿岩性中,不同方向构造交叉部位往往 形成厚大工业富矿体3) 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是主要的金属矿化,其强烈发育 地段往往是富矿赋存部位参考文献:[1] 张复新,马建秦.陕西镇安-山阳地区南羊山组重力流沉积作用及其意 义[J】.沉积学报,2012 (15).[2] 高怀雄.陕西省镇柞地区多金属矿床异常模式预测及地球化学环境预测[J].陕西地质,2013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