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docx
12页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 1 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高中地理必修三学问归纳整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地势,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水文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P5 图)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补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缘由: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 :( 1)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势坎坷(泥石流,地震)2)多地质灾难(滑坡,充青藏高寒区: (1)地势坎坷( 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 3)地质灾难多发1,产生缘由: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位置,面积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包括内蒙古高原,河中国西南部, 一是边缘高山峡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谷区, 二是内部高原区, 青藏东,东部临海 45%深居内陆 30%高原 25%地势平原,低山丘陵高原或高山和盆地高原,山地水成地貌风成地貌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高寒气候: 气温低, 昼夜温差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自差,年较差大水文特点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内外流兼备, 大河源头, 咸水然川融水补给为主湖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原始土壤环机质少,盐分高)境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西 东荒漠——荒漠草原—东南 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原草原—高山荒漠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山麓 山顶森林—草原—荒漠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人农业最重要农业区 (种植业)畜牧业,浇灌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类绿洲农业活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气温低,空气淡薄,风力大,动化和盐碱化水分不足,地势坎坷影响程度深刻脆弱经济文化发达落后交通发达落后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①分界线: 1 月 0℃等温线经过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秦岭—淮河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潮湿区与班潮湿区分界线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旱地与水田耕作方式分界线②南北差异( P9 图)自然 环境人类活动地势气候河流耕地类型农作物水果民居交通方式方言矿产工业北平原温带结冰,水旱地小麦,甜菜,苹缓(马车),较煤 , 石重工方高原季风量少,含大豆,棉花,果坡铁 路 ,公少油 天业为沙量大杂粮梨顶路,海运然气主南平原热带不结冰,水田水稻,油菜,柑斜(船) ,内繁磷 , 有轻工方丘陵亚 热水量大,茶叶,蚕丝,橘顶河航运,海杂色金属业为低山带 季含沙量小甘蔗荔运,铁路,主风枝大路( 2)四大亚区的差异( P10 图)气候植被土壤作物熟制农作物农业条件东北针叶,针阔黑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耕地宽敞,人均耕地温带季风,混交林甜菜等多, 土壤肥沃, 雨热同华北温 带 湿半潮湿区润落叶阔叶黄土两年三熟,冬小麦,谷子,期,水源足,热量不足.耕地宽敞, 土壤疏松富林一年两熟棉花等含矿物质,雨热同期,水源不足, 干旱,风沙,土壤盐碱化.华中亚 热 带季常绿阔叶红壤一 年 两 熟水稻,油菜等低山, 丘陵多, 耕地较华南风,亚热带林到三熟少, 平原土壤肥沃, 水潮湿区热组合好, 浇灌水源充华南热带季风,常绿阔叶砖红壤一年三熟水稻,甘蔗,足.热 带 湿 润雨林橡胶,油棕等区热带经济作物补充 南方方言纷杂的缘由:交通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固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 (P12 图)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进展水平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 +内蒙 +广西2,差异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省区 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山西, 河南,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宁夏,青 海,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地理区位 面对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优势距海较远,地势,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经济水平 高 低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进展进度 快 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①能源,矿产缺乏 特点 ②对外贸易,海洋开发,新兴产业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 ②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商品粮, 农林产品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 ②能源基地③退耕仍林,仍草,改善生态环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 ( P17,P19 图)阶段 人类活动分布区 举例 人地关系采集狩猎阶段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依靠自然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农业社会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四大文明古国 改造环境,驯化家禽,栽种植物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工业社会 资源丰富(能源,矿产) ,区位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后工业社会 环境质量优越(缘由: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德国鲁尔区,山东东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利用环境供应的资源或区位优势进展经济影响环境质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航阶段落后影 响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发源于大陆内部海技进展( 1)海洋交通进展( 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区域)术 进步 大陆架:石油,自然气开发海底矿产 太平洋最丰富深海盆:锰结核 美,日,英,德已开采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工 阶段 影 响业 以前 人口稀有,文化,技术由大陆传入化 以后 ( 1)利用岛屿港口优势,进展商品经济(英,日) (2)利用波浪,阳光,海岛,海滩进展旅行业( 3)把握岛礁,确定海疆的归属权,具政治,国际军事意义补充: 地势:丘陵,平原欧洲的三圃制 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1,影响:有利 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不利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铺张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宽敞,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气不足4,解决措施: ( 1)调整产业结构( 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 3)矿区复垦.矿坑进展水产养殖, 爱惜环境(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缘由: 北部:潮湿,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地中海气候) 南部:地势平整,光热充分,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剂气候,爱惜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 线 输出地 输入地水泵,大水道东线:扬州 天津(华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南水 修水道北调 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 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隧道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西气 管道东输 塔里木盆地 上海火电北线:山西,内蒙 华北西 黄河上游 水电 (京津唐)电 三 峡 水电东 中线:长江上游 华中(沪宁杭) 送 珠江上中游 水电南线:贵州,云南 华南火电 ( 珠三角)( 1)减轻洪涝灾难( 2)长江口盐度上升, 水质变差(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扩大就业, 促进经济进展( 1)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2)爱惜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1)缓解能源紧急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爱惜生态环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4,生物资源的利用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肃) :物种急剧较少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浇灌,施肥,塑料大棚) ,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劳动力分布的变化 低级外形第一产业(农业) 逐步较少其次产业(工业,建筑业) 先增后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第三产业(服务业,经济水平的标志) 稳步增加(二)产业转移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2,缘由:( 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
